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要教师善于营造审美气氛,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体验到审美的乐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视听结合,提高审美情趣;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启发想象,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地向求真、崇善、爱美的道路上昂首前进。”可见,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如果我们善于挖掘出它的审美因素,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一、品词析句翻开语文课本,我们发现不少词句蕴含着催人奋发的社会美、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启迪才智的科学美。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抓住生动丰富的词句,进行品味与分析,引导学生鉴赏美。如《桂林山水》一课,写水的顺序是“…  相似文献   

3.
<正>在教《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你们读完这篇课文后,认为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啊?”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我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围绕这个中心句写了哪些事物。在感悟赏析文本的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事物成长的共同特点是迅速。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呢?请你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品析。”学生默读课文之后,圈画关键词语,进行批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小珊迪》为例,说说怎样从抓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即直奔中心。教师提问:“本文哪一句话能揭示中心?”学生不难找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将永远打动着人们的心。”二、紧扣中心句理清脉络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中的重点词语“饱受饥寒”和“美好的品质”,而后发问:1.文章是怎样表现小  相似文献   

5.
“美读”是鉴赏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美读方法 ,才能激发学生的鉴赏积极性 ,提高鉴赏能力。1 置换法 ,品味语言美。通过对作品词语、句子或人物语言进行置换的方法 ,来比较鉴别作品的语言美。例如 ,在鉴赏《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看”字所领七句时 ,先以“染”字为例 ,引导学生将其换成“艳”字后 ,加以比较 ,品味其所以美 ;再让学生照样子试着把“争”、“击”、“翔”、“竞”换成“漂”、“飞”、“游”、“展”后 ,逐一品尝。用“艳”字只是作一般的静态描写 ;而用“染”字则是以动写静 ,显得生动形象。用“艳”字…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和结果。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美——感知幸福,在读书积累中鉴赏美——品悟幸福,在生活作文中表达美——生发幸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语文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宜的方法构建良好的审美氛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欣赏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名作,其中的文字和语言丰富多彩,篇章结构变化有致,并且蕴含了生动的人物形象等美学要素。教师应该做到洞察幽微,指导学生在词语和段落之间去发现美和欣赏美。  相似文献   

8.
《伞花》语言简练、优美 ,特别是第二、第八两个自然段。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欣赏两次开出伞花为切入点 ,深入品词赏句 ,体会师生情。一、初读 ,发现伞花美在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之后 ,立刻让学生找出描写伞花的两个段落。让学生读一读 ,比一比 ,发现伞花美。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体会语言美。这两段话的前一句是相同的 ,都写出了伞花美。(2)理解所写内容。这两段话的后一句不同。前一段写出的是同学给老师送伞的情景 ,后二段写的是老师送同学回家的情景。(3)体会师生情。从“一会儿”、“一朵朵”、“送伞”、“清脆的笑声…  相似文献   

9.
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为旅游地理课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在这一“美的富矿”里挖掘美,为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奠定基础,在讲课过程中不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要上出语文味就要重视品词析句.品词析句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作者的共鸣,与文本的对话。如《爱如茉莉》最后那句话“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不少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堆呆板的公式和复杂的图形,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的精彩、美妙和趣味。其实数学也是一种美学。“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丰富的高尚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   一、鉴赏数学美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共同挖掘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1.和谐美   平面几何中的轴对称图形,中心图形,立体几何的球、柱、锥、台等几何体,奇函数以及偶函数的图象,三角公式的对称性等等无一不体现和谐…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文章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挖掘句与句的联系,品词悟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春蚕》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加括号词的含义,然后把括号里的词语去掉,比较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样抓住关键词语与句子的联系,引导学生由表面理解到深入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悟出“词变句意变”的词句关系,可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教会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保持“心灵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课堂教学要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怎样充分利用现行语文教材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鉴赏议论文中的美,从而达到较好的教书育人的目的呢? 品析词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议论文教学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发现、感知其中的美。例如,岑桑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应该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诗歌和小说最适合运用朗读教学法,人物形象分析法,诱导学生发现美、品味美,进而创造美,以收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把握中心句的特点与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坚持进行美育教育的问题?本文主要谈论主要从引导学生了解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引导学生鉴赏美、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关于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而语文课本中一些范文的作者往往通过语言文字揭示并赞颂美的世界,所以,语文教学的宗旨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应该让学生在具有一定读写能力基础上去发现美、鉴赏美。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那末在语文教学中,执教者应从何着手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是提高学  相似文献   

19.
“从中心句切入法”是中心阅读法中的一种。就是从中心句入手 ,层层推进 ,串联全篇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 ,重点突出 ,能让学生深入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脾益 ,基于这一点认识 ,我是这样教学《落花生》一文的。一、默读课文 ,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并引导学生理解句意。本课的中心句是 :“那么 ,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句中关键的词语是“体面”。“体面”的意思是表面的虚荣和漂亮。因此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就是没有用的人。全句的意思是 :人要…  相似文献   

20.
黄春建 《课外阅读》2011,(5):248-248
教学《桥之美》,宜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鉴赏其美学特质:一,引导学生鉴赏《桥之美》的诗意美;二,引导学生鉴赏《桥之美》的图画美;三,引导学生鉴赏《桥之美》中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