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广西的女子举重后备人才日渐萎缩,并且各县市基层业余体校的队伍中在管理和训练工作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就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女子举重后备人才的人数现状、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动机、教练员的情况、训练条件、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和制约广西女子举重后备人才的队伍发展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女子举重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保证女子举重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按计划经济模式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各级少儿体校培养了一大批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夺冠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也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和骨干,为推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工作在体委和教委两个部门自成体系,协调不够,以致效益没有得到最佳发挥,训练模式不适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需要,应当认真研究,理顺关系,探索一条更新、更好的路子。   多年来,体育部门形成了县市级少儿体校——省地市少儿体校——省优秀运动队 (体工大队 )—…  相似文献   

3.
陈宏宇 《考试周刊》2013,(40):118-118
业余体校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就是挖掘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所以除必要的文化学习外,体育训练是学生的主要功课。但是,县级业余体校作为我国多级训练网络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塔基过于粗大、成材率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学生在体校毕业后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面对现状,许多学校提出了"读训并重"的教育方针,一方面重视学生训练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力度。然而,对体校学生成长的全面关怀中,仍有一个方面仍未得到关注,这便是体校的体育课,本文就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关系到21 世纪我国能否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体教结合,学校配备专项教练,把业余体校办到普通中小学去,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辽宁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学校以及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的运动员和专职教练员为调查对象,就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具有相当的优势,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教练员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等级分布不均,可能造成因分配导致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学历结构能满足当前的本职工作,但是应向多层次、复合型教练员转变.  相似文献   

6.
学生课余训练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东燕 《天中学刊》1999,14(2):76-77
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人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如何使学生课余训练在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两个方面协调发展,如何发挥教育、体育两个部门的优势,建立适合我国…  相似文献   

7.
体校是读训并重,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学生是从各业余体校经术科、文化课等考试入校的。这些学生入校后,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初步的目标,因而产生了没有远大理想,训练不刻苦,学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训练是吉林省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许多优秀的运动员都是通过业余体校进入上级艺术体操运动队。因此,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教练员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吉林省业余体校艺术体操训练在教练员结构、学历、运动技术等级等方面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学生在大型比赛前后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寻找相应对策,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参加福建省第13届运动会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的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抽样调查。各抽取15例,分成A组(福州),B组(厦门),C组(泉州);对各组在比赛前后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比赛前后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提示训练越紧张,压力就越大,情绪就越不稳定,学习成绩也就越容易受到影响;建议要加快对现行的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实行学分制等措施,使少年儿童在青少年业余体校学习期间,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锻炼与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使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排球后备人才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表现在队伍减少、人数减少、运动员文化学历层次难以提高、再就业困难、学校排球业余训练难以形成气候等,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推出,使我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怎样利用大学生排球联赛的广告、市场、群众参与等各种有利因素,更好地开展大学排球事业,形成以大学为龙头,吸引更多地青少年加入到排球训练中来,从而形成通过学校业余训练形式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新型体制.大学生排球联赛给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学生在大型比赛前后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寻找相应对策,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参加福建省第13届运动会的褔州、厦门、泉州三市的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抽样调查。各抽取15例,分成A组(福州),B组(厦门),C组(泉州);对各组在比赛前后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比赛前后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提示训练越紧张,压力就越大,情绪就越不稳定,学习成绩也就越容易受到影响;建议要加快对现行的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实行学分制等措施,使少年儿童在青少年业余体校学习期间,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锻炼与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使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区现役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调查研究,经分析得出竞技排球人才的储备正处于下降趋势,呈现出南多北少,发展不均衡的状态;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技战术、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这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区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储备。通过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体育运动学校是随着50年代我国体育竞技运动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目前,全国各省市都有体育运动学校,仅江苏省就有12所同类型的体校。它的存在和发展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储备了大量的后备人才,对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较大贡献,可以说,体育明星、体育健将,大多是从体校的摇篮里成长起来的。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机制的全面渗透,体校原有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的要求,近几年生源明显不足,计划内的人学率下降,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学校的“进口”和“出口”成为困扰体校…  相似文献   

14.
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担负着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培养学校体育骨干和向国家输送体育运动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教练员是业余体校的主要师资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业余运动员的成长。当前,业余体校教练员主要来自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和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这些教练员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由于运动员的早期专业化,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难以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5.
调查河南省五个城市的部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体育传统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足球学校等,得出的结论表明:河南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培养模式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教练员人数少,水平也有待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培养效率低下;运动员出路窄等等,正视这些问题,就容易找到相应对策,切实促进河南省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韩飞  郑晚怡 《成才之路》2012,(24):32-13
正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当今社会已经不相适应,致使目前篮球后备人才出现了断档,一批出道时被认为是天才少年的球员,现在并没有质的进步,而他们身后也未见有什么亮点的球员,更不用说球员群体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式正在调整和转换,多种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式将长期并存。举国体制培养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政策干预,高度集中的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到国家队的运动员管理体制,保障了我国运动队的稳定,提供了青少年后备力量,但是,存在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偏低、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等弊端。  相似文献   

17.
排球运动是深受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运动要想持续发展,基层培养是很重要的。而排球运动员的培养是各市级体校的重点任务之一,只有重视对市级体校排球项目的发展,我国排球运动才可以永葆青春,因而市体校排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与发展分析的研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冯小芳 《考试周刊》2014,(57):111-112
业余体校是向上级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主阵地,根据目前业余体校运动员文化学习成绩的状况,绝大多数运动员体育成绩与文化成绩不成正比,为认真贯彻落实各文件精神,为培养出文武双全的运动员,教师必须引领,教练必须督促合作。  相似文献   

19.
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与训练,实践证明会大大地缩短训练周期获得较高的成功率.我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优势,是有一大批业余体校的教练们在训练中不断总结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选材方法和训练手段为上级体校以及国家队培养出大批好苗子.近年来乒乓球取得世界冠军的年龄有所下降的趋势看,对业体校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科学选材与训练的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1987年,我校依托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组建起了第一支排球队,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六省市"育才杯"排球邀请赛,获得了季军。从此,我校将排球运动引进了校园。1992年,我校被北京市教委、市体委正式命名为"北京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从此走上了排球特色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