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艺术语言与语法病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语言是一种变格的语言艺术,它在表达主体精神世界和审美体验时,往往通过语言单位的超常设置来实现,表现为语言单位的搭配偏离语法,句子结构不完整,词性的临时变用等,这就与语法病句的成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性误用等具有表面形式的相似性,但艺术语言是情感的、审美的语言,它要表达的是主体的精神世界之真,而非物理之真,它追求神韵,注重意象,强调主体的心灵自由,变格的语言形式是实现主体精神对象化的手段,艺术语言是有情即有理,得意而忘言,无理而巧妙,无言中有言的特殊言语,它与语法病句悖情谬理,损形害意有着根本区别,也就是说,艺术语言在思维方式、表达模式、表达效果、语体风格上与语法病句存在着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2.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艺术语言在语言编码中所利用的语法手段一旦不可能尽其意,艺术语言便借助于意象思维这一特殊的艺术思维方式,从而使得普通的语言符号上升为艺术语言的符号,“象”是艺术语言的符号媒介,是主体情意的寄托载体,是沟通物象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普通语言具有单层结构,艺术语言具有双层结构。普通语言的单层结构决定其单一功能即表述功能,而艺术语言的双层结构决定其双重功能即表现功能:第一,传递语义信息的功能;第二,传递审美信息的功能。艺术语言凭能指与所指的偏离,语法变异、运行情感逻辑等手段实现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4.
废名的小说语言特征鲜明,别具一格,表现在小说文本中就是不断实践各种语言探险。他在小说语言探险方面采用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不合语法的陌生化,古典诗词的现代化,方言词语的原初化。这些艺术成就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在表达和阅读上取得了双重的审美效果,展示了一种突破语言表达限度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5.
论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交际时反映客观世界和心理行为的载体。语言的选择使用表现了人类交际的目的性、语言的功能性和自然性,反映了发话主体的言语行为和心理行为,即理性行为和情感行为。科学语言是发话主体的理性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属于发话主体的审美行为。它表现为一种情象,即意象方式。它反映情感时的核心是借助于情感因素的互渗的表象,这表现了艺术语言的情感的运思过程和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们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达能力,人们在语言运用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法则———语法。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语言都要遵守这一法则,但语言大师鲁迅,在特殊的语境下,常用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矛盾语言来表达特殊的情感,收到了极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们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达能力,人们在语言运用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法则--语法.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语言都要遵守这一法则,但语言大师鲁迅,在特殊的语境下,常用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矛盾语言来表达特殊的情感,收到了极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配价语法通过谓词与其搭配成分间的依存关系来描述语义关系,是当前语义分析处理的重要语法理论之一,也是解决语义分析处理颈瓶问题的利器.本研究构建的英语形容词配价词典是一部基于配价语法,并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可读词典,词典包含3170个英语形容词的配价关系、格关系、释义、褒贬义、语义分类、语义特征和相关例句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DEA词典的句子情感倾向性分析策略.实验证明,该配价词典在情感分析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潘文玉 《成才之路》2013,(28):44-45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根本。“语法”是语言表达的规则,是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律,对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法淡化现象。语法淡化就是忽视语法知识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为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准确性,语法知识内容过简,难以表达韵味深长的句式。“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学生能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充分领会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内涵和情感,就必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情感会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关系到师生的思想交流,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课堂语言艺术既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手段。历史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是合乎教学要求的语言美学,是历史课堂语言的魅力所在,是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和组织形式,是历史课堂吸引学生、留住学生、  相似文献   

11.
形容词配价是配价语法理论的一部分,形容词配价的研究是对配价理论的补充。德语、俄语和汉语学者结合该语言的特点对形容词的配价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对象、层面各有不同。配价语法的研究就是为了应用,配价理论可以应用于外语教学、词典编撰和机器翻译等。  相似文献   

12.
薛淑静 《文教资料》2014,(16):80-81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正是基于这一特殊的表现方式,画家才能将情感依托于绘画语言,在作品中折射出人与客观世界种种简单、复杂乃至扑朔迷离的关系。本文通过情感与色彩的关系;色彩之情感表现的历史效应;色彩语言的情感意义三个方面,阐述色彩语言的情感及其在绘画当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思维是辨证的统一体。从语言结构看,汉语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英语则借助词尾屈折变化、主从复合句、介词短语等语法手段来帮助分析和表现事物间的关系。汉字和以英语为代表的字母文字与各自所服务语言的语法一起分别促成了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生命体验的呈现行为。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审美体验的生命性与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心灵性是同构对立的。艺术语言的符号表现,体现了发话主体的自我表现,也体现了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与其他行为组成了一个整体,集中表现了发话主体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颇具韵味的语言艺术 ,艺术语言的符号通过自然的情感逻辑来显示其结构和脉络的“意合性”与“神摄性” ,从而在物质材料上为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提供了美学基础 ,同时也使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必须穿透一种侧重于写意的隐喻形式 ,才能获得破译。虽然这种符号形式在可接受性上不易为受话主体把握 ,极有可能导致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的流失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由大量的不合格的艺术语言符号形式所导致的艺术语言表达效应丧失殆尽的情况。艺术语言符号形式的可接受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方面 ,也是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传播是语言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何使文本语言有效地转化为有声语言并由有声语言表达主体高效地传递给受众,不仅是传播学研究的课题,也是有声语言表达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传播主体的权威性、信誉度、被接受度和传播主体的传播能力入手,分析了有声语言表达主体在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有效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表达时,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信息载体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传播技巧与方式的选择与有效传播的关系以及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的关系。较全面地研讨了文本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传播中各环节的有效传播途径,为文本语言有效地转换为有声语言,并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寻求一些有用的方式和理论。  相似文献   

17.
艺术语言往往以形象观照的审美方式对反映客体和发话主体双重肯定。艺术语言的美的本质是发话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艺术语言的运思过程中,体现了发话主体审美的差异性。艺术语言的产生往往以情感为内趋力,这种情感一旦在内心成熟,就会极力地寻找某种方式呈现和表达出来,它具有感动力和感染力。它通过有限的言语,表达了发话主体丰富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内容。它是个性的表现,不用陈辞乱套,不守定法,而用活法。它虽然具有辞才和辞气,但它自然,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18.
艺术语言的主体行为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生命体验的呈现行为.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审美体验的生命性与发话主体使用艺术语言时的心灵性是同构对立的.艺术语言的符号表现,体现了发话主体的自我表现,也体现了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与其他行为组成了一个整体,集中表现了发话主体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法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建立新的语法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起源干固外的配价理论就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遥步形成的,并直接为语法教学服务,而我们目前配价理论只用于语言誉体研究,鲜见于服务语法教学,这就给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建立配价一语法教学模式,对语言教学及语言苯体研究都将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组合一般是定法,即遵循语法规范。但是,艺术语言具有对语法的偏离性,它遵循的是活法。它不拘泥于法,而又不违背法。活法就是心法,艺术语言以“心”之活,产生句法之活。它往往破语言的常法,从而中得心源(师心),且外师造化(师自然)。艺术语言打破常式的句法结构与突出情感,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它破常法而用活法,创造各种不同的意象来揭示发话主体的心理,它以拟态表现来传达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