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转型期社会风气与美德培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风气。是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大最社会成员的相近或相同的思想意识、价值判断、行为意向、行为方式等的一种总称,或者说是社会成员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在对学生品德发展进行系统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风气是影响年轻一代品德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转型期形成的不良社会风气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诚实、  相似文献   

2.
个人品德是一定的社会道德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是社会道德文化个体化的产物;个人品德建设是指以不断提高个人品德素质为核心的系统实践活动。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又是个人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四德并举",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因此,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帮助他们从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几方面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以全面提升其品德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德与社会》学科培养学生诚信美德的意义1.有利学生诚实做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然对于人格和品德可塑期的小学生来说,不诚实、不诚信的现象随处可见。现通过"品德与社会"学科,利用某些单元和内容,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诚信教育,让学生认识说谎骗人的害处,明白诚信做人的意义和行为准则,从小让学生拥有诚实的美德,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生顺利的社会化,有着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自我道德评价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对自己的行为所作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自我道德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从学生品德发展来看,对行为实行自我调节是关键,而深刻的自我认识和适当的自我道德评价,则是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前提。研究表明,自我道德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行为的协调性、稳定性和一  相似文献   

6.
浅析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就需要有一种调节行为的准则,使每个社会成员按照这一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按这一准则通过社会舆论去评价每个人的行为。这些行为准则就称之为道德。一种道德最终能否被社会接受,关键在于它是否反映道德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一种道德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和什么范围内为人们所接受,却取决于道德教育的优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曾指出:“智慧、天才和美德是教育的产物。”纵观历史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广泛的道德教育维护、巩固着一定阶级的统治。同时,日趋先进完善的道德思想在社会中的传播,又往往成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总是与一定的道德水平密切联系的,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又与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直接任务,就在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培养理想人格和社会主义新人,从而形成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社会风气。因此,无论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目标着眼,还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出发,都必须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文明...  相似文献   

7.
<正>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实践中,儿童的生活就是课程的基础,就是源头活水;学生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这正如清澈方塘。所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让品德在生活中养成。一、价值重构:以美德指引行为对儿童而言,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特级教师吴兆虎说过:"学生对德育课程发生兴趣是上活德育课的前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是道德在不同生活领域应用的具体化,是道德这个"共名"在不同生活领域的"别名"。它们彼此之间不仅在形式上有着相似乃至相同的德目,而且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本质上都是人的生活的共同组成部分。因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就有着理论上和实践中互通的可能性。现代公民培育的核心在发展公民的道德品质,以个人品德为逻辑起点,以家庭美德为价值始点,以职业道德为历史过渡,以社会公德为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9.
学生思想品德测试是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项得力措施.为此,我注意了下面三点: 一、双项命题,“知”“行”统一.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关键,是目的.因此我在品德测试中注意了双项命题,“知”“行”统一.一项是认识、情感方面的测试(对人们思想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判断评价等),由品德课教师评分;二项是意志、行为方面的考查(做出了什么努力,有什么行为表现等),由班主任和学生集体共同评分.综合上述两项评分,才是学生品德实际得分.这样评分,就能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思想认识、丰富道德情感,积极锻炼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德.  相似文献   

10.
角色是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为某一特定群体和个体在某一领域、某一活动过程中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及由此确定的某一群体和个体在社会和群体中所处的适当位置,即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务和相应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如教师这一社会角色是负责教书育人的人,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家长代理人、学生知己、模范公民,肩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觉地按照适合自己角色的行为方式来行动,最终形成与特定角色地位相适应的心理内容、人格倾向和相关品德。在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