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文化研究与体育观念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从单纯的技术引进发展到体制改革,现在已经深入到观念的变革——文化变革的层次。国内学术界掀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的文化研究热潮,这不能不影响到体育领域。过去,我们对体育的总体研究在方法论上的教条化和简单化,导致了研究领域的狭隘和课题的贫乏,“文化热”的兴起使视野大为开阔。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体育各学科之间交叉,融汇、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而文化的研究恰恰是一种综  相似文献   

2.
1、关于“个体”的观念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受到学校教育观念的直接影响。中、美、日三国不同教育观念的分歧首先表现在教育目的上“是注重个人需要还是强调社会需要”而这种分歧与社会伦理观直接相关。 在社会伦理观上,中国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以家庭为本位,并由家族而及于宗族,社稷,形成了族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大力建设文化事业.因此,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提出展望,不仅是亟待解决的,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1.教育政策不完善,缺乏学校体育立法,长期以来大家都在抱怨不少技校的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究其原因,除人们对学校体育工作认识模糊之外“对符合培养合格人才规律的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还没有在人们头脑中扎下根来,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德、智、体三有名义上是分工、实际上是分了家,体育往往提不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另一个原因就是现行的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招生考试办法还不够完善,德育和体育不象智育那样,要接受升学考试的严格检验。此外,体育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进行了研究,提出并阐述的基本观点是:高校体育课程构建应突出学生发展与社会需要并兼顾学科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应全面关注人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基础知识的内涵需扩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重视信息技术对高校体育课程教材的作用;教材开放,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多样化;高校及其体育教师应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等。以此作为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改革与构建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体育的观念转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化高校体育改革的时期,高校体育要实现几个观念转变:高校体育的研究对象应从人的体育运动,转向体育运动中的人;高校体育的最终目标应从单纯的生物观点,转向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的参与形式应从“看、听、议”,转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践;高校体育的健身方法应从竞技体育标准,转向注重发展心肺机能;高校体育的工作中心应从以教学训练为中心,转向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是集教学、科研、健身、训练和康复为一体的高层次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7.
按照以往人们的传统体育观念,体育似乎只是青少年儿童在学校里的活动和少数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竞争,是在规定的学龄时期和固定的场所内进行的身体教育和运动训练,特别是对学校里的学生来说,从进小学开始就按课表规定的每周二节体育课,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参加一些课外体育活动,直到高中或大学毕业,体育随着学生们的离校而宣告结束或告一段落,体育教育的任务也宣告完成,至于工作和走向社会后的身体健康情况则与学校毫无关系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体育活动大受冷落乃致绝缘。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做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拓展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探索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并以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组织管理目标、不断提高育人质量为突破口,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实践,从不同层面保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翟林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321-322,310
体育艺术类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新的命题。在课程文化建设中,以课程与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以提高学校体育课程质量为核心,加强课程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0.
翟林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705-706
体育艺术类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一个新的命题。在课程文化建设中,以课程与教学论为理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以提高学校体育课程质量为核心,加强课程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几十年来,体育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形式,从五十年代至今,仍基本沿袭前苏联模式──下系辅导,但随着体育观念、体制和任务的迥异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有鉴于此,我们对这种模式进行了改革:这种模式,体育教师分到各系、各班,从辅导、测试到统计均由辅导教师负责。  相似文献   

12.
向召斌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2):81-81,86
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因此,我们的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相似文献   

13.
徐咏 《贵州体育科技》2002,(4):58-58,52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企图通过课堂教学把未来社会所需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是不现实的。唯有转变教育观念,做到科学育人,才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4.
柏杰  刘全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3):104-106
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体育应成为学校体育的主流,而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并于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各个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这些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将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校体育原有的课程管理方式、运行机制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贯彻与执行好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时代赋予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使命。 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及  相似文献   

16.
邱耕 《中国学校体育》2012,(Z1):137-138
<正>一、体育教研组文化建设内涵1.体育教研组的精神文化在与学校文化保持方向上一致的情况下,体育教研组应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愿景和文化理想,如同学校文化有校训一样,教  相似文献   

17.
浅谈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探讨了校园体育文化和如何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问题。作者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要立足于学校传统的体育文化,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同时,要注重学校的体育制度建设和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使校园体育文化渗入学生生活和学习领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推广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级院校在贯彻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师观念的更新和转变。解决好体育教师认识上的"误区",这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提出一些教育观点提供参考,希望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同行们一同探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指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体育价值观是一致的。作为高校教师应不断的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更新观念,充分体现体育在高校中的价值,加强研究、加强学习,全身心地贯彻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彤 《体育与科学》2006,27(4):50-53
社区体育是进行一定的社会体育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体育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体育活动区域。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体育的细胞,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是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社区体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体育行为方式,它对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研究社区体育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社区体育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探讨了社区体育文化在构建社区体育和谐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研究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和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