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薇 《班主任》2012,(11):14-15
正来到第56号教室的访客都会发现这里的孩子沉静、文明,其原因不是这一教室有多么特别,而是它放走了"害怕"这一因素。雷夫告诉我们,无论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刻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因此,教师应致力于打造"无恐惧教室"。雷夫知道这是件难事,所以他做了下面几件事:首先,驱赶恐惧。生活在第56号教室的孩子们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他们几乎已被社会所摒弃,贫穷、平庸与暴力  相似文献   

2.
孩子撒谎     
林鸰 《福建教育》2010,(6):59-60
儿童撒谎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撒谎,免不了担心:这会不会是孩子学坏的征兆?对于孩子的撒谎行为,大多数的家长会严厉地批评或惩罚。但是,在批评或惩罚之前,家长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撒谎,是真的品质问题还是另有原因?是否知道孩子“撒谎”背后的秘密?采取的批评惩罚措施是让孩子变得更加诚实,还是会迫使孩子撒谎的水平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3.
幸福来敲门 《家长》2011,(Z1):52-54
小亮上小学四年级,非常调皮。小亮的妈妈总是当众指责批评他,说他"脑子笨""无可救药",甚至罚小亮站在墙角,不许他吃晚饭。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打骂只是其中的一种,是惩罚的极端行为。错用、滥用  相似文献   

4.
家长当着外人批评孩子,是最伤孩子自尊、最令孩子反感的批评方式。某些家长视孩子为私有财产,认为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父母的话是圣旨,孩子应当无条件地接受,不允许孩子有丝毫的反抗和不满。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339年,雅典先贤苏格拉底死于民主制,引发了持续至今的诸多争论.应该说,苏格拉底之死是走向激进民主的雅典公民对于自身的极度自信与苏格拉底自负式地对于公民的不信任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既是苏格拉底个人的悲剧,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悲剧.在他死后,城邦走向没落,民主趋于衰落.苏格拉底的死亡让痴迷于政治生活的雅典公民从中吸取了教训,也启迪了后人,代议制与分权制衡、思想自由理念的形成、重视法律,可能就是沉重代价的回馈.  相似文献   

6.
为儿子保密     
孙盛起 《家长》2008,(Z1):20-21
我一向以为,对于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唯有批评和惩罚才能促其纠正,然而,当我发现为孩子保密,给孩子保留一点儿"隐私"和自尊,让孩子自行改正错误竟然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时,那份欣喜和得意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Wang和Yao(2022)的信任建构话语模型,以三个高影响力政务微博话语为语料,探讨政务微博话语中的信任建构。研究发现,政务微博偏向建构双方的认知信任,主要通过强调正面的交际行为凸显政府及其机构的真诚与责任感。情感信任的建构则大多通过调动情绪的交际行为促进交际双方中国传统价值观一致和亲密关系的形成。在语言资源层面,政务微博通过评价资源、言语行为、称呼语、话题标签和感人故事等建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会娜 《河北教育》2004,(12):36-37
翻阅《河北教育》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惩罚的方式》。大概内容是这样:米妮太太在花园里逮住了3个即将行窃的小偷.可他们还只是3个孩子,米妮太太向法官求情:将他们被监禁的惩罚改为为米妮太太劳动半年。从此以后,米妮太太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和他们一起吃饭,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自我评价,培养了他们自尊自信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自己: 我最近发现你有许多缺点,现将一些主要缺点列举于下. 首先,你在处理与父母关系方面有很大的问题.有一天,你在家弄坏了一个花瓶,父母批评了你一顿.第二天,父母弄坏了另一个花瓶,你便当着众多亲人的面狠狠地批评了你父母一顿.当天晚上,你父母打了你一顿,你冲动之下第一次离家出走,共计10小时25分13秒.这件事情暴露了你两个缺点,一是冲动,二是对他人的不宽容.  相似文献   

