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对中国明清时期苏州桃花坞未版年画和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各自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桃花坞年画影响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的过程,比较了中国桃花坞木刻年画与日本浮世绘的差别点。该文又提出了中国的桃花坞年画对日本浮世绘起到了促进发展作用,说明了中国明清时期桃花坞的年画和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各有特色又互有渊源,对西方后印象画派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管驿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1):33-35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一部已书写了六百多年的手工艺术宝典,而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人文、习俗风尚、审美取向、工艺技法等客观因素,以及艺人的思想个性、艺术素养、文化品位、个人风格等主观因素,都深深影响着苏州年画的制作,从而形成了桃花坞木版年画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3.
在清代江苏地区,扬州是继南京(金陵)和苏州后又一个具有特色的雕版艺术中心和木刻年画产地,扬州的木刻年画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及审美情趣,在中国木刻年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4)
桃花坞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刻年画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是我国最重要的年画集中产地。而在清代中期桃花坞年画达到了鼎盛时期,秀美典雅的女性人物是桃花坞年画的重要主题,因此桃花坞年画中的女性形象对研究古代女性形象变化和民间绘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高福民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28-32
蕴涵着丰富的吴地民俗文化内涵,并已成为历史的记录和城市文化元素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在六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经形成期、兴盛期、衰颓期和新年画期的发展变迁,如今已是艺术百花园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在大力弘扬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时代和"文化苏州"的新起点上,进一步加强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承工作,以使"一坞桃花"更加争奇斗艳、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7.
产于湖南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的滩头木版年画,在中华大文化和湖湘民俗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在30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小品年画、农村年画、阳刚年画等特质。 相似文献
8.
曾经经历过辉煌的木刻年画如今的境况却是逐渐衰落.本文以木刻年画为例.说明了民间美术衰落的必然性,并指出,民间美术与工业文明相结合.可使人类文化更加健全、完美. 相似文献
9.
陕北民歌是一部陕北人的苦难史,也是一部陕北人的爱情史,更是一部反映陕北人生活的民俗文化史.可以说陕北民歌与陕北民俗是在一块土地上长成的两棵姊妹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映衬,相互彰显,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连启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14-122
中国传统年画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原始宗教祭祀,是绘画中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我们先民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对自然的认识与心灵幻想相结合的产物。戏曲、年画共同孕育于高度发展的汉唐化之中,形成于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里,最终,在明清,由于它们相互影响、不断对话,共同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1.
龙梦晴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11(6):79-81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俗、文化与教育3个不同层面社会概念的有机融合。它们相互区分而又在一定范围内环环相扣。民俗文化教育的发展依托于学校教育,同时又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容,提升了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文化价值,对民族文明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的价值贡献和重要意义。推动民俗文化教育的发展并非易事,这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置相关课程、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综合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言岚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114-115
《聊斋志异》是民俗文化的大观园,该书中反映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关于鬼的民俗以及民间道德。透过民俗的面纱,我们可以看到蒲松龄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及其对社会现实、丑恶现象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一种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 ,门神画又是民间木刻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神画形成发展于民间 ,在适合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基础上 ,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营养 ,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是劳动者自由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年画娃娃是我国民俗年画的重要表现题材,也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符号。娃娃年画的盛行处于民众对于种族繁衍的寄托、化生观念的沿用和对于平民生活情趣的需要,大多出现在神佛、吉庆祈福、文学人物与时令节气题材中,表现形式呈现强烈的程式化和装饰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刘岘是新中国第一代木刻艺术家.是鲁迅倡导下的木刻运动的先驱,他一生勤奋创作,直到1990年9月21日溘然长逝。他为我们留下了四千幅左右的木刻作品。在他75年的岁月里能创作出如此多的作品.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勤奋可想而知。翻阅这些美仑美奂的作品.我们不禁疑问,什么给了刘岘孜孜不倦的动力和不倦的创作激情,从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7.
高福民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27
主持人语:《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研究成果,也是文化部资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集成"共22卷,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任主编。从2001年开始,编撰时间共10年,在全 相似文献
18.
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静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83-85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开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在考察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的基础上,采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方学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6):64-67
武夷民俗文化影像展示与研究是以摄影为媒介把武夷民俗事项中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视觉化清晰地呈现,使受众能从中认识武夷文化的历史沿革、人物事件、社会状况、自然景观,触摸到武夷文化的脉搏,进而引发人们对其深层思考。本文从民俗摄影涉及的民俗事项入手,提出用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通过差异性、纪实性、专题性和观念性等表现形式诠释武夷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20.
民俗特色产品相关产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发展民俗产业不仅要关注民俗体验项目的开发,而且要关注民俗特色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促进地区产业全面发展.民俗文化是促进当地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将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民俗特色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能够避免民俗特色产品趋同化,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塑造良好的景区形象,增加民俗特色产品的附加值.当前,民俗特色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存在缺乏内涵、缺乏特色、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将民俗文化提取并应用于民俗特色产品中,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传播和弘扬区域民俗文化的同时,带动地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