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风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是思想路线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质的规定性。无产阶级政党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和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 ,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学风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风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端下学风,因为学风问题是第一重要的问题,它的重要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实践的必然要求,端正学风必须加强学风建设,而加强学风建设的关键是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努力提高理论工作者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修养。  相似文献   

3.
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反对和克服主观主义学风。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真正为广大群众所掌握,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5.
加强学风建设 培养优秀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刑警学院是公安部所属的本科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由学生处统管,毕业时定向统一分配。多年来,刑警学院在遵循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和突出公安院校特色方面积极探索,扎实而稳妥地开展了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一思想,把学风建设定位于学院工作的重点  学风是高等学校的声誉之本,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办学优势,为此高等学校必须把学风建设作为培养人才的一项根本任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院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提高教学质…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现实选择,其中重点在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根本在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关键在于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一个坚强的、合格的、有作为的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但是,在我们和田地区,一些机关党员干部中忽视甚至轻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仍然存在。针对这些机关党员干部在学风上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提出来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学风问题是我们党和党员干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立场、态度和思想方法问题。它直接关系着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以至政治路线,邓小平学风建设思想的突出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它主要体现在: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要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尤其要掌握并有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力量。调查研究不仅要取得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还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这种成效,把“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得到”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风是马克思主义通往大众的必要条件和必需前提。学风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问题。毛泽东关于学习、学风的一系列论述内容丰富,观点独到而深刻,其中关于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和“党八股”的剖析和批判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意义;他一贯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及其为学为文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总结,更是我们在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足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本文提出: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必须搞好制度化建设,保证和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兴起;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党的学风建设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在学习立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丰富、深刻而又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观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观,对党的学风建设作出了新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学风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风问题本质上是思想路线问题,是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学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而要真正形成理论创新并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地实施,就必须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学风。辩证地把握理论论创新和学风建设的内在联系,加强学风建设,推进理论创新,是面向新世纪,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强调“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为此,我们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中,把着力点放在学风建设上,以增强学习效果,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化州市河西区的实践作一些探讨。(一)加强制度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保证。一是学习计划与工作部署相统一。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学习重点都围绕区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工作部署进行周密安排。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在每次集中学习之前,都将学习的具体内容、要求、中心发言人提前通知中心组成员,使他们心中有数。二是专题调研与中心工作相统一。他们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学风与中国共产党的兴衰与事业的关系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最早把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党的学风的是毛泽东同志。他总结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危害的教训,深切感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因此,他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同志也把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之一,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创造性地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8.
浅析学风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风是在社会的庞大系统及教育内部系统中,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因素,长期地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因之我们不能就学风论学风,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分析研究。本文就学风与教风、学风与社会风气,以及形成良好学风的内外因素进行初步探索,以期掌握其形成机制,有效地培养良好学风,充分发挥学风的育人功能。学风既是管理目标又是教育手段学风是受个体支配的群体的学习风尚,是学校、班集体所特有的学习心理、学习风气和学习气氛。学风是在集体的经常的学习生活中自发和自觉形成的。学风虽然是一种风气,它却隐含着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中的人际关系。它给人以情绪的感染和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要使邓小平理论真正进入学员的思想,学风问题至关重要。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列主义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和学风,学习邓小平理论也必须有一个好的态度和学风,因为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一样,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端正学风的重要举措来抓。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选准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高度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在同“左”、右两种反马克思主义学风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强调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目的在于引导全党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