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遵循认知规律,引发学生萌动创新意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逐步转化过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程序只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潜能外化的规律,引发学生萌动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内在潜能。教师所呈现的教材内容与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知识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要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距离适当,跨度适中。还应把大的知识分成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层层递进的知识小层次、小单元,来进行教学,最低一层紧密联系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最高一层要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可促使学生在探究中能够抓住数学教学的规律,并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抓住事物的规律、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用数学思想来分析问题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遵循深度学习原则,注重与生活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设计数学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在可视化过程中增进体验,促使学生正确理解并应用知识.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既是中学化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历年高考和历次竞赛的热点.为让学生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应对此进行专题复习,总结规律,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运用能力.下面就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剖析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真正目的在于发展学习系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按照知识的储存规律和后期知识迁移规律,本文提出基础课结构化教学观点,且以电路课程为例,浅谈教材内容结构化的提出、依据,及结构化教学方法、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从教学资源的角度看,学科化知识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教材编写者按照学科知识领域分门别类地编排的,以便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科化知识是由学生的发展需要决定的,当然,知识的学科化也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一、学科化知识的教学意义知识普及的规律一般是从少数人延伸到多数人,而不是相反,这是知识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其在知识规律的探索中体会到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乐趣,从而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止学生能快乐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7.
实验探索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来探索化学概念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把现成的理论直接告诉学生,而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探索方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练习等多种活动,探索化学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的特点是从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使思维训练与获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实验探索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8.
波亚利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与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足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学生的知识才能建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化学慨念和规律,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谈淡埘高一化学学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谈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滕莉,周国忠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但实际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甚至错误的。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往往对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物理知识感到难以掌握,比如电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它强调教学必须担负起使学生掌握知识和个性发展的双重任务。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因此,运用心理学规律进行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研究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这些方面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只有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才有可能更有成效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知识、规律的形成、建立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等新课程理念,已在不断地转变着教师的思想观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是顺应目前高考命题趋向,提高教学质量的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一、塑造良好认知结构,促进陈述性知识迁移要促进原有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1.加强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物理教学中必须以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为核心,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和物理意义,理解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和迁移。2.让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知识结构。学生在归纳、总结过程中既复习了知识又了解了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概括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对今后新的意义上的学习起积极作用,为实现迁移铺平道路。二、运用产生式理论,…  相似文献   

14.
1.多给学生学的时间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知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受事物,自己去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算理,自己掌握知识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必须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教师、学生、教学信息、教学软件、教学方法诸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统一的复合整体。多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和原则,不断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略,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掌握知识规律,讲新注意联旧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很强,新知识往往是从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讲课时应注意讲清旧知识演变为新知识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因而在备课时,应力求搞清旧知识的地位和作用以…  相似文献   

16.
房元品 《教师》2010,(16):36-36
让学生在各自的知识背景下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是我们教学工作应该遵循的规律。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呢?  相似文献   

17.
生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认识方法及其规律,遵循元认知心理规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自我认知丢的深刻体验来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元认知的结构包括三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当前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理论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引导发现法,就是教师凭借着经过科学处理的教材与相应的教学手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智力发展规律与学习语文的规律,把教学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引导发现过程,使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获得知识、学会读书方法、形成语文能力并达到发展智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指导学生构建图式 所谓构建图式就是将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之中,使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便于学生记忆和提取。简言之,构建图式就是围绕“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做文章。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已掌握的词汇、语法、句法以及篇章等语文知识范围较大,而学生所面对的阅读问题都是先给材料后提问题。要想使学生做阅读题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 教是为了不教。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呢?一个好的 数学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 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必须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 过程和形成能力的过程, 要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 我能行! 一、激励学生大胆猜 想,发现知识规律 数学家发现数学知识 的过程,是一个凭借数学 的直觉,提出各种猜想, 进行实践验证,揭示知识 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教 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巧提问题,促使学 生积极思考,为他们提供 实践机会,使其产生探索 兴趣,不仅从中获取知识, 而且学会探索和发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