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寡"一词见于《文选.枚乘〈七发〉》,《汉语大词典》收有该条,所引书证即为《七发》之文,编者采用了《文选》张铣注,张铣释其词义为"九度寡也"。参之李善注,则解作"九子之寡母"。从句法及词法角度对之进行分析,可得出结论,词义训释以李注为是。但张铣注明了该词形始见于《七发》文中时所生成的典义,此为李注所未及,故应采入以使释义完备。由张铣对词义之误释可见对典故词的构词形式进行溯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胡彭华 《现代语文》2006,(10):116-116
倨句 <汉语大词典>:"亦作'倨佝'倨拘',物体弯曲的形状角度.微曲为倨,甚曲为句.<周礼·考工记·冶氏>:"[戈]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长内则折前,短内则不疾;是故倨句外博." 居句 <汉语大词典>:"犹言方圆直曲."<史记·乐书>:"居中矩,句中钩."<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云,"居"通"倨".直也.段玉裁释"倨"时,引<礼记·乐记>作"倨中矩,句中钩."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大词典》中,"青头"的释义与所举书证存在不对应的情况。并且在方言和传世文献中,有它的一些新义项。为准确把握其词义,应进行释义辨别和义项增补。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中,"兽吻"的义项与其引例存在不对应的情况,且它的意义及用法在明清语料中的已无法用原先的义项去理解。为准确把握词义,有必要作更深入的考究探寻其得名理据及发展轨迹,同时对《汉语大词典》进行释义辨别及义项增补。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词典》虽为有史以来品质最高的语文辞书,但仍存在个别释义不确、义项不全的问题,今就这两方面的问题撮举数例,予以辨析论证,以祈将来修订时参考,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收词语三十七万五千余条,是当今世界上收集汉语词语最多的一部词典。就其总体质童而论‘如果说它是中国文化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达到了当代世界的最高水平,绝非溢美之辞。但是.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尤其是像《大词典》这样的大型文化建设工程.有疏漏更是势所难免。笔者年来阅读《三礼》.遇到难解之处,经常翻检《大词典》。翻检之中.时而得到疑窦顿开之乐.时而亦有大惑不解之疑。今拈出所疑者若干条.试抒一孔之见,名日献疑.敬请方家踢教。【成婚】亦作一成昏”。结婚。《左传》…  相似文献   

7.
成妍 《现代语文》2007,(12):124-125
书证年代滞后是<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存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诸多学者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和<大词典>的改善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在考览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的过程中,也发现此类问题的存在,部分在<抱朴子内篇>中已出现的词条,<大词典>所举首证年代比其要晚上千年,而其中有些词条甚至在上古已见用例.(文中页码为词条在<抱朴子内篇校释>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兀秃"在《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与书证不对应,作为连绵词,在文献中有"乌涂""、温暾""、温吞"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考证它们的语音及语义关系,发现它们实质是一组同源异形词".温暾"为本源词;"兀秃"应解释为"(未烧开的液体)不冷不热,(人性格上)不爽利,不干脆".  相似文献   

9.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课文注“靡”为“倒下”。这种说法颇为流行,连《辞海》也是如此。对此,似可商榷。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齐师败绩”溃逃的情景:车轮滚滚、杀声震天,在鲁军凌厉的攻势下,齐军士卒鬼哭狼嚎、亡命奔跑,肩扛大旗的士卒如将旗子倒下、拖着大旗逃跑,后面的士卒定会踩上大旗,扛旗的士卒欲走不能,更增添混乱,加大  相似文献   

10.
戈萍 《时代教育》2012,(19):179
孔子维护周礼、崇尚周公,但后来却想推立新王来施行其仁德思想,即他所谓的"为东周"。这个转折点应当出现在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时,"知天命"使他顿悟周公"天命靡常"的奥秘。此后孔子仕于鲁及周游列国的一系列言行,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为”是个很有代表性的泛义动词,它的义项应如何归纳、表述、举例,迄今为止未见有专门而深刻的研究。《汉语大词典》(后文简称《汉大》)以释义详富为任,第六册1105页,“为”(wéi)的实词义共有三十项,绝大多数是动词义。笔者认为这也并非精细深入研究而成,基本上是将古代辞书和古注以及今人、读古文易有的随文释义简作汇集而成。随文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作为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总体上很好地体现了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但在“折桂”典故同源词语的立目和释义方面,其缺陷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释义不当,结构误断,漏释义项,遗漏词目。  相似文献   

13.
词汇研究是编纂语文辞书的基础,而谶纬词语研究还很薄弱。本文论述了谶纬的语料价值,并将谶纬视作西汉文景之后的语料,通过具体例子提示研究者注意其"层次积累"。《汉语大词典》中与谶纬相关的词条存在书证滞后和释义不准确等问题。有些书证滞后是系统性的,有些释义不确源于训诂失误,有些却源于文献讹误,这些主要是因为大型谶纬辑本未进入辞书编纂者的视野。本文主体部分对21个词条进行考释,并提出《汉语大词典》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其中靡有朝矣的理解可谓纷繁。文章考释了靡有朝矣的含义,对以前的训诂成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朝通调。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即早起晚睡,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5.
对《汉语大词典》第一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书证时代较晚,标点不确和释义疏误等作订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把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与《汉语大词典》对照 ,后者在收词、立义、书证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缺失。本文举出的例子可供《汉语大词典》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和《辞源》(修订本)是国内最有影响的两部大型辞书,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语文辞书的两个高峰.《辞源》早出,以收古汉语词为主,《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晚出,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编纂方针,是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古往今来的“档案库”.两部辞书收录的词语,《辞源》为10万条,《汉大》为37万条,煌煌巨著,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两部辞书都存在一些微疵,我们就以这两部辞书中收释的近代汉语词语为例,谈谈它们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西汉焦延寿《易林》是在易象分析的基础上,广泛运用赋、比、兴等表现手法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大型诗歌总集。本对《汉语大词典》引释《易林》词条中存原问题提出锥指管见,供辞书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在编排训释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指正,同时对二书超越前人之处亦给予了褒扬。  相似文献   

20.
《卫风&#183;氓》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全诗以弃妇的口吻讲述一个“负心汉变心抛妻”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谴责和斩断旧情的决绝之心.对诗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几句的理解,历来充满争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