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问题的提出 1981年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对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出了要求。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看成可使他们终生受益的事,主张“凡是孩子能做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做”。目前独生子女在幼儿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生活上成人包办代替过多,这些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因此,研究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幼儿自理能力对幼儿目前适应及未来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令人担忧的是现今社会幼儿自理能力下降,由此笔者简要分析幼儿自理能力较弱的原因,家长太过包揽和不肯放手的态度,让本该属于孩子自己该有的能力丧失.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已,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之后笔者探究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  相似文献   

4.
<正>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既要重视他们受照顾、受保护的需要,又要满足他们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包办代替,鼓励指导幼儿进行自理、自立的尝试。"所谓自理能力,就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可是,现在的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差,依赖性很强,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  相似文献   

5.
吴明珠 《学周刊C版》2020,(2):177-177
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3—4岁.生活自理能力伴随幼儿一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将终身受益,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家长、教师的共同培养和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6.
<正>在幼儿园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工作。孩子在这个时期中若能得到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认可,独立做好一些事情,孩子便能在今后的成长中形成良好的人格,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信与自主的性格特点。因而在这个时期的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教师与家长应注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独立做一些事情,锻炼孩子良好的品格。本文将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活自理,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和能力方面做了探究。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宠爱有加,许多幼儿养成了依赖、任性的坏习惯.本学期初,我对中班幼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许多幼儿不会自己吃饭、穿衣,一切依赖父母,而做父母的也没有意识到从小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盛超一 《学周刊C版》2014,(11):214-214
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策略,有耐心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中班独生子女占幼儿总数的95.7%,大部分幼儿不会系鞋带,不会扣纽扣,要成人帮着做。我就把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列为重点工作。一、根据“纲要”精神和幼儿实际水平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我首先根据“纲要”要求及幼儿的实际水平确定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内容,然后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制订好计划。第一步:重点培养幼儿自己洗手、洗脸、整理玩具和根据天气的冷暖穿脱衣服的能力。第二步:重  相似文献   

11.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是培养幼儿独立个性的需要。幼儿园应激发幼儿生活自理兴趣,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在与同伴相处过程中提高幼儿自理能力,让幼儿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还应加强宣传,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育儿方法,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劳动。  相似文献   

12.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能力。在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问题上,我国家长存在意识淡漠、方法不当、耐心不够的问题,直接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避免包办代替,给幼儿创造条件和机会锻炼,与幼儿园共同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淑英 《现代教育》2014,(2):110-110
幼儿时期具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了解新入园幼儿现有的自理能力水平为使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首先要了解新入园幼儿现有的自理能力水平。为此,在新生入园前,可采用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幼儿自理能力做初步了解。问卷和家访的内容包括:幼儿是否会自己洗手、洗脸、擦屁股,是否会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等。通过调查,对幼儿自理能力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在制订培养目标时就能更具针对性,便于以后开展工作。二、家园相互配合,制订、贯彻培养目标幼儿刚入园,教师对其自理能力难以全面了解,且幼儿在园时间少于在家时间,生活自理次数家庭明显多于幼儿园。所以,…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意识缺乏、耐心不够、方法不当,甚至包办代替的现象.相当多的幼儿由于自理能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培养和发展,直接导致自理能力低下、与身体成长不同步.这不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而且也增加了家庭和学校的负担.因此,家长需要转变观念,耐心、细心、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自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幼儿生活中的进餐、睡眠、着装、盥洗、如厕等能力都属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范畴。这些能力的发展从幼儿有了自我概念时就已经开始了,其中3~6岁是关键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时期尤为重要。让幼儿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易成功。《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就将“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作为目标分别在“健康”和“社会”两大领域中提出。可见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很恰当的时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以及和同事们的交流中发现,幼儿之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生活已经能基本自理,但是大部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细致地考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提高每位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易成功。《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就将“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作为目标分别在“健康”和“社会”两大领域中提出。可见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很恰当的时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以及和同事们的交流中发现,幼儿之间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生活已经能基本自理,但是大部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细致地考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提高每位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陆文婕 《考试周刊》2008,(5):229-230
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小衔接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和学习自理能力是幼儿进入小学生活、学习的基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确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目标、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家园同心,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一、缘起与目的1.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研究的缘起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