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八九七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对青岛施行了一系列掠夺土地的殖民政策,将青岛变成进一步侵略中国内地的重要殖民城市. 一占领伊始,德帝国主义就制定了对青岛的开发经营方针,德国海军部(当时青岛殖民当局直接隶属于海军部)在第一次向国会提交的备忘录中强调:“所有措施须以地区开发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八十一年前,沙俄利用德国侵占胶州湾之机,攫取我国旅顺大连,伙同其他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今天,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继承老沙皇的衣钵,侵略中国之心不死,并在全世界疯狂扩张.因此,回顾老沙皇侵占旅大的罪行,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苏修新沙皇侵略的警惕,加强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一争夺水域和出海口,这是沙皇俄国自彼得大帝以来向外扩张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写道:"彼得大帝一上台就破除了斯拉夫族的所有传统.'俄国需要的是水域'——他对坎帖木耳亲王讲的这句辩驳之词被铭刻在他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民族是个重视德育的民族,关于"德"的作用,我们的祖先有着形象而深刻的论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之句。《大学》中曰"德者本也"。《礼记》中有"德者,得也"之说。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有一句名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明朝洪应明编的《菜根谭》中写道:"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许慎撰写的我国第一部大字典《说文解字》中对"德"的解释为"升也"。现代著名德育专家朱晓蔓教授说:"德育并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规范约束,而且是对个体生活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3 3页《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图例四为“国民党侵占的解放区”。在这里用“侵占”一词 ,我以为是不妥当的。什么是“侵占” ?《现代汉语词典》说 :“用侵略手段占有别国的领土。”这里的“侵略”一词 ,又是什么意思呢 ?《现代汉语词典》说 :“指一个国家 (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 )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 ,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所以 ,“侵占”一词是用在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的事情上 ,是指一个国家用武力强占另一个国家的领土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用。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与…  相似文献   

5.
洪合民 《山东教育》2012,(Z5):37-38
文言文教学改革多年来都是课改的难点,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就曾在他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里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依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说"荒凉"是因为在  相似文献   

6.
唐辛子 《留学生》2014,(20):47-47
正日本作家五木宽之在随笔集《日本人的心》一书中,曾这样概括京都:"京都是日本国中的异国,是日本最前卫的都市"日本作家五木宽之在随笔集《日本人的心》一书中,曾这样概括京都:"京都是日本国中的异国,是日本最前卫的都市"。五木宽之在文童中这样解释他如此描绘京都的理由:"为什么说京都很前卫呢?去看看京都的‘祗园祭'就知道了。在众人心目中,‘祇园祭'是  相似文献   

7.
目前史学界认为少年中国学会第四次年会是1924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如李清(?),顾岳中编的《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教育侵略活动资料简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中说:“同年(即1924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在南京开会。”邵鹏文、郝英达著的《中国学生运动简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中说:“1924年7月,  相似文献   

8.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遣屯田主事常骏使赤土,这是中国与南海诸国友好往来的一件大事,事见《隋书炀帝纪》.但赤土究在何处,学者所论存有分歧,有的说赤土在今之马来半岛(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藤田丰八《狼牙修考》),有的说在今之苏门答腊(桑田六郎《赤土考》、宫畸市定《关于狼牙修国和狼牙须国的区别》),也有的说地跨马六甲海峡的两岸(足立喜六《法显传考证》).诸家之说虽异,而以马来半岛说占优势(《辞海》历史地理分册),此说后经陈序经、许钰等补充.陈说:"赤土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9.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我们紧紧围绕这一重大事件,在作文教学中,从读、看(或听)、写、说、做几个方面入手,不仅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读、写、说能力,而目还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使学生德智两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读,就是让学年读有关香港方面的书籍,使学生了解香港历史。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百年前香港被英帝国主义侵占,这是中国人的一个耻辱。但对于这一段历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科书中的多说现象由来已久。所谓多说现象,是指在同一系列的历史教科书中,对同一历史年代、地名、人物和事件,有两个或多个不同说法的现象。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文字互异",我们称之谓"多说现象"。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有正文一说,注释为另一说的。如,正文:整个春秋时期,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历史上叫作"春秋五霸";注释为:"春秋五霸",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又如,正文:相传《道德经》一书,就是老子所著。注释为,《道德经》又名《老子》。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也有人认为《道德经》应该称作《德道经》。在正文中也有二说的。如司马迁的生年,教科书上写道: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公元135年——?年),字子长。还有,初中中国历史课本说,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高中历史课本中则说成是甲午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帝国主义于1914年11月14日正式侵占青岛至1945年投降,一直把青岛当作侵略掠夺中国的桥头堡和转运站,加强对青岛的殖民统治,残酷镇压青岛人民,对青岛人民实施奴化归附教育.青岛的沦陷与灾难,皆源于当时中国的落后.时隔九十五年,仍有日本军国主义幽灵在日本列岛游荡.当前迫切需要将日本当年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不断地揭露和公诸于世,其中包括日本在青岛的侵略罪行,以警醒国人,驳斥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谎言.  相似文献   

