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世纪实施新课程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伊始,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这项改革将是一场学校领域的“革命”。但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我国千百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更新和教学方式是否改变。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和准备付诸行动的理想与信念,是人们教育行为(广义)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和心理倾向,是教育主体行为的先导和调控机制,其内涵丰富,外延宽泛。限于篇幅和主题,本文只谈谈新世纪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教育新理念。 一、教师职业与角色理念 1.职业信念 首先,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立志从事教育这一人类最崇高的职业,真正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奋斗,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心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而奉献出毕生精力,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求索精神,痴迷于自己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其次,教师要终身学习,孜孜以求,不断自我挑战,自我更新,如蜜蜂般不断采集人类文明的花粉,为学生酿制营养丰富的精神之蜜。再次,在克服困难追求教育成功境界和教育特  相似文献   

2.
胡似海 《广西教育》2004,(7B):88-89
教师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意识,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前途,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以下七种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3.
论课程改革要唤醒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4.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似乎正印证着国外的一项研究——改革方案被采纳后,教师的行为只有16%符合方案所要求的模式。这主要与当前教师们的课程意识淡漠有关,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已顺利推行近两年,作为教育改革核心内容的课程改革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所未有的要求,即教学要转变观念,教法要转变形式.教材要转变内容,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  相似文献   

7.
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合理的课程意识.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但是这些意识在教师身上表现得还较为淡薄,处于待觉醒状态,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以促进教师发展,最终促进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即研究者”,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师要成为“研究者”,首先必须具有研究意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仅仅是提高学历已远远不够了。当前,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诸多问题,要求中小学教师首先应具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清醒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具有积极主动地探究的态度和追求理想教育的热情。如果教师缺乏研究意识,新课程也就难以推进。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尤其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更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现念。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本文强调,新时代的教师应拥有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实践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文章中对每种意识的论述均按两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论述的是教师具有这些意识的必要性;第二层面根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论述教师拥有这些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及其唤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要求承担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者,在终身教育理念的统合下,紧跟时代的步伐,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当前应着重树立和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一、自我提高的充电意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培训者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已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因此,培训者必须先接受培训,管理者必须学会管理。培训者要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注意自身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似乎正印证着国外的一项研究——改革方案被采纳后,教师的行为只有16%符合方案所要求的模式。也似乎逃脱不了这样一个现实,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绝大多数课程编制的计划,实际上没有在实践中得以实施,从而导致课程改革收效甚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改革最主要力量和课程实施最重要因素的教师必然与之脱离不了关系。我们很容易发现当前教师们的课程意识仍比较淡漠,这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成为新课程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成为课程实施最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实施新课程的成功与否,教师将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和行为将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因此,面对实施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应对,并切实增强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14.
推进新课程改革,重点在学校,关键在教师。现有的农村中小学师资思想观念陈旧、理论根基浅薄、知识结构单一、现代化手段滞后,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强培训,领会课改内涵和实质、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育行为、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成为自觉推行新课程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的广泛实施,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技能上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角色上与新课程惧进。本重点阐述了教师对新课程的整合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构建良好心理状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18.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虽然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因素很多,但是“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任何课程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①这是因为:“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推广,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都离不开教师。”②“在新课改提出的基本理念中,无论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倡导课程综合化”还是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都必须依靠教师的理解和认同。事实上,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所思、所为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更为丰富和…  相似文献   

19.
20.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人格结构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人格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教师应具备的人格要素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内容,即个体性人格、社会性人格和教育性人格。个体性人格是教师作为独立的、具体的人所具备的人格如体质、心理等;社会性人格是由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者这一角色规定的人格如道德观、交往能力;教育性人格是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工作者所具备的人格如教育爱心、教育理想、教师德行、教师创造等。三大要素的关系是层层制约、循环影响的。个体性人格在人格结构中位于最基础的地位,为教师的人格之塔奠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