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红 《下一代》2009,(7):36-37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它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可见,人类只有有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才会向前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类的文明是伴随人类的创造走来的。当今世界,创新更为重要,也正因为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了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了。写作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呕心沥血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写作教学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创新的红线,这种创新精神应当表现在“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使学生能从笔端流淌出新颖的思想、有创意的语言来。怎样才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可见,人类只有有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社会才会向前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类的文明是伴随人类的创造走来的。当今世界,创新更为重要,也正因为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了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了。写作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呕心沥血的创造性精神劳动,写作教学要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创新的红线,这种创新精神应当表现在“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使学生能从笔端流淌出新颖的思想、有创意的语言来。怎样才能取得这…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新课标中也增加了一些德育内容,其出发点是要解决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即教书育人。在即将全面启用新课标之际,一线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将德育有效地寓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贯彻落实纲要和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数学教改中应积极探索的一个领域。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他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心理学告诉我们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 ,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能动力。由此可知 ,教师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德育、美育是相辅相成的 ,二者能辩证地统一于一体 ,有机地融于数学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对教学目标产生兴趣 ,从而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 ,使数学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信息时代的当今 ,数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数学化渐成趋势。“3 +X…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与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文如其人",高尚的作品来源于高尚的人品,"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只有重道以充文,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相似文献   

7.
滕如焘 《中学文科》2007,(12):65-66
作文教学强调德育渗透,教者应做到“传道”于“授业”之中,文道一体,有机结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自觉地寓思想教育于作文教学中,并努力做到“有意”、“有机”、“有序”、“有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当代职业高中学生生活在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承受着学习压力和无形的就业压力。他们渴望自立、轻松、被人理解,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分辨能力较弱,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往往随心所欲不能择善从之。生活在城市的职专生大都生活优越,不愿意读书,不求上进,又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教育失当,娇宠现象普遍,导致相当部分学生是非观念模糊,价值取向迷茫,道德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的有效途径。中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有“文道合一”传统教育思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遵循叶圣陶先生的“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的教学思想,坚持文品和人品的结合,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把德育贯穿到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学会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其健康成长。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教他们观察的方法,给他们拟出好话题,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鼓励他们实话实说。尤其是,教师要抓住带倾向性的问题,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分辨是非,明事晓理。如,一个学生在《最不喜欢做的一件事》中写道他最不喜欢做作业,并以中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作为理由。对此,教师应指出,中央提出减轻学生负担是为了加强素质教育,而不是将所有的正当的学习和训练都取消,学…  相似文献   

11.
12.
现代教育的重要性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德育以知识为载体,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因此,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育人为本,渗透德育”,而作文教学实践德育时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句、广博的内容、真切的情感,能深深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根据这一特点对学生不着痕迹实施思想教育,定使学生铭记在心。  相似文献   

13.
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去解释教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真谛、预见教育的未来。一线的音乐教师是否就不需要去思想?回答应当是否定的。我们再不能简单地教学生唱几首歌,用简单的乐器弹奏几只曲子。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让音乐肩负教育初中学生的责任,因为学科无小科,科科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模式正处在转轨时期,多种思想文化激荡。这一背景对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巨大冲击,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课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德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越来越重视德育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道德体验来实现德育。  相似文献   

17.
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育现代化需要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将体育德育二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即在体育教学全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学校体育必须深人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是培养个体意志的有效手段,体育不仅能培养拼搏进取的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并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体育不仅能培养竞争胜利的良好心态,而且能锻炼竞争失败者对后果的承受力;体育还能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责任感与荣誉感.这些既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又是受教育者必备的身心素质,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跨世纪人才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德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笔者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契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教师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既是语言艺术的演示,又是德育渗透的载体。采取正确途径,将德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俗语有云:“言为心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可以通过他的作品直接体现出来。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作品。在部分中学生的作品中,存在着以下不良现象。比如:作品缺乏明确的是非、善恶标准;表现出一定的歧视弱小和鼓吹暴力的倾向;主人公的性格自私、狭隘、偏激;作品内容不真实,缺乏积极、向上的情感,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