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是思想品德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保障。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在讲台上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传统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与新课改的要求,亟须改进。新课改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从教学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互助互学已经成为现在教育观念的主形式,初中思想品德课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教师应以合作伙伴的关系出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授课过程应该是以师生交流合作、平等对话、共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成为合作伙伴是师资培训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二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在借鉴国外师资培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成为合作伙伴的有效模式即课题带动校本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积极构建理想的伙伴合作关系,已成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变革的重要举措。合作是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共同担负教师教育责任的基础。但合作关系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合作还处于形成阶段,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探索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合作伙伴: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一种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因为双方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深远影响而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认为应该尝试构建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之所以可能,在于制度安排使然,共有合作基石,科研工作需要,符合现实伦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途径为:重构有关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形象的知识谱系;选择适切的合作伙伴;形成合作的基点、共同愿景与约束机制;共享、参与和决策;交流、谅解与尊重;专业和价值的结伴成长.  相似文献   

5.
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基于伙伴的教师教育强调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改进。合作伙伴涉及到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人员之间的合作,基本模式有PDS模式、咨询合作模式、结对合作模式和团队合作模式。影响合作伙伴效果的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组织因素、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协作因素、制度因素等。基于合作伙伴的教师教育改革致力于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大学合作伙伴关系很复杂,但也不是杂乱无章的,是各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叉和并列相互作用的交织。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了解我们如何处理这种合作关系势在必行。本文以一个中小学——大学合作项目的反思性叙述为基础,整合分析了参与者的各种思想:对合作伙伴关系的理解、参与、对新入职教师的支持和影响等。结果说明,师范学院与中小学密切合作能够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职业,并能支持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下,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基于伙伴的教师教育强调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改进;基本模式有PDS模式、咨询合作模式、结对合作模式和团队合作模式.影响合作伙伴效果的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组织因素、心理因素、情境因素、协作因素、制度因素等.基于合作伙伴的教师教育改革致力于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际合作伙伴关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与合作是学校发展的两类基本运行机制,但当前学校之间的过度、无序竞争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和效率。重视学校合作的价值,构建基于合作的校际伙伴关系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小学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建立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首先应该共享平等自愿、求同存异、精诚合作、利益共享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机制以及对伙伴关系的共同治理和问责制度,实现所有合作伙伴的价值和利益。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是中小学开展校际合作的两类基本动力,根据这两类基本动力的强弱程度,结合合作双方存在的需求差异,可以为中小学建立和发展校际合作伙伴关系设计不同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教育园区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合作与竞争的参与者通过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目标主要与以下要素密切相关:创新贡献度、关系亲密度与创新愿景等。根据协同创新参与者之间不同的合作竞争关系,多元竞合模式主要分为合作模式、竞争模式与交叉模式等。高职教育园区应在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继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0.
U———S合作伙伴关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源,是大学和中小学双方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展现自身社会功能的重要方式。这种合作改变了大学和中小学的存在状态。大学在U———S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职能。为此,大学要主动转换角色,介入到中小学的改革与发展中,以研究者姿态帮助中小学解决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面向基础教育主动调整自身的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通过项目合作,整合大学和中小学的力量,实现两者间的合作,生成新型的教师知识,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互动性重要他人、适度的情感维系、可预期的效果是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成功的重要经验。合作目标功利化、合作内容残缺化、合作形式单一化、合作主体被动化是困扰合作进行的主要问题。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方面的差异,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物质支撑的缺失是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合作双方应该提升文化自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为主体的合作组织,并通过多方筹措经费,破解合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质量提升与教育功能发挥的要求,推动着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机制的建构。在教育实践中,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机制的构建面临着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渠道狭窄以及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立足于现实,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应该着眼于政府推进、项目联动与自发合作相结合的路径选择,同时在合作过程中,要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建立监督评价机制,以保障合作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以全国性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教育实习、教育培训、建立研究团队和“学习共同体”发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教育实习为纽带,深入教育实践第一线;通过教育培训,统一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意识与思想;建立研究团队,在合作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建立“学习共同体”,巩固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定性。促进学校间的交流、合作及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形式及存在的问题。随后以项目组与云南省寻甸县六哨乡中小学开展7年多的合作研究为个案,阐述了在民族地区农村学校研究性变革实践中逐渐生成的,以项目为载体,以学校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多边、多层次、立体的合作伙伴关系。最后剖析了合作多方在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冲突与理解、合作的实践立场和动态生成、合作过程的开放性和合作结果的"共赢"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需要大学与中小学(U—S)共生性合作。U-S共生性合作是教师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动力机制是共同的合作目标与愿景,共生互依,共同的组织文化。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困境表现在大学与中小学的场域文化冲突,合作的组织管理制度的难以落实或缺失,合作中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大学与中小学不同的内部评价考核制度影响双方合作的积极性,大学教师教育自身存在的缺陷。解决的对策包括促进U-S合作中的文化融合,建立规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大学的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是由大学教育学院与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合作,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是经过重新设计和调整,具有多重功能的合作伙伴关系。其组织特性主要体现了系统化、人性化、组员化三大特性。PDS是大学和中小学获得"双赢"的一种成功的合作形式,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示:师范院校应与中小学合作、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联系起来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必须在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对话"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和终身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是以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前沿的学术研究为主,注重研究性、思想性等。中小学文化主要是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注重实践性和日常性。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合作存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现象,二者在客观上存在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现象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互补互惠的条件。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需构建共同的组织文化、促进制度文化的融合、构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平等的话语权,以实现大学"研究型文化"与中小学"教学型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新课标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文章提出基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构建多元合作备课、多元合作课堂观察与多元合作评课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合作模式及其评价指标,并明确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运行保障策略,即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营造民主的合作环境,坚持教学反思与研究,明确合作的共同愿景以促进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U-S合作)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U-S合作虽然较为普遍与多样,但是只有为数甚少的合作达到了一定深度,尚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共同愿景、加强文化融合、健全运行机制、践行驻校教师模式对有效推进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关系的建立是改进教师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关系建立的条件:重新认识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中小学教师宽泛的普通教育及高质量的专业教育、良好的政策环境;探讨了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关系建立的步骤:确定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依据标准选择场地、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