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管理通常必须面对并解决持续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战略决策、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等等。然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诚如企业的经营有成有败,企业文化也有优劣之分。有的企业靠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发展扩张、百年兴盛,而有的企业则因不和谐的企业文化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2.
几十年来,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却缺少大的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总有圄于僵化模式的感觉,有的学者探讨企业文化的起源,有的探讨企业文化的应用,有关注企业文化的体系建设,有关注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也有关心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等,这些研究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发展了企业文化理论,给人们很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自发形成的,他是企业的领导者有意识加以培育和长期建设的结果。西方学者把这个建设过程叫做"文化匹配"。他们认为,每个企业中都存在着两种文化:个人文化和企业文化。个人文化是指一个人带入工作的行为规范、态度、价值观和信念。他们可以因一个人的工作哲学、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以及对权力和控制欲望的不同而不同。企业文化则是群体的行  相似文献   

4.
我们认为楚文化是与华夏文化同源的,文化传统也是相同的。但是中国这么大,是不是各地的发展都是平衡的没有差异的呢?事物的发展也不会这么绝对,不仅是古代办不到,就是现在也办不到。尽管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各种反映文化因素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差异的,也会是有先有后的,甚至是有的有、有的无。但不能把这些看做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标志,事实上同一个民族地区,也是有具体差异、甚至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这都并非奇事,不仅古代存在这种  相似文献   

5.
德国学者迈克尔·兰德曼认为,“谁想知道什么是人,那么他也应该,而且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文化。”这一论述对文化与人的关系作了深刻的揭示:人创造了文化,从而使自己再也不能脱离文化;同时,文化的核心不是别的,正是人本身。而学校本来就是育人的场所,应该成为文化的圣地。但由于受到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影响,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有理论、缺行动的弊端,这就需要对办学理念与管理哲学进行反思。于是,学校领导者不仅要重视学校的基础建  相似文献   

6.
允玲 《山东教育》2005,(36):19-20
究竟什么是组织文化?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组织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包括理念、作风、行为规范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也有的学者认为组织文化不仅包括精神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笔者认为,组织文化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1)组织文化是一种复合体.既包括组织的价值观和信仰.  相似文献   

7.
正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独立自主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有学者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早在现代教育与学术在中国兴起之初,就有不少有见识的教育家、学问家对"文化自觉"有所意识,呼吁光大中国本来的教育传统。蔡元培曾十分期盼把中国的传统教育精神结合到现代的教育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也是中国文化走向未来创新发展的"命脉"。在当今文化多元化浪潮汹涌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少儿读经"现象的出现,正是我们追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价值。但是由于"少儿读经"中存在诸多不足,从倡导之日起就争议不断,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本文认为,对"少儿读经"既不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要用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分析"少儿读经"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解决当下文化传承与创新面临的窘境,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作者治学的得失(包括对已故台湾学者王崧兴教授之"周边文化关系"论点的理解)出发,谈论台湾文学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边缘文体与文学史料的收集,外部制度与文学史实的论述,圈外事件与文学历史的分期,以及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与台湾文学史研究.本文认为,文学边缘的文体、文学外部的制度、文学圈外的事件等因素同文学发生关联而构成的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不是文学的身外之物,也不是文学史研究可以忽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学者爱德华·泰勒曾经给文化概念下过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这是目前对文化比较有共识的理解,实际上前人创造和传授给后代的一切事物都应该纳入文化的应有之义。基于此,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一种内聚人心、外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是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源流演变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也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学说不仅对我国元、明、清三代的文化教育产生重要影响,而也对外国文化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有的学者甚至将之与亚里斯多德、斯宾诺莎等西方著名思想家相提并论。朱熹学说在国外流传最为直接、最为广泛的地区,不是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在欧美,而是在亚洲的日本、朝鲜、越南三个国家。了解和研究朱熹学说在这三个国家文化教育发展进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在实践中,有的校长喜欢用制度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来管理学校,有的校长则用人文关怀去管理学校,也有不少校长认为,最好的管理是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我想,最好的管理应该是用文化去管理学校。上海建平中学的校长程红兵认为,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人文关怀是学校今后发展的依托。实际上,科学管理、民主决策、人文关怀这三部分说到底就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认为,学校校长、学校制度与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而就发展要…  相似文献   

13.
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针对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多数都停留在理论分析及定性分析层面,缺乏定量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以明确多渠道变现对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渠道变现对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较大,对文化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文化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要多注重"以文化为中心,配以多渠道变现,再以科技辅之",构建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拥有多渠道变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倡导,更多学者开始草原文化研究,草原文化是推动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渠道的发展并通过对草原文化驱动下的典型企业如草原豆思、小尾羊、蒙牛为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内蒙古也需要加强加快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从加强文化产业链企业的协调带动、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建立主题公园、构建文化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等为促进内蒙古实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文化",这一美国学者于1981年提出来的管理理论,近几年来,已日益引起我国学术界,企业界的广泛重视。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创建企业文化,创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何深远意义,这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和试图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的学者对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这一提法,在理解上存在着欠准确现象。毛泽东所讲的"中国文化"不是特指传统文化,二者结合的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优秀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17.
来到杂志社工作以后,陆续走访了一些学校,我发现几乎每个学校都在提自己的特色,关于学校特色的活动也都开展得如火如荼,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在这热闹纷繁的活动中沉思,会发现特色并非一般理解的那么简单与浅层,而是深刻与高位的。很多人都对"何谓特色学校"发表了见解:有的认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艺术或体育特长是特色;有的认为抓好学科教学,优秀的升学率是特色;有的认为优美精致的校园环境是特色;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一、文化之概念及其意义据金开诚先生统计,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余种,其中外国学者所下定义有一百七十余种,而国内学者所下定义也有三十余种.且不用说定义本来就不足以表述概念,仅就这些定义数量的本身,就可说明文化概念具有着广大的内涵,它几乎与道相似.难以称名.而就其名辞之起源, 始见于《易经·贲卦》象辞,其中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知文化者,本谓人文化成也.即以人类之文明精神化成天下之谓.且文明可分精神与物质两端.故今之学界常有文化之定义云: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总和.这就说明了文化概念其内涵之大之广,确非其它概念所能比拟.若就其所具备之覆盖功能而言,有似民间口语言之“东西”一辞,东西者,东西南北上下六合之缩略语也.六合者,宇宙之异名也.而“文化”一辞实堪与之并列,其作为概念而言实可赅尽人类精神及其所化成之人文化物质成果之全部.  相似文献   

19.
作为独特的文化存在,大学是一所神圣的文化和精神殿堂。“大学”一词古已有之。早在《礼记·大学》中便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也。”大学是探讨高深知识的殿堂,它负有传承文明的使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精神的载体。文化是民族、社会、国家的精神核心,具有强烈的社会服务和引导功能,从广义上讲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  相似文献   

20.
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而在许多五四人物中,陈独秀又是一个“全面性反传统主义”者。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本文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的分析,说明陈独秀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竖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并提倡自由、平等等等西方学说,但他并没有要把传统文化打倒,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是要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