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向40分钟要质量,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得认真不认真,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而是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知识没有,是否获得了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素描吾师     
王东升 《教育文汇》2005,(10):57-58
把赵老师比作蜡烛、春蚕,实不为过。赵老师从不知道什么叫累。他可以兼带语文、英语甚至数学三门课;不仅如此,学校无论哪一科缺老师,他都能顶替。他没有业余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常常工作到深夜。不但每一本作业都认真批改,而且几乎每星期都要对学生考试,试卷也同样认真批改。他给学生批改作文,眉批、总批都写得满满当当,光是批语就比学生的作文还长。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语文,师生最郁闷的就是作文了。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作文难写还得写,写作难教还得教。作文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可走。陆游的诗句"汝果欲写诗,功夫在诗外"给我们启示,要想搞好作文教学,真正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应该先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外围工作,由表及里地走进作文的殿堂。  相似文献   

4.
《河北教育》2005,(15):F0002
攀爱华是一位语文老师,但她在学生眼里却象一位专教作文的老师,她上课讲的是作文,下课留的作业也是作文,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有些不解。其实,樊老师自有一番道理。在她看来,自教改以来,语文教学有着可喜的变化。但习作教学却是一个难以攻破的重点、 难点,怎样才能改变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写得千篇一律的现状呢?那就是让学生成为作文的认人。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梦     
正【作文二】梦想色彩:蓝色正能量指数:梦想实现指数: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做一位像赵兰老师一样的语文老师。我会有这个梦想,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赵兰老师。她幽默风趣,对待学生很和蔼,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和学生做朋友,有时也会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因为赵兰老师关心每一个学生,工作认真,勤勤恳恳,从来不马虎,所以她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的称号。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时,我因课前和我的好朋友李小红闹了别扭而心不在焉,赵老师讲了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进  相似文献   

6.
我的老师     
正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换了一位女班主任,她中等身材,长相很美。新学期第一节课,她走上讲台,对我们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教数学,我姓胡,叫胡宝琴……"然后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胡"字。写完,她笑了,笑得像一朵花,她微笑的表情异常生动。刹那间,她有意无意地征服了我们。在这之前,我是很不愿意上数学课的。我的作文写得好,老师常在班上读我的文章,我也因此而沾沾自喜。自从胡老师教我们数学课以来,我渐渐喜欢上数学课了。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是希望听见胡老师讲课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难忘吾师     
张建坤 《教书育人》2007,(12):62-62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但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教书总是很认真.从未耽误过我们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给我们上的阅读课。她常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和美丽的童话故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儿童文学》上给我们选读了一篇名为《青蛙和蛤蟆》的童话。  相似文献   

8.
难忘吾师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学生时代,你感到最幸运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幸运的是曾经遇到过两位好班主任老师。”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班主任是王秀莲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她和丈夫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块钱。但在我的印象里.王老师教书总是很认真.从未耽误过我们一节课。影响最深的是王老师给我们上的阅读课。她常常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和美丽的童话故事。记得有一次,她在《儿童文学》上给我们选读了一篇名为《青蛙和蛤蟆》的童话。  相似文献   

9.
常听同事抱怨,教高段最讨厌的就是作文,不仅难教,也难批改。老师心底有了这种认识,工作就少了一份内在的驱动力。于是,教师教得无趣,学生也学得无趣,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作为一名小学高段语文教师,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几点尝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个团队却可以让人走得更远。"班主任就是这个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头雁,她应该竭尽全力,尽己所能让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走得更快,让这个集体走得更远。一、开放式班级管理,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是我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在班级中每学期进行各服务岗位  相似文献   

11.
樊爱华是一位语文老师,但她在学生眼里却像一位专教作文的老师,她上课讲的是作文,下课留的作业也是作文,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有些不解.其实,樊老师自有一番道理.在她看来,自教改以来,语文教学有着可喜的变化,但习作教学却是一个难以攻破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改变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写得千篇一律的现状呢?那就是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三毛 《广西教育》2007,(5C):20-21
在我的小学时代里,我个人最拿手的功课就是作文和美术。当时,我们全科老师是一个教学十分认真而又严厉的女人。她很少给我们下课,自己也不回办公室去,连中午吃饭的时间,她都舍不得离开我们,我们一面静悄悄的吃便当,一面还得洗耳恭听老师习惯性的骂人。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好!如果你认真阅读了前几期《简快作文》,相信现在你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叙事清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的作文了。老师祝贺你取得的进步。在读同学们作文的过程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的作文语言流畅,没有错别字,可是读起来干巴巴的,苍白无力,平平淡淡。怎样才能让作文语言生动、优美,富有文采呢?老师这就教你几招。  相似文献   

14.
钟声     
戴老师走了。当灵柩缓缓经过教学楼时,钟声响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来到路旁默立,为这位不曾教过他们一节课的师长送行。一生司钟的戴老师没有想到,她敲响的钟声引起了人们多少感慨。戴老师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干起了司钟的事,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直到有一天,她颤抖的手举起铁锤,两眼一  相似文献   

15.
<正>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人生的境界》冯友兰多年来,作文水平提高一直是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最难教的就是作文了;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了。作文难,难作文,一提到作文,很多同学就头痛。在艰难跋涉中,我无数次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难呢?怎么才能不难呢?在教学改革浪潮中,老师们都在尝试少教多学,这激发了我的思考,是不是我们教得太多了、走得太急了?  相似文献   

16.
课堂八问     
尚振湘  张传刚 《师道》2006,(1):47-48
课堂是老师授课的舞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地位平等的,关系是和谐民主的,教师的表演应该是非常出色的。但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似乎并没有把握住这一点,更多地扮演了独裁者的角色;或者对学生不负责任,一节课的时间是混过来的。其实,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把握住每一节课。因为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为了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出更美丽的色彩,在上过每一节课后,问自己几个问题,检查自己是否认真完成这一节课了。备课时你想到学生了吗?传统意义的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查找资…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班主任之友》2002年第3期上拜读了一篇见解独特的文章:《有一种伤害叫做爱》。作者以优美而伤感的笔调述说了两个故事,力图阐明教师的爱如何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读罢此文,笔者想问:爱是一种伤害吗?第一个故事,女生作文写得很好,受到语文老师的宠爱。在语文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女生作文特别出色,甚至“也发表了一些东西”。遗憾的是,“她没有考取大学”,因为“数学太差”。笔者不明白,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教好语文,学生数学没学好怎么会是语文老师的错?女生“严重的偏科现象”与语文老师“单方面的引导不无关系”是什…  相似文献   

18.
作后指导课,老师常犯的错是内容过多,重作文知识讲解,轻作文能力提升。"作后指导"不在于讲得多,而在于练得透。一节课选一两个点,一两年下来那就不得了了。因为,"少"就是"多",一小步一小步走踏实了,才有可能走得长远。  相似文献   

19.
正总的来说,石老师走的是目标教学的路子,一课一得是他语文课堂教学的风格。具体说来,石老师有如下值得学习的做法。一、妙用课文教语文石老师的课是一课一得,每一节课目标明确,用课文做例子,主教语文学习技能,授孩子以渔,让孩子获得终身学习语文的方法。石老师不单纯教课文,课文只是他的工具,他用课文教语文。石老师亲自上课,教《月光曲》(人教版六上第八组课文),为的是教学生"判断文章记叙的主体",让学生以后对此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我刚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在一次家访中,我们班一个学生的妈妈在她的摊位前,先是没好气地应付了我几句,然后更在我走的时候说:"我看也真怪了,我们家孩子有的老师怎么就教得好,有的老师怎么就教不好。"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与教师是相互对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