12.
庄维民同志在《基督教与十九世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以下简称庄文,载《青岛犬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一文认为,长期以来,中国近代教会、教案史的研究,由于受到“‘帝国主义模式论’(即认为近代只有一个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和民族觉醒的反侵略过程,忽视或否定存在着一个社会现代化的过程)”的影响,“出现偏畸的倾向”,“近  相似文献   

13.
一.感秋之清、静、悲凉 1.时代背景与写作动机的对比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早已侵占了东北,并大举向华北进攻,北平的沦陷危在旦夕。作者在《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潮的巡游中明确地写道:“想在没有被别人侵夺去之前,去瞻仰瞻仰这有名的皇都。”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章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文德”这个范畴的是东汉的王充。他说:“夫人有文质乃成。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夫文德,世服也。空书为文,实行为德,著之于衣为服。故曰: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论衡·书解》)又说;“繁文丽辞,无上书文德之操”。(《论衡·佚文》)王充这里所说的“文”是指文章形式,“德”是指道德内容。道德内容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漫游记》是德富苏峰在继《七十八日游记》后写的第二部中国游记。1918年,德富苏峰的帝国主义思想日趋严重。《中国漫游记》的创作意图便是使日本人更加透彻地了解中国,同时为日本政策制定者对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中国漫游记》中,德富苏峰更加细致、透彻地分析中国政治和各方面的优劣势,并分别给中国和日本提出了一些"建议"。这部游记是德富苏峰中国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已故著名作家赵树理写的《李有才板话》一书中有个人物叫张德贵,很圆滑,总是跟着一个叫恒元的人的指挥棒转,书中写道:张德贵,真好汉,跟着恒元舌头转——恒元说个"长",德贵说"不短";恒元说个"方",德贵说"不圆";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德贵说"砂锅捣不烂"。因为写得形象、有趣,初中生赵志(化名)读着读着笑出声来。笑声惊  相似文献   

17.
《师说》是韩愈的名篇,也是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文中,针对中唐时期社会众人"耻学于师"而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陋习和一旦"从师学道"就会招致世人"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的弊端,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倡导人们要"尊师学道"。何为"道"?文章注解为"儒家之道"。韩愈在《重答张籍书》一文中,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的现代小说《呐喊》与《彷徨》25篇小说中,有四处写到酒店和两处写到茶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一)"酒店"与"茶馆"在鲁迅作品中频繁地出现,不只是起着"道具"作用,而是显示了鲁迅作品的特色。老舍曾说过:"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酒店也应作如是观。我也曾在拙作《论鲁迅小说的乡土色彩》(《鲁迅研究》1985年第11期)说过:"鲁迅往往把绍兴一带的小酒店和茶馆作为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酒店、茶馆是群众闲谈之地,它是社会的一角。它象一面多棱镜折射着社会,因此,  相似文献   

19.
说到学者往往令人有些肃然起敬的意思,事实上学者不仅是学习的人了,而是通过学习已经成为有学问的人了。所以学者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了,《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如《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艺。"《旧五代史.晋书.史匡翰传》:"尤好《春秋左氏传》,每视政之暇,延学者讲说,躬自执卷受业焉。"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长期侵占我国东北的罪恶目的,一开始就把教育作为进行殖民地统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东北全面推行奴化教育.日本帝国主义深知要推行奴化教育,首先要有能供其实施奴化教育的师资,而师范教育正是造就这种"教育人才"之源.因此日本帝国主义把师范教育视为奴化教育的重心和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