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眼光审视学校德育工作,强调要坚持“德育首位”,做到“四个统一”,解决好“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德育的地位、目标、任务、内容等方面创建了系统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这些论述对深入开展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是德育首要地位的意义所在。德育面临文化多元化、市场经济、信息网络化的挑战。高校思想道德建设要做到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就《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编)》中关于科教兴国战略部分的论述作了全面阐述,并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系列讲座”中有两组发人深省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社会活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 ,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传承文化和传授知识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继承和延续前人的经验与知识 ,它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 :教 ,“上所施下所效也”。[1] 这种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传统在我国可谓影响深远 ,根深蒂固 ,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竞争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江泽民针对传统教育在体现创新性方面的不足和存在的弊端 ,同时根据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出现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  相似文献   

6.
刘时方 《江苏高教》2001,2(2):13-16
在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论述中,教育与社会实吓相结合是他的一贯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新发展,不仅对于高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是关系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全面梳理江泽民同志有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论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在这些论述中所包含的主要思想、理论内容及其对高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敏锐准确地把握我国国情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和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对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工作手段和外部环境等问题都作了重要论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作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贡献.这些重要论述,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定的教育要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培养出符合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来为它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键是人才。”[1] “培养同时代潮流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大批人才 ,不断开拓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2 ]1 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是…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从高校德育地位、德育内容、德育路径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高校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体现,并就其对推进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都重视德育工作。江泽民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一直关注和重视德育工作 ,他在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十几年实践中 ,通过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工作的实践经验 ,建构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德育思想。一、“治国方略”的德育地位江泽民是立足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关头,站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制高点上,结合中国社会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高度来阐发德育问题的。新世纪之初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阐述了在治理国…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体现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学校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文化自信培育至关重要。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下,少数大学生出现文化迷失的问题,无论是对个人或是国家发展,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学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难度加大,面临诸多困境。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境融情"强化教学实效性的探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明情析理"突出情理互释的辩证思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情境教学的必要性所在.情境教学旨在设境融情、明情析理,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在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过程中升华大学生爱党、爱国的上进品质与情操.  相似文献   

14.
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主体问性转向的融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方式选择等问题。在明确在主体间性转向维度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教师问、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三个环节;践行学生主体、互动教学、共同发展等理念;通过采用课堂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此,我们必须明确课程目标,加强学科建设,创新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其有效性提升的基础在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认同旨在首先使主客体在思想认识上趋近或一致,客体方能主动信服主体的主张并且内化课程所宣扬的思想理论.因此,以认同为视野,可以更好地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特点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以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现双向融合,需要二类课程的互相渗透,互为表里。二者渗透的具体模式可以设置为“1+N模式”,即一个思政教师和若干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教师进行协同。这种模式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效率较高,最易接受。在推进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从顶层设计、实施教师教授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提供考核促进三个方面进行着力。  相似文献   

19.
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片面理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意蕴缺失的主要原因,而这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其结果的弱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眼于人文关怀,立足于人文引导,致力于人文提升,努力在教育理念、教育环境与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寻求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新的环境下,其思想活动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以及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