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宝联璧》是一部与佛教有关的类书,梁至唐时有二百二十卷本与三百卷本流传。由《法宝联璧》的编纂可以看出,南北朝图书编纂常以组织者为撰者,史志往往将真正的撰者隐去,这与南北朝时的图书编纂观念密切相关,体现了南北朝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十年了……     
本期的“六朝研究”专栏,文章五篇,作者六人,篇幅四万余字。文章所涉的主题,民族(匈奴、鲜卑、赫连)、制度(萧梁十八班、王位继承)、人物(孙权、司马昭,以及曹操、刘备等等)、事件(孙权称帝、西晋建立)、考古(新近发现的扬州隋炀帝陵);研究运用的方法,考证推论(赫连氏先世行迹)、史料发掘(《法宝联璧序》)、比较分析(孙权称帝)、现象解说(魏晋政治)、观点商榷(扬州隋炀帝陵之真伪)。又文章的作者,年龄则老、中、青,三代兼有,地域则北京、南宁、扬州、太仓、南京,来源广泛。然则一勺见海,片叶知秋,从2004年到2013年,已经十年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六朝研究”栏目的学术指向、作者队伍、发文数量,据此可明大概矣。  相似文献   

3.
轻靡书写是流行于齐梁时期的一种文学风格,“求新于俗尚之中”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而佛教文化在刘宋后推动的世俗化风尚对这一特点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宫体诗作为轻靡书写之高峰,佛教之“异相巧方便”观为其轻艳书写提供了“借异相之善巧行超越之方便”的理论依据,从而使萧纲诸人的宫体书写成为一时之潮流成为可能。而《玉台新咏》和《法宝联璧》的编纂,又为这一潮流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台见洋人》节选自晚清李宝嘉(字伯元)著名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部长篇小说,是作者因憎恶“仕途之鬼蜮百出”而作(吴趼人《李伯元传》)。作品的主要内容,在暴露清朝政府和封建官场的种种弊恶与丑态。《制台见洋人》一节,通过两江总督文明见洋人的描写,生动地刻划了一个对下属骄横跋扈,对人民极端仇视,对侵华帝国主义分子却卑躬屈节的上层官僚代表人物文制台的丑恶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整个晚清封建官场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屈膝投降的卖国行径。这回书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除作者深恶痛绝晚清封建官场的腐败之外,艺术上多方面运用辛辣讽刺的艺术手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制台见洋人》一文,节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原题为《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別具肺肠》。这篇课文,以辛辣的讽刺,生动的描绘,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两江总督文制台对属下凶神恶煞,作威作福,对洋人奴颜婢膝,卑躬趋奉的丑态,深刻地揭露了满清王朝崩溃前夕,官僚统治阶级崇洋恐洋,媚外辱国的丑恶行径。这篇课文官场术语虽较多,方言成分也较重,但从整篇文章的描述来看,语言浅易,注  相似文献   

6.
韦伯对官僚制的理论确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官僚制”这一概念有两重含义。韦伯在历史考察中所使用的是广义的官僚制概念 ,所以 ,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中国和西方古代的官僚制形式 ,而当前学术界经常使用的官僚制概念是一种狭义的官僚制概念 ,是特指与近代社会一道成长起来的现代官僚制 ,即现代形式的官僚体系。现代官僚体系作为一种理论范式而定型则是马克斯·韦伯的功劳 ,正是他从理论上对这种组织形式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这类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原则 ,所以人们往往把韦伯看作官僚制组织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7.
《制台见洋人》是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新增的一篇阅读教材。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让学生简单了解《官场现形记》是怎样—部书和作者的情况。《官场现形记》写于1901年——1905年,全书六十回,是清末谴责小说中颇享盛名的一部。《制台见洋人》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原回目是《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本课题目是编者加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精辟地分析了这类小  相似文献   

