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半截话"包括两种:一类是普通半截话,即句子只说出了前面部分,后面部分潜在说话者的意识里,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说出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另一类是格式化半截话,这类半截话由于长期固定用法的运用,已经形成自己特定的格式,格式中的某些词语不能随便更改,如:"瞧你累得!".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近年来,我在英语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情境,注意挖掘教材中可用体态语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如果在作品中充分利用“无言之语”,包孕和创造出巨大的艺术空间,通过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味外之旨来激发读者,感染读者,那么将会使自己的作品进入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标点与句式无声有形,属于视觉方面的东西,但如果用得妙,则通常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李瑛的《一月的哀思》中巧用几种标点与句式所起到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杜老师:我们使用人教版教材,在学习第26课《开国大典》时,学生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第13自然段中有一句话:"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个句子里,前面写了"差不多",后面又说"都",这是病句吗?学生真是太仔细了!我也觉得句子有问题,  相似文献   

6.
娘啊,娘     
老话题找到了新载体--一个咬过的苹果。此文还可锦上添花:第一,将标题改为"一个咬过的苹果"。标题宜实不宜虚,在"实"的标题中宜选择代表文章内容的名称。第二,将最后两个自然段删除。只写到"娘要带着那个咬过一口的苹果回乡"--"娘"始终坚持民族的优秀传统。至于"火车站"的事--为文像绘画,要善于"布白","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7.
问讯处     
正这个"他"应该是谁杜老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第4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在这一个句子中有两个"他",根据上文的句子"班长  相似文献   

8.
润物无声胜有声 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若微露不悦,且沉默不语,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抑,使之领悟到教师内心的不满和责备.这种无声的批评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如果教师突然中断讲课,沉默一会儿,学生自会警觉起来,思想马上集中到听课上来,这比大发雷霆更有利于维持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9.
自居易《琵琶行》中有两句诗:“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形容一个歌女技艺高超。在鲁迅小说中也有这类“无声胜有声”写法。所谓“无声”就是语言的缄默,有如绘画中的无墨之墨,无笔之笔。这种无笔之笔,无声之语,看似缺乏什么,实则是作者别出心裁的匠心安排,是作者有意为之,因而能形成“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下面且举选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几篇鲁迅小说略谈。  相似文献   

10.
<正>《花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无疑是本单元的主题"留心观察新发现"和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学习;研读课后练习的具体要求,我们会发现每一道题都指向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这就说明本篇课文的第1自然段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如何细读三个不同的句子课文第1自然段,只有三个句子,每个句子都独具特点。第一个句子是总起句,写鲜花的美好,用了三个四字短语。这样的总起句给全文  相似文献   

11.
沉默,是无声的语言,教育中运用得好,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教学中,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要求学生课前两分钟进入教室,进入学习状态,可偏偏就有"捣蛋鬼"在教室里追逐嬉闹。讲文明,讲礼貌,不说脏话、粗话,可就有学生明知故犯。……对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对第一类学生,我和他们对视了两分钟,学生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对琵琶女高超演技的由衷赞叹,点出“了“无声”所独具的音乐魅力。初中语文课本上,也有不少课文描写了“无声”,在文学艺术上显现出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3.
留白,是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有"空白"的一种艺术.生物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古人常用书信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那一封封书信,书写着人们的心事,那是文字的律动,是无声胜有声的表达.那么,课文中渗透着情感的书信有哪些呢?一起去阅读那些触动心弦的文字吧!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中,休止符是一个美丽的音符,能让乐音保持静默的状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创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诗中雨     
如游鱼喜爱细雨,如白云眷恋蓝天,如婴儿贪恋母亲的怀抱,我爱诗,更爱诗中雨。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描绘的是怎样一种雨啊?是一种无声胜有声、最具春之魅力的雨。那雨在人们心中化成一支优美的乐曲,像乳燕的呢喃,又像绿叶与花瓣亲吻时发出的细响。你滋润万物,却无声无息,这是多么宽阔的胸襟啊!  相似文献   

17.
[教例]: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二、三自然段. (前面,初步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黑板上已板书"我去看".) 一、读 师:请轻声读2、3自然段,用"-"勾画写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写花的句子.[板书:叶、花)  相似文献   

18.
体态语(Body Language)是指通过非语言行为,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包括身体部分无声的动作,比如常用的眼神、脸部表情、各种手势、点头摇头等.对体态语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门科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手势、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便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设计说明: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的是秋天缤纷的色彩,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下面,围绕这一自然段设计了几种不同风格的教学片段进行对比。片段设计一:文字训练,扎实有效品读第2自然段一、激趣: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你们看,橘子柿子就像淘气的孩子一样,你挤我碰,多有意思呀!请你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里面还有不少这样有意思的语词和句子呢,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吧!二、学生自由读文。三、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教师相机指导)(1)课件显示“:你看,它把黄…  相似文献   

20.
龚书平 《文教资料》2012,(2):135-137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艺术管理集中体现了教师教学和管理的智慧。恰当目光语的运用不仅能够表情达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控课堂气氛,而且能够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给学生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充分发挥"目光语"这种无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特殊魅力,真正做到以目传情、以目传神,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