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红燕 《教师》2011,(12):28-28
出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作业做完了,家长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检查,特别是考试,更会要求学生认真检查、验算,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验算意识、验算习惯与验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发现有的学生从头到尾看一遍就认为检验完了,有的却从头到尾再算一遍……实际中学生也明白要检查验算,但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怎么就检查不出我自己的错误呢?学生应如何检验如何验算呢?  相似文献   

2.
验算是解答应用题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却被有些学生忽视,从而降低了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因此,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应用题的验算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验算方法。 1、估计法。即把计算结果与自己所估计的结果相比较,以此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例如:“四年级一班有22个男生,平均身高134.8厘米,18个女生,平均身高135.2厘米。全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有的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这样计算:  相似文献   

3.
解答应用题必须验算,而学生由于没有养成验算习惯,不懂验算方法,即使要他们验算,也只是看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没有认真考虑列式是否合理,解答结果是否与题意相符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应用题的验算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我验证的能力。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的特点,我教学生用改题验算法来验算应用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单易学,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判断解答是否正确,而且能使他们一题多练,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解答应用题常发生错误。为了提高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中,除了加强应用题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教学外,还应加强应用题验算方法的指导,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下面谈谈应用题的八种验算方法。一、划线法一道应用题。学生列出了综合算式后,老师不要求立即算出结果,而是指导学生在综合算式下面划线,并标出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例如:一项工程,甲、乙合做8天可以完成。若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完这项工程比甲多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重视学生验算意识、习惯与验算能力的培养。因为,验算习惯与验算能力已成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重要制约因素。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式题计算错误以及应用题解答错误,往往不全是因为不会算或不会做,而是因为没有验算习惯和缺乏验算能力造成的。如果学生题目做完以后,能够随时加以验算,许多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验算是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不少教师对此并不重视,以致学生解答应用题后,须靠互对答案来判断其运算的错对。长此以往,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很难养成。那么,怎样进行应用题验算的教学呢?在解应用题时,验算是指在得出答案后,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检查列式计算的方法与结果是否正确的过程。应用题验算因题  相似文献   

7.
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高志平在应用题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验算方法.培养其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既可以减少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又能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教会用“估算法”验算有些应用题解答后,看看解答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题意,这就...  相似文献   

8.
一、转变观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相信学生的潜能 ,创造另一种有利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合作探讨的学习氛围。例如 :学习有关单位、数量、总价之间数量关系的知识时 ,可通过学生汇报平时自己购物的情况 ,展示购物单 ,学习根据购物单提供的信息 ,口编应用题 ,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 ,教师继续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买了几样东西 (出示购物单 )但是不小心…  相似文献   

9.
1.研究目标 在日本,算术教育的目标是把儿童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行动能力的人。要使这个目标达成,关键在于指导学生们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 解答问题的时候,如果老师在学生们思考之前,先提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话,这样既没办法树立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那些想用其它的方法来解答问题的学生来说,老师的示范,反而会妨碍他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出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作业做完了,家长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检查,特别是考试,更会要求学生认真检查、验算,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验算意识、验算习惯与验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发现有的学生从头到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常说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作为老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所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等着你去描绘。早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对语文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而考题的任务只在于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对学生必须信任,尊重,相信学生有能力学知识,并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千万不可把教师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有时一节课问问答答,看起来学生的活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盼着老师来上课。不要当一个教法一成不变的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能用自己的能力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相信他们有比教师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信他们才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采取措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一、鼓励学生大胆提方案不少学生存在着依赖老师的心理,新知识等老师讲,疑难问题请老师解答,完全把自己放在学习的“客体”地位。针对这种情况,教新知识时,要尽可能地先让学生提出设  相似文献   

14.
与数学文本对话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通过对数学文本信息内容进行阅读,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这是一个获取信息、发展思维和锻炼语言能力的过程。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与数学文本对话的能力对于学生解答问题和以后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所以,老师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与数学文本的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太阳,虽会不幸被磨难所侵蚀,被恐惧所削弱,但它完全可以重放光芒。自信源于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它是对自己形象、能力和个性等所持的一种准确而肯定的态度。自信和自卑是对立的,走出自卑,需要自信。学生的自信心需要老师的培养,学生才能养成高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中,各种题型解答是否正确,可通过验算来判断。验算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解题正  相似文献   

17.
1.说的训练,理解关键词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思路、解法、验算)”,从而忽视了通过语言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加强说题训练,是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即是说,让学生每解答一道应用题,不必急于渴求答案,而应让学生静心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2.画的训练,用直观的演示诠释重点词句。线段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如在解答一道应用题,通过学生说题后,进…  相似文献   

18.
陈正锋 《考试周刊》2013,(69):74-75
验算是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不可缺少的环节,养成验算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舍不得在课堂上花时间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已经势在必行.只要每一位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一定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质的提高,数学教学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群谦 《教师》2012,(17):83-84
笔者发现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自觉验算意识和习惯的现状。比如在课堂练习中,经常看到学生一旦完成后就举手喊道“老师,我做好了”,而不会去检查自己的解题过程;在讲评课外作业或试卷中,也经常发现学生一拿到作业或试卷就会大喊后悔,因为许多错题都是可以通过自我验算避免的。验算似乎成了一个累赘。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应付验算,竟会出现“假冒伪劣的验算”——从计算结果与验算结果来看是一致的,但与正确答案又不相符。验算纯粹是一种应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创造知识比传承知识更重要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教学生识记前人的思想,而是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借鉴前人的思想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启发自己产生自己的思想。学生记笔记,要记老师讲的,更要记自己想的。因为,自己想的比老师讲的更重要。甚至学生可以不记老师讲的,但不可不记自己那稍纵即逝的思维灵感。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过程是"问题、解答、再问题、再解答"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不断探究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