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的集邮市场让投资者经历了一个由升温到冷清,扶摇直上又直下的过程,如同坐电梯一般。市场炒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显示出急功近利的赌博心态,令人深思。2001年春节前夕,邮市在2000年新品种《君子兰》小全张和《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纪念邮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2.
尽管有些集邮报刊刊登文章说什么邮市渐入上升通道,但笔者认为我国邮市正在经历着由炒作新邮到正常的集邮收藏市场的转折期。眼下,一部分人怀念上世纪80-90年代炒作发财的日子,还在做着集邮发财的梦;还有一部分聪明人早已改变了经营模式,以函购为主,在为集邮者服务中赚取微利。下面笔者与各位关心邮市的读者一起对目前邮市作一个粗略地回眸。请各位分析一下,现在的邮市是不是到了转折的关头。  相似文献   

3.
黎子 《中国集邮》2001,20(10):28-28
自从邮票市场炒风盛行以来,人们对邮市炒作的态度一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和看法。以期与广大邮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邮市与西方发达国家邮市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国家的邮市是集邮者互通有元,拾遣补缺的乐园,在那里以收藏为主,炒新邮的空间很小。但是,在我国,所谓邮市主要是一帮邮商炒作新邮的地方,这种市场一直靠炒新邮活着。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结合新邮预订,有不少邮报邮刊发表文章,就政策托市展开讨论,有不少邮人认为,邮市振兴在于政策利好。然而,回顾一下近年来邮市的走向,可以清晰地看出行情的下降趋势,也可见各项政策出台均未能彻底扭转邮市趋弱的格局。是什么原因使得政策托市收效甚微呢。众所周知,当今邮市在某些运行方式上很有些像股市,因此有人称邮市为“第二股市”或“小股市”。因此,一些精明的、具有经济头脑的人,便将股市的炒作的方式移植到邮市中来,采取低吸-打压-抬高-出货的方法,在炒作中赚取高额利润。而一些反映灵敏的跟风者见利而趋,追涨杀跌。更有一些较  相似文献   

6.
2001年3月下旬邮市出现的“井喷式”反弹行情,仅持续至2001年5月初就宣告结束,紧接着各种邮品价格不断出现下跌,市场人气受到重创,成交量极度萎缩,邮市又明显呈弱市状态。在如此低迷的市场里,邮市散户投资者要想参与邮市的炒作并获取一定收益,不仅是对投资者信心的严峻  相似文献   

7.
“这些天你怎么不去邮市啦?”“没啥去头,离解套还远着呢!”这是一位钟情于邮市炒作的散户投资者对我说的话。邮市自2001年4月底“井喷”反弹行情结束后一路下跌以来,许多入市的邮市散户投资者都深陷其中,连一些资深的邮商大户也在劫难逃。套牢了,怎么办?邮市投资者在如何对待邮票套牢面前,却大有研究。  相似文献   

8.
邮市见闻(53)     
国家邮政局于8月14日宣布增发3000万枚《抗洪赈灾》附捐邮票,消息既出,立即有人“响应”,准备大干一番,酝酿“炒作”的气氛弥漫于邮市。笔者忆及1991  相似文献   

9.
邮市见闻(56)     
《玫瑰》多连张半成品终于受到管理层的重点关注,11月17日国家邮政局在全国邮资票品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提前销售、低于面值销售和《玫瑰》半成品流入邮市等“违规”行为宣战,并将《玫瑰》有关省区市邮政企业的5名主要责任人撤职,再次重申了邮资票品销售的有关规定。对此举措广大集邮者和邮商普遍欢迎。许多人认为目前的邮市低迷不仅有前期炒作“过火”的影响,也有邮政内部少数负责人借权牟利的作用,此次管理层清理门户和重拳出击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蓝洛葳 《集邮博览》2009,(11):76-76
说到金属"邮票",集邮者往往会想到《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黄河壶口瀑布》三枚金箔小型张,它们的边纸上都采用压凸工艺印制了22K金箔,由于它们既是邮资凭证,又能收藏投资,所以曾是邮市关注的热门品种。仿制邮品充斥市场或许是受到了金箔邮票的启发,近期在邮市上也出现了一些由礼品公司推出的金属"邮票"纪念册,还在媒体上大  相似文献   

