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随着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与中世纪相比,这个时期的女性在家庭劳动和雇佣劳动领域的劳作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家庭劳动领域来看,除了操持家务和养育孩子,女性的劳作有时不再囿于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的家庭生产。从雇佣劳动领域来看,很多女性走出家庭从事不同的工作,尽管她们的工作多是女性家庭角色的延伸,但她们的经济活动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传统的性别观念——妇女属于家庭以及妇女缺乏劳动技能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依然限制着妇女在社会劳动领域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2.
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两汉社会.宗法相对衰落,宗族联系较弱、规模小;礼教并未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发展成为严格的社会规范,不少妇女在社会上抛头露面,从事一些并非专属女性的工作.同时汉代统治者为了增加赋税,提倡和鼓励小家庭.因此当时的家庭形式多为核心家庭.在这种以夫妇为主的小家庭中,妇女多方位投入了生产劳动,她们的劳动不仅仅是无偿的家务劳动,而且也同男人一样创造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中产阶级妇女职业状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步入了日新月异的工业化时代,中产阶级妇女的职业状况也伴随着这个特殊的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冲破家庭的牢笼,走上了自己热爱的教师、护士、专职作家、医生、科学家、打字员、接线员等工作岗位。英国中产阶级妇女从事社会职业的这种状况是工业革命、教育改革、女权运动形势使然。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性别角色的区分下,礼制对妇女有着相应的约束。男女有别的社会意识将她们束缚在家庭之内,虽然,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会活动,但是男女地位不协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有关妇女家庭地位的评述,多从女子的家庭经济地位切入,没有深入到她们本身所受礼法观念的束缚和对其一生的影响,因此,从礼法角度进一步探讨她们的家庭地位,就具有一定补缺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老龄化、性别和养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老龄化过程已经呈现出了性别特征,如老年性比例失调以及老年高龄妇女和农村妇女生活艰难.在晚年生活中,老年妇女既是家庭经济和情感生活的被照顾者,同时也是其支持者,她们在生命周期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深深地影响到她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和身份认同.当计划经济的低水平的养老政策消失时,家庭成为重要的养老单位,而多元的养老政策背后是妇女被掩盖的劳动.只有建立起以社会责任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才能使妇女的照顾劳动得到承认,并理顺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以及代际间的公正关系.  相似文献   

6.
童工问题的解决需要作为社会防卫最后一道屏障的刑法,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正是刑事立法在这一问题上的反映。然而,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的实然与应然的差距使得其不足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为此,从应然的视角,犯罪对象应扩大至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将雇用未成年人从事非法劳动犯罪化。同时,将雇用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劳动以强迫职工劳动罪论。  相似文献   

7.
自从女性走出了家庭,中国妇女就在政治、经济、社会舞台上扮演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在几辈妇女前赴后继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妇女创造了无比的辉煌。中国妇女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她们的努力、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回想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哪一种成功没有妇女的直接参与?在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中,在烈日炎炎的田野,在碧波浩渺的长空,在扣人心弦的运动场,在神秘尖端的实验室,无处没有她们的身影。中国妇女已经向所有领域(包括那些长期为男人独有的领域)进军,她们在所有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中国妇女不仅与其它国家的妇女相比表现…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8日,是世界劳动妇女的第97个盛大节日。追溯近百年来的历史,各国劳动妇女为了维护她们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广大妇女在党的关怀和教育下,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广大妇女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9.
32.穷夫妻吵架一脚踢出新纺车智瓦特发愤廿年造成蒸汽机——引起世界工业革命的两项大发明瓦特原以为他的革新方案很快就能实现的,就去向一个叫罗巴克的工厂主借债,两人签定合同,如果新机器试验成功,工厂主将要分享三分之二的利润作为偿还。现在瓦特这样一直拖下去毫无进展,罗巴克宣布再不对他资助,这样瓦特反倒负债如山。他骑虎难下,心烦意乱,不知该怎样收拾这个局面。一天他又趴到汽缸前观察漏气的原因,不小心一股热气冲出,他急  相似文献   

