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 3 0年代 ,陈独秀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代人 ,在学术与思想的关系上 ,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分裂到相对统一的过程。从陈独秀发表的《孔子与中国》一文看 ,其晚年思想发展的大趋势是向“五四”新文化基本理念回归 ,并有所提升与发展变化。他在学术与思想的内在关系上 ,虽不像“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对立、分裂 ,却仍未达到事实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2.
孔子晚年思想的飞跃,对他的哲学思想、科学思想和政治思想,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其思想的飞跃实来自于学《易》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思想体系建立在他对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三种关系的理解之上。“远”作为这三种关系的一种描述方式,在孔子思想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界对《论语》中“远”关注较少,因而以“远”为线索梳理孔子思想不仅饶有趣味而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史记·孔子世家>是正史中有关孔子行状,言论的最早传记.该文探讨的问题主要是孔子诛杀鲁大夫正卯的真实性和孔子与<易经>的关系.在总结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孔子诛杀少正卯为伪说和孔子作<易>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由陈独秀率先创办的《青年杂志》,其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深的启蒙色彩。文章通过对其梳理和观照,更深入而全面地考察陈独秀的启蒙思想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晓娜 《考试周刊》2010,(14):48-49
汉武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灿烂的时期,政权统一,国家富庶,但是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好神仙方术,以严酷的刑罚治国,等等,使得西汉王朝盛极而将衰。司马迁以史学眼光及时关注到这一点,又逢李陵之祸,因而注意到德治和礼治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孔子的学术司马迁是格外关心并潜心研究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司马迁在德治方面对孔予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7.
“命”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统摄人类生活的全部。《论语》中论述了孔子及儒家对个体自然之命的珍惜、对命令及使命的重视、对命运及天命的把握。在对“命”的论述和把握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处理自我关系、群己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方式,而这一过程,也是孔子及儒家走向超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五四”阵营从它扎寨的那一天起就潜存着两种张扬个性观念的歧义,正是“新青年”与导师之间这种对“人”之辅导,培养方向的殊叙,导致了“五四”学生的分化,在英美与欧陆两种以个人为本位的自由主义思想导引下,新青年有了象牙之塔与十字街头的歧路,并在“五四”高潮过后分别走向了赴英美留学和去法俄俭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黄慧文 《文教资料》2009,(13):88-90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本文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和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原则几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弟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因此,以<论语>为依据,从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目的三方面简要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德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文 《文教资料》2008,(11):4-6
文章分析了<论语>体现的孔子思想中生活方式的矛盾、政治思想的矛盾、主体自由性与客观制约性的矛盾、致知方式的矛盾、仁与礼关系的逻辑混乱、礼的仪文与实质的矛盾、仁的高蹈与平易的矛盾、仁的外在表现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新思潮洗礼的林语堂,在新编历史剧《子见南子》和用英文编撰的《孔子的智慧》中,通过对孔子言行及孔子思想的伦理审评,消解了被汉宋儒家神圣化了的孔子形象,让孔子形象向人性化回归,把他还原成具有再接再厉的可贵精神、顺乎人性的道德修养和近乎人情的、集智慧和喜怒哀乐于一身的活生生的“真人”形象。  相似文献   

13.
辛慧 《现代语文》2009,(11):7-8
上博简《孔子诗论》与《韩诗外传》中都有关于情志、性情的论说,本文将《孔子诗论》中有关性情论的部分与《韩诗外传》中对《诗》的讨论加以对照,发现其在学术、思想上有相关之处。二者都将"情"置于重要的位置,抒发诗情、人情,大力宣扬情的合理性,重视情的地位、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建构了以仁为核心、"安人"为奋斗目标,修身为实现途径,义、礼、信、德治、举贤能为内容的孔子国家管理理论体系。在当今高校学生学生事务管理中,积极继承和借鉴孔子管理思想的合理成份,相信一定能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转化为加快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谢雨哲 《考试周刊》2011,(71):38-39
本文通过对孔子《论语》中关于政治的段落进行分析,从中解析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整合出孔子政治思想的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准 《湖南教育》2002,(5):27-27
透过《论语》,我们可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孔子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论语》中有许多章节论述了人格修养和品德的重要性,例如在《学而》中就明确指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强调学习应以忠心与信用为主。怎样进行品德修养呢?他认为要常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就有道而正之”(《学而》),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不要与没有道德的人交往,有错误一定要改,“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同时,他强调加强品德修养要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时刻以一定的规范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7.
旷玉妍 《考试周刊》2011,(73):29-30
《论语》是一本集合了孔子及其门下弟子言行的智慧语录,它所体现的儒家先贤思想流传至今影响后世。其中“仁”的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全过程.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仁”不仅体现了孔子对道德及人文精神的关注.而且展示了孔子仁爱、博大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8.
孔子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君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所言的君子是身份君子和德性君子的统一。在立足君子人格"德位一致"的基础上,在德性视野中,从仁义礼智信"五德"角度,孔子确立了君子人格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诗论》第七简"诚Ⅹ之也"这种句型是典型的判断句。"诚"并非指"真诚"这种品德,而是一表态副词,乃"确实"之意;"之"为指示代词,代指前面讲过的话或情况。此种句型所要强调的是"Ⅹ"字,而非"诚"字。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先秦典籍构建孔子形象的原始文本,《论语》中的孔子亦即"原始孔子",而其他大多数先秦文本所构建的孔子形象均是被改造、重构甚至被颠覆了的。作为哲学论著的《论语》所呈现的孔子形象是作为儒家精神化身和载体的孔子,是为"哲学的孔子";作为史著的《左传》所展现的孔子形象是为"史家的孔子",《左传》所载的孔子言行往往与《论语》可以相互印证。二者不仅在议论的方式上都守儒家"议而不辩"的家法,而且所呈现的孔子形象也高度重合,都是遵守儒家礼义的儒家大德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