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与结构     
60年代初期有论者指现,散文忌散,又有论者指出,散文贵散,要“形散神不散”,其实,散文之散,与骈文相对,而与作品结构之散无关,西方之prose和essay二词,通常译为散文,随笔等,这种文体与诗歌,小说相比,确实较为自由灵活,甚至容许“松散”,五四以来,不少人认为散文可以写得随便些,此说可能受到西方散文文体论的影响,然而,文学为艺术,文学作品重结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国行秦至今的散文,其佳者莫不结构完善,前呼后应.“形散神不散”说至今仍然误导人。希望在辨释散文之本义与结构之重要后,“形散神不散”的误说,从此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2.
邓佑初 《湖南教育》2003,(18):34-34
中国现代文坛巨匠鲁迅说过:“散文这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这句话,确实精审深刻,切中肯綮。他的话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不要给散文定形,不要把散文写得太拘谨;其二,在高度的自由灵活中,即使有些散放,有些不够“严密”和“完整”,也无关紧要。这两层意思中,以第一层意思为重,它点明的就是散文的“不定形”之美。  相似文献   

3.
散文,顾名思义,以散为特色。 散文的散,宛如天马行空,驰骋纵横,奔腾自如,妙在又不脱韁,放而能收。以散为能事,以凝炼为归宿。贵散、似散、非散,形散神聚。象仪态万千的秋  相似文献   

4.
作为骈文理论的集大成者,孙德谦全面继承了有清一代“骈散合一”的思想,但侧重于“骈散兼行”,即骈句与散句并用.在孙德谦看来,“骈散兼行”能使骈文具有舒缓的气韵,而这种舒缓之气正是骈文区别于散文的本质特征.孙德谦“骈散合一”思想既能融合骈句、散句各自的优势,又保持了骈文、散文各自的特色,解决了以往“骈散合一”论者既要骈句、散句合域,又要骈文、散文分疆的矛盾,这是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的高考作文中,采用散文文体的高达20%。如何写好散文呢?通常我们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是就散  相似文献   

6.
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散文,从表达方式上看,或叙事写人为主以托物寄意,或抒发激情为主以寄情言志,或议论为主以明辨事理,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或者叫做“形散神聚”、“形散神联”。“形”是散文的外部表象特征,“神”是散文的内在主旨灵魂,“形散神不散”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在散文教  相似文献   

7.
“孰与”和“孰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两个语言单位,其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但它们到底是什么词,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一、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三个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吾孰与徐公美?③吾与徐公孰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古代散文选》注解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谁美?孰、谁。这样的意思文言里可以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相似文献   

8.
“形散神不散”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散文的本质特征,“形散神不散”论风行了数十年.随着当代散文的复苏和兴盛.这一论断已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和当代人新的审美要求,新的“形散神不散”论认为.散文的“散”是指散文在取材、手法、结构、语言方面的潇洒随意、纵笔自如,“不散”是指散文表现出的真情、真境、真知.  相似文献   

9.
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是散文教学的牛鼻子。抓住“三美”进行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力。那么,如何进行“三美”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从线索入手,学习散文的结构美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它题材广泛:宇宙之大,昆虫之微,无所不谈。它写作自由:样式,语言,全无定格。从内容上看,散文又是聚焦的。无论怎样散的材料都被集中在一个焦点上,那就是表达作者情感的主题———即散文的“神”。例如《我儿子一家》,材料散得不得了,二千多字的文章,零零杂杂写了十多个人物,十七八件…  相似文献   

10.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篇有名的散文。它以骈散相间、节奏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浩浩汤汤”的雄伟气势和“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又以真挚的情感抒写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多年来,这篇散文一直被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堪称初中文言文中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11.
既然是“断想”,就不求完整、系统.散文尚“散”,以“散”话散(文),算是效频之作罢.散与不散人们说起散文的基本特征,都说“形散而神不散”.我以为还是“散而不散”的提法好.因为在构成散文的各种因素中,除了主题,其它因素都是“又散又不散”的;“不散”的,不止是“神”.神,专指主题,这大概没有异议.任何一篇文章,包括散文作品在内,主题只许有一个,古人说,“意,犹帅也”,如同一支军队,千兵万卒,统帅或指挥中心只许多一个,不然,“令出多头”,是不能打胜仗的.所以,各种文体的立意,都要强调集中,  相似文献   