10.
渴望信任     
不知从何时起,"差生"这个词语几乎与"信任"绝缘了,而"批评""惩罚"却粘上了"差生",挥之不去。更可恨的是,为啥我就偏偏加入了"差生帮"呢?看,这下可惨了,  相似文献   

11.
咬人示爱     
哎哟,宝宝又咬了我一下。最近是怎么了?总喜欢用嘴巴咬人!恨我?爱我?宝宝和妈妈玩耍得正高兴,忽然在妈妈胳膊上咬了一口,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咬得妈妈特别疼。妈妈好纳闷,为什么宝宝会有这样匪夷所思的行为呢?是恨妈妈吗?不像啊。看着宝宝歪着脑袋冲你笑的可爱样,这分明还喜欢妈妈的啊。难道真的是"打是亲骂是爱,爱到深处咬一口"吗?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对待学生犯的“错误”或出现的“过失”,我曾用过多种多样的批评教育方式:严厉警告,让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做事如履薄冰;愤怒呵斥,让学生敢怒不敢言,口服心不服;鄙夷讽刺,让学生无地白容,自尊自信尽失……凡此种种筒单草率、主观臆断的处理方式,常常给学生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让学生金色的少年时代抹上一层凝重的黑色,久久挥之不去,甚至记恨终生。  相似文献   

13.
"当善意的父母给子女铺就的道路太过平坦时,父母就剥夺了子女赢取自尊的机会,这也让孩子们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欠缺了战胜这些挫折的经历。对孩子们而言,只有战胜这些挫折才能拥有真正的、持久的自信。"这是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切身的成长体验。  相似文献   

14.
正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毕业照,我闲暇时喜欢拿起来看看。那一张张如花笑靥,总会勾起我心底深处最柔软的幸福,而当那张瘦瘦的小脸映入眼帘时,心里涌起的,却是丝丝的愧疚……那个孩子是重庆人,四年级时,跟着打工的父母转学到了我们班。瘦小的身子,苍  相似文献   

15.
《老年教育》2013,(1):39
关键词1:我早就说当父母说出"我早就说你能做好,只是你之前不用心"时,孩子会认为自己做好了没得到鼓励,而没做好的事情却一再被提起。总将孩子以前没做好的事拿出来做比较,有翻旧帐的意味,虽然肯定了其能力,却多少有点批评的味道。总之,和孩子说话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有时会采用惩罚对幼儿进行教育。但是,惩罚在制止幼儿错误行为的同时,也容易给幼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如果父母的苦心不能被幼儿体察、接受,就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抑制退缩和对抗发泄等不当行为。在此,我们提倡父母采用恰当的惩罚作为手段教育幼儿。  相似文献   

17.
一个小男孩经常撒谎,父母和老师使用了各种惩罚的办法,但都没有效果。可是当小男孩捧着一袋水送给许老师,并告诉他这是一只兔子变的,许老师竟然相信了。从此,这个小男孩再也不撒谎了。原来,一次信任可以胜过所有的惩罚。  相似文献   

18.
用言语赞赏去抚慰和温暖一个内心伤痕累累的孩子,仿佛不是那么容易;他会用老练的眼神来判断:让我信任你的理由是什么?而只有持久不变的爱才能冲破这道藩篱。  相似文献   

19.
正琳琳现就读五年级,能歌善舞,是我班的文艺委员。就是这样一个聪明、活泼、懂事的孩子,一连好几个星期的星期一都说自己的作业落在家里,这使我心生疑云,决定主动出击,揭开"作业落家里"之谜。经过一番调查、取证,"作业落家里"之谜终于被我揭开。一、作业落家里的原因是什么?——作业没完成面对现实,琳琳坦白了事情真相:说自己作业落家里是因为周末作业没完成,怕被老师批评。等到下午时,再  相似文献   

20.
Jenny 《母婴世界》2010,(1):86-87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因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就会平庸地混过一生。宝宝的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失误而影响了宝宝的责任心。哪些不适当的做法会扼杀宝宝的责任心培养呢?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