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   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   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相似文献   

2.
非完整题即为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只给出部分条件或问题,需要先补充一个或几个条件或问题,然后进行解答的应用题。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1.通过补充非完整题的训练,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已知小明有8支铅笔,小红有4支铅笔。__________”这道题用两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能提出许多可以解答的问题,可知它是开放型的:①小明和小红共有几支铅笔②小明比小红多几支铅笔③小红比小明少几支铅笔④小明的…  相似文献   

3.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1)每支铅笔多少钱?(2)买2支铅笔一共要付给售货员多少钱?(3)应找回多少钱?(4)略。生:问题(1)可以这样解决:每支铅笔多少钱可以看标价。生:还可以问售货员。生:每支铅笔多少钱,以前买过,都是3角钱1支。师:如果每支铅笔3角钱,那么问题(2)应该怎样解答?生:每支铅笔3角钱,买2支铅笔用6角钱,列式为3+…  相似文献   

4.
我们把含有两个以上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不定方程,它有二元不定方程、三元不定方程等等。在小学数学中,往往有许多答案不唯一的应用题,用计算方法解答比较繁琐,如果用不定方程来解,就显得容易多了,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如何运用不定方程解题。例1:小东去商店买铅笔和圆珠笔,铅笔每支0.3元,圆珠笔每支0.9元,共用去5.1元。小东买了几支铅笔和几支圆珠笔?解:设铅笔买了x支,圆珠笔买了y支,列方程得:0.3x+0.9y=5.1等号两边同乘以10得:3x+9y=51将不定方程变形:3x=51-9y因为x和y都是笔的支数,只能是自然数,并且y最大应是5,最小是1。当y=1时,x=14;当y=2时…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教师出示以下两组数量:买铅笔的枝数每枝铅笔价钱付出钱数找回钱数a枝b元c元d元4枝0.8元3.5元0.3元运来水泥车数每车吨数用去吨数还剩吨数a车b吨c吨d吨5车4吨13吨7吨师:请大家找出两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写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第1题:生1:付出钱数-每枝铅笔价钱×买铅笔的枝数=找回钱数。生2:每枝铅笔价钱×买铅笔的枝数 找回钱数=付出钱数。生3:每枝铅笔价钱×买铅笔的枝数=付出钱数-找回钱数。第2题:生4:每车吨数×运来水泥车数-用去吨数=还剩吨数。生5:每车吨数×运来水泥车数=用去吨数 还剩吨数。生6:每车吨数×运来水泥车…  相似文献   

6.
林俊 《湖南教育》2001,(14):51-51
“大光和小明每人有10块糖,大光给小明2块后,小明比大光多多少块?”这是一年级数学活动课的一道题目。学生一般这样思考:根据大光和小明每人都有10块糖,大光给了小明2块后,小明的糖就有10 2=12(块),大光的糖就有10-2=8(块)。所以,小明比大光多12-8=4(块)。  相似文献   

7.
刘海荣 《黑河教育》2011,(12):35-35
【片段一】教师出示以下数量:买4支铅笔,每支0.8元,付3.5元,找回0.3元。师:请同学们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写出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先请看几道题:(1)一个数的80%与20的和恰好等于这个数本身,这个数是多少? (2)某商店开业时所有商品一律打八折优惠,因而小明买同样的商品少花了20元钱,这种商品原价是多少?  相似文献   

9.
黄国菊 《湖南教育》2003,(24):42-43
案例有一天上午第一节是数学课,没等上课铃响,我便快步向教室走去,刚走到教室门口,发现骆桥、艾小华两位同学正在吃早点。我把他俩请上了讲台,关心地问:“为什么要把早点带到教室里来,是谁帮你们买的?”两位学生低下头说:“是我们自己买的,下次不敢了。”“没关系,你们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你们愿意把买早点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吗?”“愿意。”骆桥说:“妈妈给了我1元钱,我先到武水桥那里买了一个包子用去5角钱,剩下5角钱,又在旺旺面包房买了一根油条用去3角钱,还剩2角钱。”艾小华说:“爸爸给我2元钱,我在天天美食城买了一个面包,还买了一杯…  相似文献   

