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近英雄     
“历史是有节奏的,到时候就必须有很响的一声鼓或一声锣。豪侠义士们便是历史节奏中的大锣大鼓。”(引自老舍《四世同堂》)荆轲刺秦、垓下突围正是鸣响在战国后期、秦汉之际的响锣响鼓。感谢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巨著里为荆轲、项羽这两位英雄立了碑,而张承志、艾煊则运用现代散文这一形式对两个历史人物进行了更加详尽的刻画,使英雄荆轲、项羽的形象显得更富神韵,更具震撼力。两位作者以白话置换文言,取得了相当别致的转述效果。走近英雄!特邀主持人@王延学  相似文献   

2.
陌上桑【讲读目的】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诗。其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我国古代叙事诗中的一朵奇葩,是与其塑造的罗敷这个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形象所采用的精湛的艺术手法分不开的。因此,学习本诗的目的可以确定为: 1、分析、认识罗敷这个人物形象及其蕴含的意义。 2、理解、掌握这首诗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运于的娴熟的艺术技巧。【讲读提示】 1、罗敷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提示:一言以蔽之,罗敷是一个年青美丽、聪明颖慧的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 2、作者是怎样塑造罗敷的形象的? 提示:作者在塑造罗敷的形象时,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把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动人,富有立体感。诗的开头两句,作者先创造了一个自然明快充满诗意的优美环境,为罗敷的出场作了很好  相似文献   

3.
<正>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是作家高尔基笔下的英雄形象:海燕。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关于英雄的小说:《丹柯》。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了小说的情节,下面我们来齐读导学案上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师:丹柯身上究竟有什么美好的品质,能让我们尊他为"英雄"呢?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达什么主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品味形象,探讨主题。(板书:形象主题)  相似文献   

4.
在《战国策》所有的人物形象中,反秦形象鲁仲连、唐睢、荆轲、苏秦的塑造,集中代表了先秦历史散文文学形象的最高成就.本文着重研究《战国策》中的反秦形象,探索这一形象系列产生的必然性,并且对它作思想与艺术方面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把文本当做一个完美无瑕的成品去感叹是一种阅读方法 ;试着向文本提出问题,跨越历史时空,去与作者商榷,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植树的牧羊人》的核心价值在于让·乔诺在塑造英雄时,采用三重纵切面塑造了一个集体忽视的另类英雄。这一思想和艺术构思上的双突破,蕴藏着牧羊人形象感动全世界的五大奥秘。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着:荆轲能算一个英雄吗?作为英雄,荆轲最主要的品质不外乎勇于献身和长于谋略。如果以此来衡量荆轲,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7.
“荆轲兄,久仰大名,今日相见,实乃三生有幸!”浑厚低沉的男中音传入我的耳膜。荆轲?莫非是语文教材《荆轲刺秦王》中的英雄荆轲?我循声望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相似文献   

8.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成功地刻画了荆轲形象。其刻画之成功,历来为人称道,甚至连太史公司马迁之《史记》在叙及荆轲事迹时也几乎只字未改,原文照录。《荆轲刺秦王》是如何刻画荆轲形象的呢?通过写人物的语言、行动、音容笑貌来展示人物性格,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常用的手法。除此以外,《荆轲刺秦王》还注重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刻画荆轲形象。一、以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公元前227年)。当时,战国七雄中,韩已被消灭;楚、魏、赵也名存实亡;燕、齐亦危在旦夕。“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作为"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上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并用他的生花妙笔塑造了那一时代的各种类型的农民形象。特别是他塑造的新一代农民的形象更是不朽的艺术,但有的作家却对这一类人物形象的意义提出了质疑,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看待赵树理笔下所塑造的新一代农民的形象呢?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鲁迅认为刘备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那么,刘备形象塑造之失.是作者的艺术功力问题呢?还是另有原因?本文认为刘备形象塑造之失。并非作者艺术功力的问题,而是文化上的原因,是“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矛盾冲突的结果,作者将空想的幻象与历史的真实扭结在一起,于是就诞生了刘备这个长厚而近似虚构.虚伪又让人敬重的“畸胎”。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堪称一部妙笔传神的英雄史诗。作者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的历史题材,描绘了一群性格殊异、形象鲜明的乱世英雄,表明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贤是与”的政治主张。小说在“拥刘反曹”的观念统帅下,着力刻画了一个以仁义和贤明匡世济民的英雄君主形象——刘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林中不可多得的仁君贤主的典型,“刘备”无疑是被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这一个,这既是人物自身性格丰富的生动体现,也是作者刻画人物手法多样性的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2.
听过荆轲刺秦王这段故事的多数人称不畏牺牲、勇刺秦王的荆轲为英雄。荆轲真的是英雄吗?非也。战国末期,秦国部队压至燕国边境,曾被秦王羞辱的燕太子丹一心为报前仇,救国难,物色一人去刺杀秦王。荆轲“应运而生”了。他本是一个不务正业,吃喝嫖赌的浪荡公子,不客气地说就是流氓、无赖。燕太子丹投其所好,为笼络荆轲,当荆轲夸一女子的手美时,他残忍地将该女的双手砍下送给荆轲。燕太子丹是多么阴险卑鄙、多么残忍,而荆轲还拿此人当知己,作生死朋友,甘愿为其“效犬马之劳”。一个被阴险  相似文献   

