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永娃 《体育教学》2023,(S1):122-123+125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各学段校园足球队数量已经超过2万支,并力争在2025年前达到3万支队伍左右。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足球项目在各级人才选拔环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市场环境,同时也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学科专项类别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瓶颈,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结合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对其突破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两年多以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活动经费成为瓶颈性阻障;教育和体育职能部门关系有待协调;校园足球的训练和竞赛体系亟待完善;校园足球的关注度有待提高。发展策略:社会力量参与,融资缓解经费紧张;实行专款专用,保证高效使用经费;建立长效机制,保证训练竞赛效果;加大宣传力度,传媒引导积极舆论;坚持理论先导,重视活动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现存问题,进而为下一阶段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经过5年的发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训练竞赛、健体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面临着政策“刚性”不足,基层执行受阻;认识偏差,发展“真义”偏离;竞赛体系亟待完善,竞赛水平普遍偏低;学训矛盾突出,持续开展难度较大;文化建设内涵缺失,质量有待改进等问题。提出:创新发展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激励机制建设,调动多方参与与支持力度;转变方式,夯实基础保障条件,扩大普及规模;建立“分层多元”的竞赛体系,提升训练与竞赛水平;加强文化内涵建设,营造浓郁足球文化氛围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止到目前全国的足球特色学校已达2万余所,并力争在2025年再创建3万所左右的特色学校。在新时期,高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具体表现在教师、资源、足球文化、家长认同等多层面,研究聚焦于此,望能够通过本研究去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寻求突破,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充分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及时完善和解决,以便加快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提出:应处理好体育和教育的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第一要义;处理好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活动目标的实现仍需"双轨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活动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社会氛围;建立科学的活动监管制度体系,草根性是实现活动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校园足球遭遇的发展瓶颈是缺少活动场地、领导不够重视、政策保障不足、青年教师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瓶颈并不主要是以上的问题,而是法律发展滞后学校及教师不敢开展足球运动、保险发展滞后家长及学生缺乏安全感;教育资源不平衡学生无暇于足球;踢球孩子出路不畅;学校缺乏高质量的联赛;足球学校收费太高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和软肋。  相似文献   

8.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座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当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对策:加强宣传、转变观念,提高对校园足球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出台扶持力度大、管理目标具体的校园足球相关文件;建立政府主导,教体职能部门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场地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校园足球活动的规范化训练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持续健康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活动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校园足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试点城市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很难形成合力、活动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日益明显、校园足球发展的固有制约因素不能有效解决,其原因主要为管理缺失、执行不力、出路不畅、活动理念的宣传与推广收效甚微、各影响因素间相互制衡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完善管理、监督、评价机制,狠抓落实;多途径成才,以学生发展为本;多渠道宣传,转变传统观念;多方式培养和激励,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积极性;理清关系、加强科研,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社会资本视角对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在教育领域和体育领域都面临着一定信任危机,在其政策制定中存在内容细化不够,目标贴近现实不足,联动机制缺失等失范表现,同时其社会关系网络主体服务存在弱政府、弱社会,核心职能部门互动不足,基层主体支持有限等问题。提出树立以学生为本育人观、净化足球整体环境,加强政策制定循证能力,构建校园足球共同体的联动机制,转变政府职能、鼓励社会、学校、家长积极参与,建立核心职能部门互动机制等突破策略。  相似文献   

11.
郭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1):95+124-95,124
本文通过对学校足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下学校足球运动发展遇到的瓶颈,并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不断提高对足球运动的全面认识,进一步完善足球教师人才配置与储备,加大足球运动投入力度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问座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职业足球反赌扫黑、相关暴力事件等现象为研究背景。构建校园足球文化内容体系,以期更好的规范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结论:物质文化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制度文化建设是规范;精神文化建设是"灵魂"与生命源泉;文化课学习和道德建设是发展的支柱等。对策:充分发挥各区域领导支持力度,完善校园足球各项制度建设,完善评估体系和奖励机制;规范校园足球教练员和指导员的培训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足校学校是我国足校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补充,但缺乏管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收费高、出路不畅,加上足球大环境的恶化,使足校数量锐减、发展陷入低谷,目前看足校不会消亡,但走“体教结合”之路才能重获发展,建议:足协对足校实施规范统一管理,提高软、硬件水平,降低收费,开拓多种就业方向和渠道,改善足球大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新校园足球"2014年诞生到实施至今,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广州市荔湾区的优秀特色足球学校入手,进行个案研究,旨在为"新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青少年足球竞赛市场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足球竞赛的价值功能和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市场的开发 ,分析了我国足球竞赛市场发展不均衡的某些问题 ,提出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良性循环系统的基础环境和与此相应的对策 ,重视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足球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参与足球运动行为意向与提高学校足球人口关键因素5个雏度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背景与提高足球人口的相关性,结合上海足球人口参与现状,得出普及上海市学校足球人口数量需加强足球运动法制建设、突出足球第一运动的魅力、加大足球运动建设投入机制、建设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环境、构建多层次的校园联赛机制及强调“体教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对未来校园足球成功的"十个一"内容、关系和表征进行了思考:(1)有威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2)分层有效的课程教学体系;(3)学科融合的足球校园文化;(4)有足球特色的体育大课间;(5)全员参加的联赛与运动会;(6)校、家、社结合的共建网;(7)较高水平的代表队与成绩;(8)专业敬业的足球教师队伍;(9)满足教学训练的场地器材;(10)学生体质健康进步的答卷。提出了实现这"十个一"的施策方略。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二、三线预备队队员的基础文化教育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认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基础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少年足球后备队员综合文化素质不高;把教育与训练有效结合起来,把青少年足球后备队员的基础文化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克服片面发展,急功近利的思想,提高他们以智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才是改变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匮乏,提升国家整体足球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等方法构建我国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系统,认为系统由基础、发展、社会、决策信息和智力4个支持子系统构成,并对各子系统构成要素和关系进行解析。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是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基础上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过程,要努力形成"足球发展-青少年成长-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体,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