10.
王珺  赵占国 《云南教育》2003,(32):41-4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人教版)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发现问题师:(电脑课件出示小明购物的情境)看,谁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学生高兴地说:“蓝猫”)你们愿意坐上卡通快车和蓝猫一起去旅行吗?(全班齐声:愿意)师:现在就进入今天的第一站;蓝猫专卖店。(课件出示小明到蓝猫专卖店买东西的情境)师:仔细观察,谁看懂了这幅画面的意思?生1:我看到了小明来买东西。生2:我看到了商店里的玩具车36元一辆,乒乓球拍39元一副。小明手中只有8元钱,不够买。老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谁能根据你看到的情境提出你想要解决的数…  相似文献   

11.
祝欣 《云南教育》2004,(10):42-4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归一应用题。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2.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  相似文献   

12.
例 1 从下列答案中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条件 ,并说说为什么 ?小明身高 1 .5米 ,,小华比小明高多少 ?A 小芳身高 1 .4米 B 小华身高 1 .4米C 小华身高 1 .6米 D 小华身高 3 .4米【练习说明】 A 小芳的身高与本题无关。若选择A ,必须再补上小芳与小明、小华身高关系的条件 ;B 虽然是关于小华的条件 ,但选择B与问题矛盾 ;D 小华虽然高 ,但一个人身高3 .4米不合情理 ,孕伏着应用题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的问题 ;合理的选择应为C。例 2 张师傅和李师傅打算生产一批零件。张师傅每小时生产 48个 ,李师傅每小时生产 56个 ,两人共生产了 8小…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倡过“把应用题画出来”的教学方法。经过有关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在摆学具的同时指导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是可行的。 一、学画线段图 教学线段图时,我们坚持一条原则:能让学生参与的过程尽量让他们参与全过程。读题、审题,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尽量让学生讨论、实践。课堂教学用的线段图一般不事前画好,随堂示范,让学生了解和实践作图全过程,做到不包办代替,不额外增加作图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及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恰当选用教学策略,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应用题审题时所要采取的策略有哪些?1.现状分析由于目前小学生年龄偏小,受生活、实践经验和知识的局限,审题不够全面。例如对逆向结构的应用题:小明吃了10颗糖。还有4颗  相似文献   

15.
刘淑芳 《宁夏教育》2000,(10):34-35
一、质疑导入,做好铺垫 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创新意识的一种表现。课堂导入时,教师可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如教师可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买3个书架。②一共7.5元。③每个2.5元。④买5个书架。鼓励学生大胆地组合条件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将会编出一步和两步计算应用题。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高年级会经常遇到一些条件中含“比”的应用题,如: 例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7,第二次用去8.5米,这时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比是9:5。这限铁丝全长多少米? 例2.王老师买来钢笔和铅笔的数量比是5:3,若将15支钢笔换成铅笔,则它们的数量比是5:7,问王老师原来买钢笔和铅笔各多少支? 如何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明确把“比”转化成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第二册中的“应用题”教学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材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提示(五)文/姜骏题27算一算:小明买一支铅笔和一个卷笔刀共用4角钱,小丽买一支同样的铅笔和一盒蜡笔共用5角钱。卷笔刀和蜡笔哪个价格贵?贵多少?(2·60)教学提示这是一道消元问题。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教师可按以下思路启...  相似文献   

19.
乔斌 《山东教育》2004,(28):48-48
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一些涉及分数除法的应用题,表示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逆向思维来寻找所求数量与已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加上条件比较复杂,一些题目往往需要先求出单位“1”的量,再转而去求其它的数量,这就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造成学生在思维和解答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错误。由于“比”在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中所独有的灵活性,使我们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利用“比”的意义,有效降低思维的难度,更加灵活而巧妙地解答分数应用题。例如,(1)小明看一本书,…  相似文献   

20.
例1.小明用2.16元买了一种画片,如果每张画片的价钱便宜1分,那么他可以多买3张,问小明买了多少张画片? 根据题意,画片的单价与画片的张数之积应等于216分,可把216分解质因数,再根据题意组合就容易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