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如何完善《医学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美容临床实践的美学技能,掌握人体美学测量技能动手能力,深入教学改革尝试和探索实施,以供同道参考。方法:实践教学中通过采用理论基础实践教学;实践测量操作实施教学:主要人体整体美,头面部的美,颈、躯干与四肢的美等测量分析与评价技能方面实践技能训练;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充分动手设计与精心测量等学习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结果:在《医学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美容临床实践技能的素质,提高了学生对人体美学测量技能的动手能力与掌握运用。结论:《医学美学》实践课程中人体美学测量技能的教学,强化了学生临床人体美学测量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医学美学实践工作的素质,体现了美容临床实践教学中美学技能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敏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152-154
目的:医学美学课程是江西省精品课程,也是美容医学的主干基础学科课程,根据美容医学专业教学与实践的特点和内容,针对医学美学课程的大纲要求,在医学美学实践教学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尝试和深入探索实施,以供同道参考。方法: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进行了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实践教学改革效果等方面的教学实施。结果:总结了在医学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对人体的美学研究、美学维护、美学修复与再塑人的健康之美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教学设计、方法与效果。结论:医学美学教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医学美学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对美容医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和理论支柱性价值,医学美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实践教学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和美育的结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成为教育领域新风尚。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可以丰富体育教育内涵,提升毕业生综合素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美育的融合展现了体育教学美学的身体美、运动美、人文美,在课程设置上,开设隐形课程、科学设置体育美育课程内容、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融入美育因素;在文化氛围上,将体育文化与“美学”相融合、“大思政”与体育文化相融合、人文美与高校体育文化相融合,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的美学转变路径。  相似文献   

4.
旅游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旅游美学教学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阶段旅游美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其教学框架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以期提高旅游美学教学质量,为同类型专业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道家“自然为美”的美学思想,对现代旅游意义重大。文章从“自然”的内涵入手,分析“自然为美”的道家美学思想对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中介三方面的影响,并从旅游产品开发理念、模式等方面探讨其对现代旅游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线性代数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审视线性代数知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心智的启迪、提高数学审美能力和数学素养。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概念、命题、语言符号等都是审美对象;比较和变式是体验数学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识课程“高分子世界美学赏鉴”从“美”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将人文美学融入理科教学,讲述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史,介绍高分子的新研究、新发现;同时,在教学方法和考查方法上也做了创新和改进,将知识点的教、学、考穿插在一起,探索并构建新型自然科学类通识课教与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需要作新的思考和探索。依据美学原则、运用美育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充满美,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美学课程教学摭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高师院校美学课程教学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一处境既受制于美学理论本身的“高深”,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叉受制于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引导不当。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重传统美学资源的开发,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领悟能力,结合艺术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要将美学课程教育与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效结合起来,辅以生活情景中的图景描述和分析,利用课程教学的感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学理论素养和对美的鉴赏力,进而升华学生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0.
段佩利  尹鹏 《大学教育》2023,(6):109-111
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高校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旅游大数据课程为例,重点探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方法,从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思政元素挖掘、教学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阐述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和实践,旨在为旅游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健美操是一项高度开放的运动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更新速度很快,为高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健美操本身具有动作美、形体美、编排美、表现美、活力美和创造美等美学特征,通过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健美操教学方式,提高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打造艺术化教学方法等,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促使学生追求心灵美和动作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线下和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学空间,利于师生双向互动和课堂反馈,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潜力,对推进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改革可以从整合教学资源,打造线上学习平台;创新线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参与度;重视课后教学设计,突出提升实践能力;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重视过程和结果的统一等方面着手。文章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意义,探讨了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不少高校开设了属于文化素质教育范畴的"美学"课程.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包括"美学"课程在内的素质教育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常常出现学分有人要、上课无人听的现象,学生学而无味,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对美学课程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将其教学目标确定为:美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对美及美学的热爱",分层次目标为"感知美、理解美和向往美".并对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精心设计,从而取得良好效果.以下简介我们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借助翻译美学中的审美再现理论审视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以古徽州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介绍的英译文本为例,启发译者应将传统翻译技巧与美学审美相结合,实现英译旅游文本的文化之美、精简之美和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15.
苏飞 《教育教学论坛》2014,(42):140-142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旅游活动的本质就是审美,那么掌握审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培养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成为旅游教育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旅游专业必须重视旅游美学课程的建设,旅游美学课程也应该成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6.
杨静 《华章》2013,(19)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实际需求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是高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基本必修课程之一。本文对《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进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主义美学是杜威一生哲学思想的深化与完善。它超越了传统美学拘泥于纯艺术鉴赏的窠臼而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体验,为诠释其经验课程理论提供了最佳的哲学视角和方法。杜威美学视野下的课程观认为,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着眼于创造美的体验,因为只有充分展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体验才最贴近教育的本质,具有最佳和最充分的效果。杜威美学的价值意蕴不仅可帮助人们超越功利性的课程思维,更为师生共同创造富有生命力的课程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衡量尺度。  相似文献   

18.
高职旅游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旅游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进行系统改革,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课程开放化等一系列旨在提高高职旅游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关学是旅游管理的专业拓展课与人文素质课,在导游课程体系设置中,可将其划归导游素质类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旅游美学存在理论性强、内容枯燥、课堂组织缺乏互动、无法体现导游工作过程的不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CAI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解决,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对旅游美学CAI多媒体课件体现的建构主义教育理念、CAI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旅游美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美本质问题是美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其枯燥、抽象、不易理解,一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中西美学发展史上,对美本质问题的探讨促进了美学学科的发展繁荣;在美学教学中,通过探讨美本质问题有助于大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在当代审美文化深度意义缺失的背景下,探讨美本质问题更是重构隐喻世界的需要,因此在美学教学中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方式学习美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