13.
荆轲受命于太子丹刺秦王,未遂而死。后人众说纷纭,朱熹曾说:“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其实不然,我认为荆轲虽事败,但也不失为英雄,而且是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何谓英雄?有胆识有谋略的人就是英雄。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A5):19-20
《水浒传》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是一部英雄传奇。在这个以男性英雄为主导的世界里,作者用描写男性英雄的手法和语言塑造女英雄,使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她们丧失了作为女性应有的正常美,成为了衬托男性主体的木偶。本文围绕小说中三个男性化女英雄,结合荣格的阿尼姆斯原型分析《水浒传》中审美错位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唐忠 《学语文》2014,(1):21-22
太子丹因“见陵之耻”而耿耿于怀,发誓行刺秦王,一洗耻辱;荆轲则是此次刺秦行动的主角。按理说,既然太子丹与荆轲目标完全一致,就应该同心同德。但事实却如周殿芳所说的,“荆轲与太子丹的关系似乎并没有惺惺相惜的恩情。相反却有些不融洽”,这就注定了荆轲与太子丹两人之间的冲突。太史公正是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荆轲与太子丹的鲜活形象。荆轲与太子丹之间的冲突有三个回合。  相似文献   

16.
动画形象需要鲜明的性格,而鲜明的性格要靠动画制作者运用高超的制作艺术塑造出来。如何把握这种塑造艺术?在性格与环境的冲突中塑造动画形象,要兼顾动画形象的多侧面,把握好性格与环境、性格与性格以及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之间的关系,因为三者时疏时密的交织,能使动画形象的性格更加丰满和生动。  相似文献   

17.
邓洪的《潘虎》一问世,就颇为人们所喜爱。这篇革命回忆录,成功地塑造了土地革命时期一位农民英雄的形象。这固然是由于人物本身富有传奇色彩,而作者熔裁铸炼的匠心也是值得记实性文学作品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曾说:“要极俭省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意思是说人物的眼光、眼神是其内心世界的反映。在不同的场合,人的心理活动常常会通过其眼光、眼神表现出来。作家王愿坚深谙(ān)这一点,在《七根火柴》一文作了有力地实践。文中,作者8次描写了主人公无名战士的眼睛,塑造了英雄感人的形象,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思想。尽管作者多次描写了主人公的眼睛、眼神,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单调累赘,反而觉得十分感人,异常精彩。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得归功于作者精妙的画眼艺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用特写方式描写无名战士的眼睛,以显…  相似文献   

19.
刘松亭 《语文天地》2012,(15):13-14
在教学《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笔者:"荆轲"能算一个英雄吗?他似乎只是一个"失败的刺客"而已。《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五个刺客的事迹。除了荆轲之外,另外四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以说都是胜利者。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荆轲。荆轲似乎连一个合格的刺客也算不上,更何谈是一个"胜利的刺客"了。那么怎么才能算得上"合格"的刺客呢?怎么才能行刺成功呢?笔者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相似文献   

20.
原苏联著名学者维诺格拉多夫在文学修辞学中创立的核心概念——“作者形象”,是作者对所写艺术世界的评价态度和对全民语的取舍态度.这一理论的提出使文学作品中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实现了有机的统一.借用维氏的文艺学理论,可以从语层结构分析出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的“作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