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新萍 《考试周刊》2012,(10):164-164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宿舍是高职学生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这样一个群体具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重性。根据这一群体的特点,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来开展和谐宿舍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2010年是一个既往开来年,"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篇;201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上海世博会举办,"对人的关怀"、"推崇可持续发展",在各行各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4.
12月11日晴有人说,"繁华飘零两不知"是种境界,亦是种伤痛……就像泡桐花。花开农历四月,紫中带白的花朵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来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像紫色的蝴蝶在空中飘舞,久久不愿落在地上,诗意而清丽。  相似文献   

5.
谢云 《师道》2012,(7):4-6
在"知行社"成立五周年之际,作为创始人,我一直在想,2007年,知行社的成立仪式,为什么会选择在3月30日,一个春天将至未至、花朵将开未开的时节。但是现在觉得,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从春天出发,通过知行之路,走向更美好的春天,这既是我们共同的期望,也是愿意始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等学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大,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隐患所在这一严重现实问题,本文着重介绍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中构建完善的援助体系的一些可行性做法。通过了解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动态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表现,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被动应付为主动突破,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思想、行为、就业等方面存在困难或有特殊需求,具有复杂性和个性化的特点。高校教育管理应针对不同类型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以"做精、做细、做实"为工作原则,形成以"摸排分类、规范建档、精细辅导、共促成长"为主要思路的精细化辅导体系,促进不同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专升本”学生特点及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军  韩剑尘 《文教资料》2010,(23):187-188
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全日制"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对高校"专升本"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专升本"学生辅导员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刘立德 《上海教育》2009,(15):93-93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20多年来,她精心教育下一代,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人们称赞她是用心血催开智慧花朵的人。  相似文献   

10.
"公共心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必修课之一,是体现师范性、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一门重要课程。艺术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师范生群体,在心理学学习上存在着特殊的困难,本研究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综合分析并提出艺术教育专业"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爱兰 《课外阅读》2011,(10):125-125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学困生的进步对班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用心研究他们,用爱心、诚心、耐心、去呵护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更多的阳光雨露,能够和其他学生一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学生特殊群体帮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先期的调查,分析当前高校特殊群体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程度,从基于和谐校园建设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资助、智助、志助、自助"四位一体帮扶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资助、智助、志助、自助"四位一体帮扶体系,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职业能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失业群体"是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尤其重要。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这个群体出现有何新变化和新特征,其出现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要切实思考和认真对待的。以往在理论界只是注重于"新失业群体"出现的主观原因,对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却缺乏深入的探索。本文将立足于甘肃省民族地区的"新失业群体",就主客观因素相结合,探索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失业群体",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在大中城市中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由于流动性大,他们的子女被称作“流动的花朵”。如何解决好这些“流动花朵”的教育问题,切实实现公平教育原则.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90后”大学生政治意识状况特点及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是成长在我国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成长所受之教育与环境,使这一群体的政治意识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若干特点。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教育,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萍 《宁夏教育》2011,(7):134-134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17.
王磊  沈燕 《农村教育》2006,(1):33-38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在大中城市中从事建筑、商业、服务等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低的工作。由于流动性大,他们的子女被称作“流动的花朵”。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特殊群体毕业生所处的不利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如何促进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进行思考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90后"的学生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入校给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了具大的挑战,本文根据"90后"的学生特点,从学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就"90后"学生如何管理阐述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学生生源的减少和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对"后进生"转化越来越重视。"后进生"是整个学生群体中特殊的、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办学质量和班级成绩不能忽略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