8.
《尹湾汉墓简牍》所载《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完整而具体地反映了西汉东海郡长吏升迁的途径及原因等,是探讨当时地方行政制度中长史升迁问题的珍贵资料。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一,它体现了汉代官僚制度的流动性和机动性,表明汉代官僚制度已成熟与发达;其二,汉代官僚制度有着一套完整的迁除管理方式而并非察举制一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家李宝嘉所著《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的一个片断。节选部分通过文制台待人处事的不同态度,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个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揭示其对外奴颜婢膝、对内暴虐专制的丑恶面目,暴露了清朝政府昏庸腐败、媚洋卖国的罪恶行径。学习本文,可以从四方面着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品评《红楼梦》:“悲剧中之悲剧也”——《红楼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金马玉堂的悲剧世界,然在多层朦胧的悲凉之雾下,《红楼梦》也真实地反映出了在小说创作时期清代的诸多世情文化,尤其以暗含深刻的贾家这个官僚本位的家庭为背景,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代表,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清代官场文化图。清代的官场文化与宝黛钗爱情悲剧相互映射,形成了一组奇妙的映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官僚制的优点逐渐黯然失色,并出现了官僚制困境。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为了使政府走出困境,在合作撰写的《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了改造官僚制政府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家精神",即合理运用资源、注重效率的精神,这对我国政府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的行政改革应注意与行政环境相适应和处理好政府与公民、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国画》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以《国画》等为代表的“官场”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一大小说类型,然而对于“官场”小说的研究和批评,大多还流于浅表。文章以文本社会学、意识形态分析等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小说《国画》这一文本的话语深层进行分析并指出:与其说《国画》是对“官场”的批判。还不如说是对某些“官场规则”的抱怨,及对借助“市场规则”(交易)获取“权力”的跃跃欲试。它不仅没有质疑权力,反而凸显了权力。权力仍在迷宫般的灯火阑珊处招手……在某种共同的渴望中,《国画》既是一种“公共的梦”,又不失为某种“仕途宝典”和“升官指南”。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公仆》关注官场选人用人这一官场根本问题,揭示了官场任人唯亲现象的普遍性、危害性及其难以根除的根本原因,体现了独特而深刻的思想性。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讽刺艺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有特点。这样,同其他的官场小说相比,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体现了鲜明的非典型特征,《非典型公仆》可以说是一部非典型的官场小说。  相似文献   

14.
电子化政府与政府再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化社会中,官僚制政府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造成政府管理绩效下降;二是信息化发展对官僚制政府社会中心地位的巨大冲击。电子化政府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新型政府模式,将为政府摆脱困境,实现管理创新创造条件。建设电子化政府不只是对传统官僚制政府的技术化改造,这将是一场由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政府革命,是对传统官僚制政府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治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政府职能的全面再造。  相似文献   

15.
《大清相国》,王跃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定价:38.00元王跃文的《大清相国》是一部被形容为"充满正能量"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写的是清代名臣陈廷敬(原名陈敬)为官的一生,他从一个正义感尚存的青年举子,逐步成长为胸有城府、极具官场智慧的官僚,反映了他在特定的历史境遇中在官场上所做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抉择。小说集中选取了这样几个事件来刻画陈廷敬:一是科举舞弊案,二是到山东、山西、云南查验,三是  相似文献   

16.
本课文节选自《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原标题是:“洋务能员但求形式,外交老手别具肺肠”。《官场现形记》以谴责晚清官场黑暗为主题,描写了当时官僚贪污勒索、迫害人民和投靠帝国主义的种种罪行,客观上反映了一些当时的社会矛盾。由于作者站在改良主义的立场,夸大了“洋人”的威风,因而削弱了作品的意义。有时描写失实,流于庸俗。  相似文献   

17.
奥斯特罗姆的民主制行政范式比传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更加符合公共行政的实际,这主要是由于在范式的来源上它是内生性的,即它的思想根源来自《联邦党人文集》中的自治原则.而官僚制行政则是一种"外来的"公共行政范式,也就是说,这一范式的基础是来自威尔逊和古德诺所借鉴的外来知识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官僚制传统,沿袭至今已经衍生了官僚主义倾向,导致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社会公平,而且危害社会稳定。而西方倡导的韦伯式理性官僚制带给了西方国家在那个特定发展阶段以突飞猛进的进步,中国是否要反思,我们的官僚制传统历史悠久。为何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效果?这两种官僚制之间究竞有哪些本质的不同?而在现阶段西方国家在理性官僚制基础上高度发展以后,开始对官僚制进行批判反思,是否在我国现在还未进入如西方国家一样高度的发展阶段时摒弃官僚制?文章力图分析两种官僚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中国官僚制的前景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理性官僚制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理性官僚制产生的前提条件、存在方式及其主要特征,揭示了理性官僚制的固有悖论,并提出了在行政环境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对理性官僚制进行救治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行的官僚制是作为一种古代官僚制的传承而存在的,相对于西方现代官僚制来说存在诸多缺陷,是发育不良而不是发育充分.在西方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兴起针对官僚制的改革浪潮时,中国的行政发展既不能简单地摒弃和修缮传统官僚制,也不能一概排斥现代官僚制理论,更不能拒绝和否定当代西方行政学理论与实践.要充分认识到欧美当代行政学理论与实践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实现全球化时代中国公共行政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即在对理想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等当代西方行政学理论、运动与模式的借鉴中克服中国现行官僚制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