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文章阐述了对职校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德育工作者应在德育课教学中,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有意识地培养职校学生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文章阐述了对职校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德育工作者应在德育课教学中,通过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有意识地培养职校学生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3.
根据社会反馈和调查发现,当前职校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提升职校生整体职业素养极为重要。职校德育课是职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在对职校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职校德育课角度,对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的成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为提升职校生职业素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德育课教学要适应变化的时代、顺应教育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让德育课教学模式回归实际、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应该是恒久不变的主题。为此,我们目前以行动研究法开展初步的尝试,对德育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以所有合适学生教育的、以人的职业发展脉络所需要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并对各种资源整合后融入到教学中去,进行德育教材的课程化、校本化的开发,以此解决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生活性和实效性问题。目前这一尝试对激发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和职业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教学的生命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因此,德育教师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德育课堂,将德育课堂引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品味到理论的精妙,从理论中感觉到对生活的指导。本文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阐述如何让德育课教学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6.
乔敏 《现代企业教育》2007,(24):166-167
道德教育与生活与生俱来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传统的德育课包括教学内容都是与生活隔离的,德育课教学要提高实效,走出困境,必须从单纯的知识教学回归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开发"原汁原味"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7.
薛雨健 《考试周刊》2013,(88):168-168
职业学校德育课不仅向学生讲授政治经济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承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当前职校学生普遍不喜欢、不重视德育课。极大地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德育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本文针对目前职校德育课的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提出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锦玲 《考试周刊》2007,(24):27-2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中职校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现状及德育课教材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到了中职校德育课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德育课是培养和造就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各级各类职校学生的必修课。但在当前的德育课教学中,德育课的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尽管围绕德育课课程的设置、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而开展的讨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之势风起云涌。但实践中的德育课却仍然见效微。笔者认为,德育课教学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从教学管理到课堂要素,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以及如何“考”等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一、全面更新德育教学理念目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整个社会急功近利之风和浮躁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10.
赵文香 《考试周刊》2012,(12):172-173
中职生德育课教学很重要,但职校生缺乏学习文化课的热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德育课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变生硬的说教为生动的互动学习。其重点在于依靠有创意的教学思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