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道德人格极其修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教师的道德人格具有较高的格位特征,是人格与师格的统一。教师的人格修养应当注重采取“取法乎上”的策略、遵循审美的尺度。  相似文献   

2.
教师劳动美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劳动美浅析●曲铁华张晓静劳动是美的,教师劳动也是美的。美存在于自然、社会、人格和艺术的广泛领域,教师劳动美蕴含着社会美、人格美、科学美和艺术美。本文试图剖析教师在整个教育劳动中所表现的社会美、人格美和艺术美。一教师劳动是如何体现美的呢?这首先得从...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 ,教师的劳动产品是合格的社会人 ,教师的劳动过程是一个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教师职业的这些特殊性 ,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正是真正认识师德修养之重要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韦世滚 《物理教师》2005,26(6):4-5,31
1物理教师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性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并能履行社会职责的过程称为个体社会化.其过程有儿童社会化、青年社会化、成人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等四种类型[1].从这种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人格是指体现一定文化精神的个体品格,尤指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体现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综合品格。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其人生境界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育应把塑造理想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作为根本的培养目标,要发掘经典文本的文化蕴涵并拓展文化领域以促进文化人格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人格是指教师作为教育职业活动的主体,在职业劳动中所必须具备的稳固的职业品质特征及其行为倾向的总和。教师以个体的人出现时,具备各自的人格特征,当他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独特社会职能时,其人格就与整个教育过程发生联系,形成教师的人格特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特征往往通过他的教育态度及相应的教育方式反映出来;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态度、人际交往及身心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彼得洛夫在《论人民教师的威信》书中指出:“在教学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  相似文献   

7.
在象征互动论看来,我们可以从自我、人际互动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理解教师情绪劳动与其专业实践之间的关联:首先,将自我视为情绪的栖息之所,把情绪劳动看作教师运用情绪进行的自我表演;其次,在教师的人际互动及其所处的特定情境中寻找影响教师情绪劳动的社会因素;然后,在教师专业的情绪法则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中把握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教师人格的具体内涵,指出其现代价值体现在学生人格发展的向导、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引领社会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其面临的现代迷局是"师道"与"尊严"的尴尬、人格的物化和价值的迷失,提出其现在构造应包含健康人格、智慧人格、审美人格、道德人格、和谐人格五大内容。  相似文献   

9.
人格是一种心理现象 ,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人格是一种具体人格 ,它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为基础 ,为适应社会角色规范的要求 ,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性。如果说人格是做人的根本 ,那么教师人格则是每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它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取向 ,也影响到社会对教师的价值认定。所以 ,在现代教育观念中 ,教师应具备的现代人格特征是 :有理想、有抱负、面向未来 ;博学、笃志、勇创一流 ;自信、求异、立足创新 ;合作、宽容、充满爱心 ;公正、求实、完善…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师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与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关键的推动力量是具有全面素质和高素质的现代人 ,而现代人培养的关键又在于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现代教师。素质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过程中 ,还体现在教师的精神劳动之中 ,归根到底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人格素质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人格通过吸引、感染、示范、引导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对整个教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人格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出进行教师人格建设的迫切性。根据人格内容的特征,应该从教师个体和外部环境两个途径加强教师人格建设。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教育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人格是教师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特质型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人际过程。教师人格除了循着从普通人的视角研究外,还必须从学校、课堂的当下环境——文化中去寻找。我们把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格称之为一般人格,而把具有教育职业特点的人格称之为教育人格。  相似文献   

13.
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塑造现代教师人格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面向21世纪的现代教师人格应具有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和职业性的特征.我国师范院校应根据人格塑造的内外机制,努力促进师范生教师意识的形成、教师人格的塑造、教师专业的强化,以培养出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教师.  相似文献   

14.
教师人格是教师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特质型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人际过程。教师人格除了循着从普通人的视角研究外,还必须从学校、课堂的当下环境——化中去寻找。我们把教师作为普通人的人格称之为一般人格,而把具有教育职业特点的人格称之为教育人格。  相似文献   

15.
王群  王兰 《教书育人》2004,(5):59-61
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异,将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直接影响。一、教师自身人格偏异及不健康教学行为表现1、教师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偏异及其影响教师的思想觉悟体现了他对时代的政治观念,这种政治观念直接反映在他对学生的教育实践中。当今,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在一个新的社会氛围中学习生活的,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学生对思想、对社会、对人生的现代意识自然也随着进化了。这里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即有他们在认识上的肤浅性和片面性。对此,我…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本文从社会转型对教师人格价值观的影响、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价值观的新特征与走向 ,社会转型期教师人格价值构建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新型教师人格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人文精神,是由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的。它体现在个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方面。现代大学生存在着人文知识贫乏,文化底蕴浅薄;人文价值迷失,精神萎靡、颓废,缺乏社会责任感;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人格不健全等现象,为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人格是一个人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基本精神面貌的体现。教师的人格既含有该群体共有的普遍性的特征,又包括每位教师独有的风格和气韵,两者合成了教师鲜明而又丰富的人格魅力。对于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人格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简析人格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综合的角度来使用的概念,它包括个体从内在心理机制到外在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积极能动性的个体主体,与社会互动的完整的“社会性的人”。人格是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但人格不仅仅是个体的。人格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人格物质和模式。教师职业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职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和要求,也是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和精华。所谓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作…  相似文献   

20.
从符号学"身份-自我"理论来看,节目主持人体现出"客体身份"与"主体自我"的主体差问题,此差异不仅可作为主持教学实践统一职业化与个性化等两极特征的理论指导,还体现出节目文本中主持人的六种人格身份。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向学生细致区分各种人格身份,还应指导学生建立起能统摄各种身份的稳定的自我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