11.
全国邮市联谊会第七届年会11月6日在杭州召开,百大集团杭州收藏品市场承办了本届年会并担任会议主席。全国11个直辖市和省会市的13个邮币卡(收藏品)市场的负责人以及《集邮博览》《集邮》《集邮报》《上海集邮》《新民晚报》《上海晨报》等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的议题是“邮政和邮市”,与会者畅所欲言,对邮市的现状、定位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多有精辟见解,征得会议同意,本刊摘要刊载研讨会论文和部分发言,供读者参考。 刘华(百大集团杭州收藏品市场总经理) 大家考察了杭州收藏品市场,我们市场的硬件不足,但象今天这样500个摊位,人满为患的场面每个星期都可以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邮市骨干,进一步激活邮市,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联合北京市证券公司每月举办一次股市邮市研讨会。笔者作为《集邮博览》市场版编辑应邀参加了最近的一次研讨会。研讨会由马甸邮市负责宣传工作的杨曦主持。与会人员包括北京证券北三环东路营业部工作人员、邮商与部分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今秋邮市将会出现第二波行情。  相似文献   

13.
邮市见闻81     
正当邮人对邮市不抱过大希望之时,近期邮品的反弹行情不期而至。以去年四季度发行的缩量邮票和《君子兰》小全张为先锋,在1月初开始,悄然引领部分未被炒作过的新邮,走出了温和的攀升行情。《君子兰》小全张升幅最大,由9.5  相似文献   

14.
我的朋友高明是某高校的一位哲学老师,还是一个有着十多年邮龄的集邮爱好者,他不仅哲学课讲得好,而且投资邮市也很成功。2001年1月,在邮市十分低迷时进入市场炒作邮币卡的高明,不但没有被套牢,而且还奇迹般地使自己的资金涨了10倍多。  相似文献   

15.
自今年年初到3月中旬,笔者曾三次造访北京西站文化市场。第一次是为了给朋友选购一些去年的邮票年册;第二次是2月16日应《集邮》杂志之邀,前往文化市场参加一次“集邮沙龙”活动;第三次是2月下旬,北京邮市又演“三国演义”,笔者实地观察了一下邮市现状。从西站北广场国旗旗杆东西两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集邮》2001,(8):6-6
6月上旬邮市强劲反弹,6月下旬略有回调。7月初,十多种热门品种的价格在平台整理。6月25日和7月1日发行的两款新邮:《端午节》和《建党》小版张市场表现尚可:就邮品的行情而言还算坚挺,但成交不畅。与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由于抓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纪念建党80周年的邮品,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业务繁忙,收入颇丰。总之,许多邮人对今年邮市抱有期望,特别是对北京申办奥运期望最大,他们希望北京申奥成功后邮市能够红火,下半年邮市究竟怎么样,本期《集邮茶座》(7月5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宝木 《中国集邮》2000,(11):18-19
经过40个月的下滑调整,邮市由1997年4月的高峰跌至2000年7月的冰点。漫长的调整之路,使许多邮人失去了集邮的信心,投资者更是远离市场,人们对邮市能否再度重振雄风已持越来越多的怀疑态度,悲观论者更是认为邮市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但是绝望中蕴生机的投资准则,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就在绝大多数人认为今年邮市没戏的时刻,邮市又表现出令人惊愕的走势。2000年8月,随着《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的高开高走,市场人士突然发现市场的潜力是多么巨大,  相似文献   

18.
宝木 《中国集邮》2001,(2):36-38
邮市,已成为集邮者和投资者经常光顾的场所,并在集邮界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广义上的中国邮市在20世纪初叶已出现,但那个时候的邮市根本不可能与目前的邮市(本文专指二级市场,下同)相提并论。在中国,真正的邮市出现并形成规模是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集藏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丁以交换为主的集邮市场,尽管在1988年之前,这种市场未获得官方的认同,但1985年邮市的繁荣却使中国邮市由非法向合法转变提供了可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市场永远正确”这是西方经济学界的一句名言,笔者在邮市里偶尔也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最近几年在集邮者与邮商中,对邮市的报怨超过了对邮市的认同。有人说.邮市连续7年低迷,连一些优秀的老纪  相似文献   

20.
齐敬岩 《中国集邮》2001,(11):32-33
说起今年的邮票和型张,被邮商和邮人重彩包装,着墨最多的要数2001—7《聊斋志异》小型张及邮票。从年初公布邮票图稿,就在邮市引起不小的波澜,受到邮人的期盼和追捧。面值8元的《聊斋志异》小型张,期货价格由12元、18元,一路冲高到24元。等到4月21日正式发行,果然不负众望,一路以每枚45元高开,随后借助市场人气,领涨到每枚52元,形成了复苏邮市中一道不可多得的景观,让人感觉到好像新一轮邮市热已经来临。随着人们预期的“红五月”邮市行情没有出现,邮市一路向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