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简述满铁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家图书馆馆藏满铁资料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概述.指出满铁资料对于研究战前的中国、东北亚和战前的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振兴东北经济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明成祖敕令刊刻的第一部官板大藏经,历时五年于永乐15年(1417)在南京告竣,这部藏经被通称为永乐南藏,俗称南藏,它的目录题名为"大明重刊三藏圣教"。这部经书雕板存世很久,在不断地修板后使得版式比较凌杂,字体风格不一,良莠相间;不断变化的插图比较粗糙,远不及其后写刻古劲秀雅、装帧厚重大方、印刷清朗的永乐北藏。以流通为佛事的冯梦祯在万历十四年(1586)时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国朝仅有两京之板,而诸方之板尽废。北板稍精,而藏于禁中,请印甚难;南板印造虽易,而讹谬颇多,愈改  相似文献   

4.
1844-1845年中俄两国互赠图书是历史上中俄两国第一次政府间的图书交流.但当时俄罗斯赠清政府图书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流向何处?本文即根据诸多史料辨识所赠图书的历史沿革,列举国家图书馆所藏俄罗斯赠书书目,以期进一步挖掘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明代刻本印谱<秦汉印统>的研究,历来都受到版本界和印学界的重视,这是因为都有顾从德家族和罗王常参与;原拓二十部<集古印谱>流传不广、顾从德和罗王常在编辑<印薮>时,没有接受王樨登的建议改书名为<印薮>,而继续沿用<集古印谱>为谱名,从而造成二部不同的印谱重名现象;<印薮>的流传面很广,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也极大,所以人们以为<印薮>是原拓<集古印谱>的翻刻;因<秦汉印统>也是在<印薮>的基础上删改增补等原因,致使很多人都把<秦汉印统>、<印薮>、顾氏<集古印谱>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6.
在现存的满汉《合璧西厢》中,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本是面貌独特的誊清钞本,较为全息地呈现了该本《合璧西厢》的成书过程。该书的翻译工作大约始于雍正四年(1727),终于雍正六年(1729),是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所刊满汉《合璧西厢》之外独立翻译的满汉《合璧西厢》。它以当时最为流行的《金批西厢》作为汉文部分的底本,同时亦将《金批西厢》第五本完整翻译出来,对于弥补康熙四十九年刊本和帮助满语读者全面了解《金批西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2008北京奥运会礼品——大型《中国风光画集》收藏仪式日前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向该套画集作者于成松和主编单位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颁发了收藏证书。  相似文献   

8.
《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简称《三元经》)是明清时期十分流行的一部道经.我们针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及北海分馆保存的十三种版本,对其诸本中篇章结构、扉画造型、文末牌记等内容予以比对和分析,初步研判其成书年代当在明正统十年(1445年)前后至景泰四年(1453年)这八年间(至多上溯二三十年). 《三元经》成书后迅速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在传抄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文本形式的大转变:即由先前的“繁本”逐步过渡乃至定格为“净本”.这次文本的转型当介于明朝“正德”至“万历”年间,至少历时百年之久.当然, 《三元经》“净本”出现后,无论从其内容抑或文字等方面亦在不断增衍.研究《三元经》版本之演变,对于理解《道藏》《续道藏》编纂及明清道经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诗歌总集的编纂刊行,反映了一个时代对诗歌风格的认识与品味。纵观明人编选的前代诗集,以汉魏盛唐为宗而厌薄宋元,因此万历四十三年(1615),新安潘是仁刊刻的《宋元诗》,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宋元诗》,又称"宋元名家诗集"、"宋元名家诗选"、"汇定宋元名公诗集"。该书由26家宋人诗集、35家元人诗集汇集而成,具有统一而鲜明的风格特色。此书的蒐辑,肇始于明代出版业中心之一的徽州歙县,受益于晚明丰  相似文献   

10.
石暎墓志拓本现存国家图书馆,该志原石久已佚失,拓本亦罕见流布,馆存为陈粟园、章钰旧藏,另有题署姚崇撰文之伪拓。清嘉道以来学者纷纭其断代,“北汉/宋初说”为主流。近人岑仲勉、柯昌泗认为此志立于唐兴元元年,其论述未周。本文推详案覆,进一步考定该志落葬于是年的四月三十日。该志所涉唐代历史亦彰显金石补证功用。  相似文献   

