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楼兰臆象》是一首独具特色的中国钢琴曲目,本文意旨在通过笔者自己的演奏心得体会,尝试性的对这首钢琴作品演奏意境和演奏方法进行探析,以帮助人们在演奏此作品时更好地把握其音乐表现风格和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波兰伟大的钢琴诗人肖邦,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与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早期的音乐,优雅而浪漫,既有淡淡的哀伤,又有波兰民间音乐浓烈的热情。而这首《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他年轻时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了解肖邦的家庭、生平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这部作品的主旨思想;并从和声、曲式、旋律与织体等方面来简要分析作品的演奏特点,以期能为大家更好地诠释这部不朽的作品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3.
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人物,是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奏鸣曲》D664是一首旋律宽广流畅且极富抒情性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音乐表现力丰富,在把握作品风格方面是一首值得研究的作品。通过对技巧、风格的分析及讨论,能够更好的把握浪漫主义初期作品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针对演奏这首作品将要遇到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巧的分析,不仅对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主题与变奏》的演奏实践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以演奏技巧和其具有的艺术内涵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内容、结构特征、及具体演奏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论述后,揭示出这部钢琴小品所包含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5.
钢琴音乐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主要表现为:一、钢琴音乐里蕴含的表达作曲家思想和风 格特征的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二、钢琴演奏中只有具备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才能体验音乐作品的 情感内涵,正确塑造艺术形象,使音乐充满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则是演奏家在演奏中所表现出的 独具魅力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钢琴演奏家还是初学者,从刚接触一首新的乐曲开始,都要经历一个由生疏到熟练,由表面到深入,由必然到自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音乐表现和技术手段完美结合的过程。如何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用尽可能完美的技巧,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深刻地有个性的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便成为每个钢琴演奏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对演奏者来说,在弹奏一首乐曲前必须理解作品,即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作品,然后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去表现它,直到弹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的创作技法与演奏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结构布局、主题与发展,以及音乐意境的表现等方面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以便在演奏中能够准确的把握这首儿童组曲的创作与演奏所蕴含的多方面要素,提高对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加深对钢琴组曲这种音乐形式的演奏把握,从而对其它组曲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德彪西一生创作了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但在钢琴在钢琴音乐方面的才华尤为突出。本文以德彪西的《为钢琴而作》这一组曲为分析目标,这部作品共包括了三首乐曲。在对这三首乐曲的曲式结构以及音乐特点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同时对这首组曲中所涉及到的演奏技法进行总结,以期通过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还原出作者原创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钢琴组曲《西藏素描》是崔炳元于198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室内乐作品。这首作品以其鲜明的情绪特征、直观的音乐形象、地域文化浓郁的艺术内涵,描画了一幅古朴大气的西藏素描图。第三乐章"卓——村民的舞蹈",作曲家力图结合藏族民间歌舞特色,表现出藏区人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向往。通过剖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及其演奏诠释,我们一方面可以窥视出作曲家借藏族音乐特色来抒发个人情怀的用心,另一方面也能对此类"地方性"音乐风格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作曲家之一,他的重要代表作——《超级技巧钢琴练习曲》是其风格的初次体现,其中的作品之十f小调练习曲,更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以这首钢琴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发展、演奏的处理方法以及情感表现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对这首作品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帮助演奏者能够更好地诠释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1.
钢琴教学是一门授予学生演奏技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科目,但是目前很多钢琴教学都进入了注重演奏技巧而忽略了音乐表现力的误区中,导致学生的演奏毫无魅力.本文阐述了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意义,提出了教学中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钢琴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来巩固钢琴基础,不断培养敏锐的听觉和内心歌唱性,达到提高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从演奏中国作品的风格来说,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是多样性的;中国的民族特色在钢琴作品中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其特殊的音色变化具有民族化的内涵;中国钢琴音乐为世界钢琴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夜莺》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根据歌曲改编的一首钢琴变奏曲。整首曲子给人一种明亮欢快优美的感觉。要演奏好这部作品,要求我们具有很好的想象力,模仿能力,还有些技术重点和难点需要节奏,本文从技巧训练和音乐情感处理两方面出发,对乐曲做一个简要的演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儿童钢琴组曲》是柴可夫斯基针对儿童演奏者或钢琴初学者而创作的内容丰富的24首乐曲。每一首乐曲都反应了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24首乐曲备有特色,表现出孩子在生活中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及生活场景。在演奏每首乐曲时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刻画怎样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因此要运用不同的演奏速度、力度、触键方法来准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5.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的作品<#c小调前奏曲>是世界钢琴音乐中的精品.通过曲式和演奏手法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地分析,增进对俄罗斯音乐和俄罗斯钢琴学派演奏特点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幽默曲》(op.20)是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优秀钢琴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体裁新颖,音乐情感丰富,演奏难度高.要想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获得完美的演奏效果,除了需要很好地把握音乐风格和掌握手指技巧外,合理的钢琴踏板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通过对该曲演奏中踏板运用的方式和技巧揭示踏板的运用对于情感体现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以帮助演奏者更加准确细致地诠释该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  相似文献   

17.
刘柳 《时代教育》2013,(11):164-165
《塔兰台拉舞曲》是一部重要的钢琴音乐文献,其精致的笔触、丰富的内容及个性的民族音乐语言,被认为是钢琴艺术的缩影。本文主要从音乐的结构及演奏这两个方面来研究这部作品,论述其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民族艺术特色与鲜明的钢琴音乐演奏风格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8.
双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从18世纪始,西方作曲家就为之写下了专门的作品,这种由两架钢琴合作演奏的形式,通过演奏者双方共同的努力,来诠释一部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乐内涵,较之独奏更能充分地发挥出乐器性能中独具的乐队般的音响效果,  相似文献   

19.
要使演奏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现力,一方面决定于演奏者理解作品的能力——对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的认识;另一方面决定于演奏者弹奏技巧的运用——对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熟练掌握和得心应手的运用。为能够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用尽可能完美的技巧,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深刻而有个性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演奏者在弹奏一首乐曲前必须理解作品、认识作品,然后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表现它。笔者主要对钢琴演奏中理解作品的三个方面如通过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曲式结构和欣赏典范音响,充分激发出演奏者内心的想像力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以及演奏技巧中的力度对比、乐句处理等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郎静 《文教资料》2008,(4):51-53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在音乐艺术发展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的钢琴音乐开创了印象主义风格的先河,其作品以新颖独到的特色而备受赞誉.本文通过对德彪西<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进行分析,将德彪西钢琴音乐的特点、演奏技法以及他对色彩、和声、调式、节奏等音乐表现音素的独特表现方式一一作了论述,以此来提高我们对德彪西作品认识的深度,加强对其钢琴音乐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音乐思维和技能技巧,正确诠释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