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正坎 《快乐阅读》2011,(21):106-107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家文 《考试周刊》2013,(25):100-101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掌握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和知识,增强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重要目标。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而良好的体育习惯又取决于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锻炼方法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3.
刁胜忠 《考试周刊》2012,(23):92-93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体育传媒影响大学生行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赵堑 《湖北教育》2005,(11):58-59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行为倾向。养成体育习惯的人,在生活里会根据所处的环境和条件,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快乐。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主动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要求人们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而它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学校和社会环境两个角度的调查研究,了解和分析了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为学校和社会的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使学生更早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终身受益.同时,为新世纪的课改提供依据,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学生自身发展,更快的实现我国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体育锻炼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练就健康的体魄,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但高校存在不重视体育课程、学生体育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需要改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等,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周明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2):102-104
不同的体育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生活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女大学生生活质量要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因此,应重视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科学指导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为我国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教学内容之一.一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参与体育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学会科学的体育健身方法和知识,增强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重要的目标。研究表明,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而良好的体育习惯又取决于他们的体育锻炼的意识,锻炼的方法等因素。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都要适应环境与个人的需要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或条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为学生一生打下良好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或条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需要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胜任未来更加艰巨的工作与学习。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担负着大学生体质提高的重任,体育教师在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与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新编大学体育》是一  相似文献   

12.
刘俊长 《考试周刊》2009,(31):149-149
体育教学中强调学生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何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院学生参与锻炼项目的选择、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的频率、影响学生锻炼的因素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体育课程理念的目标中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十分必要.本文设计了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课程体系,可以为高校大学体育选修课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习惯的形成与人的体育知识、健康需求、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制度、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体育健康知识对形成体育习惯起到了先导作用,体育的形式、措施、制度、环境等等是形成体育。习惯的必要手段。体育健康知识可促进人们形成体育习惯,加深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从而使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更加明确.体育锻炼的方法更加科学,向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  相似文献   

18.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比掌握多少运动技能显得更为重要.体育理论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应重视体育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应从"娃娃抓起",从学校的体育课抓起,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早操、体育课、下午课外活动,是小学采用的最主要的体育锻炼组织形式。但许多班级流于形式,没有收到实效。体育活动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学生的体育锻炼除了学校的体育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生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