11.
郭丽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141-132
现今保存最早的《管子》,是南宋绍兴年间具杨忱《序》的浙江刻本。此本经文征明、黄丕烈诸位藏书家之手,传至铁琴铜剑楼,现存于国家图书馆。避讳从赵氏宗室的远祖到宋仁宗;用字多保存古字古义,颇有古本风貌;内容上能够补充明初刘绩《管子补注》本的不足;文字上能够订正明刘绩本和赵用贤《管韩合刻》本的讹误,对赵用贤本的刊印具有重大影响。清代学者陆贻典对此本评价甚高,并用以校对明刻刘绩本。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所藏金石拓片概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图书馆(原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的国立中央图书馆),1954年在台湾建成,起初只有自南京运送到台湾的约14万册图书.  相似文献   

13.
正一、编纂《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的意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科技等快速发展,社会和文化事业也日益繁盛,国家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众多典籍文献,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好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元末人张宪有诗集《玉笥集》传世。《玉笥集》现存最早版本是弘治五年王术刊本,为选注本;通行本十卷,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刻本则有《粤雅堂丛书》之一种。弘治刊本与十卷本内容相去甚远,当源自不同祖本。此外,相关典籍中仍可搜罗到少量失载于传世《玉笥集》的张宪诗文。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10册)于2011年9月付梓问世,此后陆续在2013年3月和12月推出了11-20册、21-30册,今后亦会相继出版,直至将英国所藏的14000余号敦煌遗书全部出版,以飨读者.该项目有幸获得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而且获得了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我作为这个项目的责任编辑深感荣幸,同时也深知其中的艰辛.  相似文献   

16.
王静 《兰台世界》2007,(8S):49-49
一、中国台湾地区国家图书馆所藏金石拓片概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国家图书馆(原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的国立中央图书馆),1954年在台湾建成,起初只有自南京运送到台湾的约14万册图书。经过52年发展,目前该馆馆藏文献量已达300万册(件)以上。该馆收藏金石拓片共6462件,12462幅。其中墓志2820件,刻石2826件,  相似文献   

17.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藏《春秋总要》一卷,附于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之下.原卷偶有讹字,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出现错页.此卷论辨之理据和文辞都深受隋末大儒王通之影响,通篇凡1 200余字,竟三提王通之名、四引王通之说.据宋李如篪《东园丛说》卷上《春秋说·春秋感麟而作》,一可证李厚著《春秋总要》确无可疑,二可证今所存《春秋总要...  相似文献   

18.
张伯英,字勺圃,一字少溥,别号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清同治十年(1872)九月生于江苏省铜山县,1949年元月病故于北平,享年七十八岁。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碑帖学家,特别是对帖学的研究堪称翘楚,为世人所敬仰。《法帖提要》是先生在1938年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撰写法帖部分的手稿,"洋洋百数十万言,仿四库提要之例,列举自宋至清帖凡五百一十二种,指陈得失,如数家珍,激浊扬清,洞见症结,昔之苏、米、二黄不过是也。"可  相似文献   

19.
刘家平 《历史档案》2008,(4):119-121,124
一 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藏书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宝库藏有上起元代下讫清末的善本古籍以及1912年后的一般线装书170余万册,其藏量宏富,为全国之最.且具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版本多样,体系完整的特点.犹以清代文献为多,资料性强,丰富珍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旧题万斯同416卷本《明史》系熊赐履康熙四十一年进呈本《明史》。然该书河渠志卷首小序的一处注释"尚书注:刘误作薛",却透露出一些不同情况。文章主要通过对包括此注释在内的志部分的研究,认为该书乃钞撮熊赐履进呈本《明史》而成,考察其避讳特征,并参考前人研究,可知该钞本系雍正初年明史馆为校正之用而誉录的康熙四十一年熊赐履进呈本的副本,且其间错漏较多,质量并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