10.
法老埃及时代的普通妇女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她们具有经济上的自主权,成为家庭内的女主人,可以与男性一样参与社会生活、生产与宗教等领域。但是,法老埃及时代的普通妇女很少涉及政治领域,她们基本上不从事各级大大小小的官职,各种官职基本上由男性垄断把持,这一点与各古代文明国家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工业化的影响下,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嬗变。工业化的初期,初掌政权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法律上强化了男子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妇女则完全被囿于家庭之中,在“家庭天使”的光环下,资产阶级妇女成为丈夫的附属物,既无政治权利,也无经济地位。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妇女的女权意识觉醒,19世纪后半期她们开始了争取自身解放的努力。但是由于法国的文化传统,直到一战前她们所取得的权利仍然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2.
妇女的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 解放前,康区藏族妇女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礼教的束缚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的禁锢,使得康区藏族妇女主要从事家庭以内的事务,她们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较为低下的位置。解放后,随着我国各类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广大康区藏族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在各行各业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使得她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常常自我标榜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宪法中所规定的权利。其实并非如此。从美国的殖民地时期开始,男子就占据着社会和家庭的主导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看成是身强力壮、主宰诸事、瞻养妻小的一家之主;涉及社会,又能从经济改革、技术革新、交通发展、人口流动等方面享受到女子所享受不到的优待。相反,女子则被看成是柔弱无能的依附者。她们所能从事的似乎只是看小孩、管家务、纺织裁缝等工作。而且妇女的“深居简出”也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准则。即使他们走出家门,也只能做一个护士、助产士、小学教员、店员等。她们中很少在社会上取得显赫的地位。妇女如欲从事一个名符其实的职业,就必须同当个精  相似文献   

14.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革命老区的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农业劳动及支前活动;建国后,在妇女解放政策的号召下,她们积极参与爱国增产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及人民公社集体劳动,在新中国建设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沂蒙革命老区妇女在参与农业劳动的同时,兼具家庭及社会双重角色,既要完成社会劳动任务,又要担负繁重的家务及生育任务。可见,妇女解放在把妇女推向社会的同时却制造并维持了社会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红色娘子军     
1931年3月26日,琼崖特委在海南组建了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第一支妇女武装——女子军特务连.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誉的红色娘子军.在万恶的旧社会,由于生活所逼,琼崖不少人抛妻弃儿,漂流南洋谋生.琼崖许多妇女除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束缚外,还受尽家庭的虐待和丈夫遗弃的精神折磨,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成为"家庭的奴隶".因而她们具有坚强的反抗精神和刻苦耐劳的性格.这种反抗精神就象一座蕴藏的火山,一经爆发,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早在1926年上半年,琼崖就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大部分县也成立了妇女协会.在琼崖妇女解放协会的领导下,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她们在"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和"不准虐待妇女"的口号下,勇敢地向"四权"挑战.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在内战后开始的是一种自由下的奴役生活.在职业方面,她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从事家庭服务工作,低等而且低薪;在社会地位上,她们受到性别和种族的双重歧视.随着20世纪初黑人社区的完善、职业结构的变化和黑人的自我觉醒,南方黑人妇女联合起来,为争取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平等而斗争.  相似文献   

17.
英国工厂法保护女工是多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阶级层面看有以下三点:第一,成年男工支持工厂法保护女工;第二,工厂主之间、工厂主与农场主之间的竞争在保护女工中的作用;第三,女工的斗争在工厂法保护自身中的作用。除女工自身外,其他两者支持工厂法保护女工,其主要目的要么是把她们当作为本阶级或阶层谋取利益的工具,要么是把更多的社会责任强加给她们。但是,工厂法对女工的保护客观上还是极大地促进了妇女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妇女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工商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世纪西欧城市妇女通过对各行各业的参与 ,无论在家庭作坊还是行会中 ,都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中世纪西欧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妇女的劳动与贡献。但一些行会把妇女排斥于专业工匠之外 ,制定了限制妇女的行规 ,使得妇女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工商业中所起的作用与她们应得的地位相悖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女性都是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主要角色,占主导地位,回族妇女亦是如此。但传统社会中回族女性受到封建纲常和礼教对她们的行为约束和限定,框定了她们卑贱的地位,使女性从未离开各种劳动,但地位却边缘化,一直以"弱势群体"的面貌出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渐改变着回族妇女的旧轨迹,家庭角色开始转变,社会地位得到改观,社会保障也赋予属于她们的权利,增强了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回族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多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女性都是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主要角色,占主导地位,回族妇女亦是如此。但传统社会中回族女性受到封建纲常和礼教对她们的行为约束和限定,框定了她们卑贱的地位,使女性从未离开各种劳动,但地位却边缘化,一直以"弱势群体"的面貌出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渐改变着回族妇女的旧轨迹,家庭角色开始转变,社会地位得到改观,社会保障也赋予属于她们的权利,增强了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回族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多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