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言文的翻译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中考常规题型。文言文的翻译教学要想达到"教得好,学得好,考得好"的境界,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做到"四有":胸中有考纲,手中有方法、心中有考点、眼中有学生,在遵循文言文教学规律的同时寻求翻译教学的有效方法,争取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那么,文言文的教学必定是一番新的景象。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笔者在"主体参与"这一方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义贵 《学苑教育》2012,(10):85-85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学生往往是望"文"生畏;而"课标"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的要求反而有增无减。所以运用新课程理念,改进文言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基于文言文的特性,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实际,阐述一下近年来在文言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期与大家交流商榷...  相似文献   

4.
黄垚儒 《广西教育》2013,(14):17-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教学文言文是当前语文教师面对的难题。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教学关系进行了探索,旨在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一、教学过程"出新招"——古文乐教,兴趣至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首要条件就是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5.
在文言教学中如何做到"文"与"言"并举,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深思的问题,反思曾经在文言文教学中在解决"言"时,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有探索尝试更多新的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文言文学习成为了老师同学共同烦恼的问题,其实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投入的精力很多,但收效甚微,综其原因就是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文言文不再成为学生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龚萍 《语文天地》2013,(1):45-46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费时费力,逐句串讲;学生被动接受,如同填鸭。教师大包大揽,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则如听天数,昏昏欲睡。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改变原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调整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文言文教学课...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令广大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对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来说,读文言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学习它了。所以,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就好比是"天书",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望文兴叹,但语文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也不能不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搭好学习文言文的平台,让他们找到一把学习文言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翁基芹 《学子》2013,(8):59-59
文言文蕴含的人文基因,不会自动植入学生心田,融入学生血液。我们必须改革文言文教学方式方法,不能陷入令人生厌的枯燥串讲"泥潭",也不能误入让人抗拒的硬邦邦说教"歧途",而要关注学生心理,讲究一定的策略。一、注重整体把握职校文言文教学长期存在一种误区,把文言文等同文言,追求"字字落实",死抠字句,见"言"不见"文",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完全感受不到文言文的魅力。职校学生升学压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文言文教学受到教育工作者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现时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何改变现状,让文言文变成"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科目呢?本文试从创设情境、重视诵读两个方面,对文言文课堂教学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试卷"文言文阅读"分值比重大,地位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文言文课堂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状况一直存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曾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改革的一个死角。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对于"文言文教学"的相关问题有着广泛的讨论和争鸣。而对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有的认为应重在让学生积累语言,有的认为应重在让学生理解选文。要辨清现有的文言文教学到底该重在积累语言还是理解文章,  相似文献   

12.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渊源之一,它不仅是学生中考升学的必考应试内容,更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对"讲"十分侧重,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灌输式"的教学抑制了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本文认为,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文言文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出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总结并创造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通过对现状的总结,指出了如何才能创立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以期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做出意义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再也没有"之乎者也"的今天,学生对文言文感到头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这说明文言文教学对教师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无从下手的。通过实践,总结出创建有趣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重视课外文言文的学习等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应该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对学生加以熏陶,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要人为地把"文"与"言"割裂开来,以致于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历来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重灾区。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仍然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趋于功利和浮躁,致使过多的讲解和训练肢解了文本的魅力,课堂教学往往费力而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让文言文教学跟上课改的步伐,解决文言文"怎么教"的问题,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广大学生的问题,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它能够实质性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语文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本文主要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借鉴前人的有效教学理念,浅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学会学好文言文。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主阵地,努力让文言文教学回归真实、自然,让课堂教学"有效、有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应该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对学生加以熏陶,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进行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要人为地把"文"与"言"割裂开来,以致于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9.
陈兰芹 《考试周刊》2010,(45):50-51
面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许多学生谈"文"色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教学单一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它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可以再现背景,帮学生突破重点难点;还可以延伸拓展,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相似文献   

20.
田莲花 《考试周刊》2011,(18):61-61
在语文教学改革春意盎然的今天,文言文教学仍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我以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作为突破口。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经过十年的训练,都可以成为天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