12.
问: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梅雨潭》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但是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像是杨花了。”“杨花”是指的什么花呢?同教材的几位老师都说不清楚。我们先是看“教参”,“教参”上没有说。又查《现代汉语词典》和新  相似文献   

13.
“诗贵含蓄”,乃作诗的常识。的确,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诗才是好诗。古人论诗之含蓄甚多。叶燮曾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袁枚则认为“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因此,诗歌创作“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严羽《沧浪诗话》)诗何以语忌直,《诗说杂记》说:“语何以忌直,缘诗主文谲谏,寓意微小,所称甚少,所指极大。”诗歌是一种精炼的艺术,它以极少的文字,反映极多的生活内容,这就要求诗歌要含蓄蕴藉,直露则意浅,意浅则失去了诗歌的韵味。  相似文献   

14.
清人但明伦在《但评(聊斋志异)》中说:“文忌直,转则健:文忌庸,转则新;文忌平,转则峭;文忌窘,转则宽;文忌散,转则紧:文忌浅,转则深;文忌涩,转则畅;文忌闷,转则醒。”“转”的方法很多,聪明的作者总是不断地转换视点,寻求折挠,巧取角度,以创最佳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散文”,在“文学”这一概念没有明确,即文学与非文学没有划清界限的时候,它自古与骈文、韵文相对,是就文章的媒介——语言而对篇章的划分。与骈文相对的“散文”,是指凡不用对偶句写成的散行文字,如唐以来的古文。与韵文相对的“散  相似文献   

16.
数学家说:“两点之间最短的是距离。” 哲学家则说:“两点之间最短的是梦想。” 二者之间虽然在句尾的结论上仅仅只有两字之差,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前者属于现实,而后者则属于浪漫。从客观上来讲,二者似乎是界限十分明确的,其实不一定如此。比如散文诗,便是散文与诗歌联姻的产物,从过去的文学角度上看,散文便是散文,诗便是诗,二者界限分明。散文是散行的文体,它不受韵律的约束。虽然不能说散文完全没有节奏,但它的节奏是不规则的、偶然的。它的行文也没有一定的格式。而诗歌在这方面恰同它是相反的,既讲究韵  相似文献   

17.
近墨者黑”中的“墨”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显而易见,都是指不好的环境。同是处在不良环境,同是“近墨者,”同是“陷入淤泥”之人,而爬出来后又怎么样呢?有的人意志坚强,出淤泥而不染,善始善终;而有的人意志薄弱,被“墨”或“淤泥”浸蚀得面目全非。“近墨者黑”与“出淤泥而不染”好象是同一种花结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果,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说它“统一”是指“出身”相同;说它“对  相似文献   

18.
清人但明伦在《但评<聊斋志异>》中说:“文忌直,转则健;文忌庸,转则新;文忌平,转则峭;文忌窘,转则宽;文忌散,转则紧;文忌浅,转则深;文忌涩,转则畅;文忌闷,转则醒。”  相似文献   

19.
散文文体的美学特征—“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的“散”,表面地看,似只是不讲究骈偶、音韵和对仗工整,完全是语言上的事。深入一点说,散文的“散”其实是一种精神。散文的“散”,杂文的“杂”,漫画的“漫”,是几个有意思的字,我以为它们都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自由”。这里的自由,系相对于束缚、格式和雅正的趣味规范而言,即表达的自由,或表现的自由。简单说来,就是身之所遭,心之所感,意气所到,无话不说;说时在乎心声,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中有三个“四”,一个“四”是“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一个“四”是父亲在送别儿子过程中说了四句话;还有一个“四”是作者流了四次泪。下面就这三个“四”试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