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的反射》是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日常教学中,该节内容的呈现往往以演示实验为突破口,学生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再开展实验进行验证,教师的主导性较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自主设计,独立开展实验探究。基于此,立足教学实践,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并进行针对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六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属于探究实验,该实验探究是对功、弹力做功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以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又是为后面学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铺垫。因此,为了能够处理好该节内容,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实施新课程,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本节的教学内容是高中新课改人教版必修1教材第5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课中的实验内容.对课本实验进行拓展,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问并进行实验创新,从而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快乐.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生物虚拟实验课件在实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模拟真实实验过程,便于学生通过实验课件学习、体验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分析实验结果。下面,笔者以设计并参与开发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课件为例,谈谈多媒体虚拟实验课件的设计。一、课件设计思路"种子的萌发"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的内容。该节的重点内容是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5.
"燃烧与灭火"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4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中有一个教学内容"燃烧的条件",它与人教版老教材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用3个对比性很强的探究实验代替了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搭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平台,让学生能亲身体验探究过程。但因"变量"过多,学生不易构建新知。  相似文献   

6.
上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2章《生命科学》教材“激素调节”一节内容,相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本节课尝试以问题化教学方法通过历史的重演、实验探究、联系生活等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以致用、关爱生命。问题化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起点和主线开展活动、促进  相似文献   

7.
2022年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是最重要的一步.文章从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值替换法、等效替代法、对比法、放大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90):137-138
本节课设计紧扣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注重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电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知识"。通过"水果电池"创设情境,实验设计颇有新意,既有助于揭示原电池形成条件,又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很近,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设计中提出的三个"思考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有利于学生开展讨论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当前国内数学课程中的数学实验内容开设STEM课程,探索STEM教育的本土化。基于数学实验,整合手持技术、物理热力学和函数模型的应用等教学内容,设计"探究金属的冷却模型"课题;基于"6E"教学模式,采用PBL教学法,在某重点中学的一节高一数学课上,引导学生探究在常温环境下,铁块在加热后的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教学启示:注重信息技术融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开展数学实验教学,促进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渗透STEM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必修)第六章第3节"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节,对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研究与以往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进,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途径进行科学探究的好内容.在已知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前提下,教材第39面给出了"三步走"的研究思路:实验获取平抛轨迹→找到相等时间间隔位置→分析相邻位置间的水平位移.实际操作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设计方案,也可以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选修1模块是实验课,苏教版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三章第一节"酶的制备和应用"编排了"酶活力的测定"、"洗涤剂中常用的酶制剂"两部分内容。"酶活力的测定"教学内容设计以"制备果胶酶并观察其作用"实验教学设计为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学有关"酶"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过程。"制备果胶酶并观察其作用"实验分为"制备果胶酶"和"观察果胶酶的作用"两部分实验内容,2个实验可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3章第3节是“摩擦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本节课实际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静摩擦力大小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设计与教学说明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是一节很经典的化学理论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实验出发。以边讲边探究的形式进行,一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一边启发学生充分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建构理解的基础,还给学生留有了广阔的建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克服"单方面教"的痕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工夫。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所要讲的内容,并布置以下问题:(1)本节内容与前节内容的联系,或与以前学习的知识的联系。(2)本节讲授的主要内容。(3)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通过预习发现的疑难问题。同时要布置学生预习实验,让学生猜想会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7,(16):53-5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旨在通过科学史教学,让学生重温科学探究的历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科学史教育为明线,学生探究活动为暗线,对本节内容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一、设计理念《光的干涉》在物理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本节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光的本性的探究,特别是对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的展示与分析,对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并从实验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的第六节,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引人问题,科学猜想,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26页,安排了"设计一个简易的灭火器的探究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装置设计与探究过程中,笔者设计了2套实验装置,并分别对2套装置的实验效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一、实验内容1.实验设计方案1。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思路】本节为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通过三个经典实验,总结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本节内容安排为两个课时,本案例为第一课时内容。核酸的结构、科学探究的步骤都是学习过的内容,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对上述实验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设计思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抛体运动"规定的内容标准为"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处理复杂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节正是该方法的典型应用.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所以,以此为基础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即可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本节课应突出"自主、善导、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通过"提出课题——确定方向——成立小组——设计方案——合作探究——交流总结"等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本节课在设计时突出了以下几点:(1)重视科学实验探究——整节课由探究性实验组成,通过实验设疑解疑、探究规律,体现了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