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谐音是汉语的一种重要语言手段。谐音的产生、发展,促成了谐音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具有浓厚的汉民族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文化蕴涵。本文就谐音产生的因素做一些探讨。从表面看来,谐音现象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然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产生又是有必然性的,它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谐音是汉语里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研究汉语谐音现象,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言特点,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以及谐音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揭示一些常见谐音现象成因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析谐音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使留学生在深入中国社会生活时,多一些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意识,少一些文化碰撞带来的误区和误会。  相似文献   

3.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在汉语中尤其多见,汉语中谐音数量之众多,应用之广泛,是我们重视这一现象的原因.谐音经过与汉文化的长期融合,逐渐产生了汉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与文化现象.谐音现象对于母语并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很难掌握,所以本文以分析汉语谐音现象特点及应用为出发点,揭示谐音现象的重要性.笔者希望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研究汉语中的谐音现象,通过谐音现象更好地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的词汇、语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周梅 《楚雄师专学报》2013,(8):34-37,41
汉语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汉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文学作品中。笔者试从汉语语音和汉语语义文化特质两个方面探讨汉语谐音的内部形式基础和转化机制。汉语谐音从形式上看是依据语音来延展的,亦即汉语语音是汉语谐音的形式基础;汉语谐音从内容上看是依据汉语语义的民族文化特质来进行“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转化的。  相似文献   

5.
汉语谐音的运用及其文化心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汉语中的谐音作为一种普遍的民俗、民风现象存在于汉人的日常生活和文艺创作之中,数量之多,应用之广,一直为汉族人所乐道。一种语言中的谐音成分跟该语言的语音结构固然有直接关系,更重要的是它还跟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相联系。弄清楚汉语谐音与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汉语交际语言,并在语言运用中表达得体。  相似文献   

6.
谐音修辞与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谐音与汉文化亦然。它们相互影响,密切相关。谐音是汉民族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汉文化的语音结构和民族心理是谐音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汉民族谐音倾向语言文化成因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民族语言文字运用中有明显的谐音倾向。这种谐音倾向与汉民族文化心理和汉民族语言文字特点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对语言文字的灵物崇拜是汉民族谐音倾向的根本文化心理原因。汉语、汉字特殊的音、义、形的关系,使大量的词不得不以相同的语音形式、书写形式出现,则是谐音成为汉语一种语言现实的语言学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蕴婷 《文教资料》2010,(22):59-6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它能直接反映文化的内涵。英汉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必然使得语言系统和结构搭配方面产生许多不同。这就产生了文化空缺即词汇空缺,由于缺乏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和了解,使得中西方文化在交流时容易产生误解与歧义。因此了解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能培养语感,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磨炼语言的敏感性,能提高语言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言的忌讳、崇拜和谐音的关系密切.利用谐音表意形式可以具体反映汉民族趋吉避凶的文化内涵.谐音禁忌与谐音崇拜的产生有汉语本身的原因,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汉民族由于地理、民俗、宗教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文化形态上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因此,对英汉语中文化异同现象的准确把握.将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细致缜密地考虑文化因素,并且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翻泽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习语则是语言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一种语言词汇中习语的发展和变化反映了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英汉习语不仅凝聚着英汉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意语言财富的艺术,而且形象、丰富地反映了各地民族的文化。本文从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级个大方面对英汉习语所反映的英汉文化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是一种委曲含蓄、烘托暗示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语普遍存在于英汉民族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它体现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从委婉语角度,对英汉民族价值观、人际关系取向和面子观进行对比,以探讨该语言映现的英汉文化。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与语言生成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五个方面:①英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②英民族偏好分析思维,汉民族偏好综合思维。③英民族偏好直线思维,汉民族偏好曲线思维④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汉民族主、客体相互浑融。⑤英民族偏好形式逻辑,汉民族偏好辨证思维。对比了英汉思维形态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颜色词汇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在文学作品中也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中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不同,颜色词汇在中英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有着很大差异。从英汉颜色词的不同涵义我们可以看到英汉民族不同或相同的民族心理;由于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语言影响。因此,学习英语有必要了解并掌握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不同意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跨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英汉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汇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动物词汇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相同动物名称的同义现象与异义现象为出发点对英汉动物的意象加以比较,从而发现其中的文化差异以及他对学习和交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英汉习语来源看英汉民族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反映文化。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从英汉习语来源来探讨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英汉民族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和运用英汉习语。  相似文献   

17.
英语习语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大量来源于英美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学典故和外来习语。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个体特征,英语习语所负载的文化相应出现和汉语文化重叠,文化互补,文化冲突以及文化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18.
英民族文化不同于汉民族文化,因而动物名称在英汉语言中存在国俗语义同异并存现象.本文主要围绕动物词语英语和汉语中语义相同、语义为一语独有以及传统文化上的不同语义等方面作一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英、汉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劳动方式、传统文化观念及宗教文 化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使英汉比喻呈现出各自所特有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窥见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英汉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它集中体现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从英汉习语来探讨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英汉民族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和运用英汉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