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混凝技术提取木薯黄浆废水中的植物蛋白质物质,实验通过选取最佳的混凝剂和助凝剂种类及其最佳用量,并研究p H、沉淀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为木薯黄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1%的PAC、1%的氯化铁和1%的改性玉米淀粉处理木薯黄浆废水,三种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133g/L、0.133g/L和0.05g/L,最佳絮凝p H分别为9、2和8,三种絮凝剂的沉淀时间均大于15min时处理效果较佳,此时木薯黄浆淀粉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均到达8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50%。复配实验结果表明:PAC与PAM的复配投加后,PAC投加量为0.02g/L,PAM投加量为0.002g/L,浊度去除率从80%左右上升至98.2%,COD去除率上升至51.8%,复配絮凝剂相比单一絮凝剂提取植物蛋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磷的化学成分是评判水质是否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一般的生物污水处理方式很难将磷的含量降到合格排放的标准。所以污水处理厂还需用化学方法使磷的含量降低,但传统的铁盐和混凝剂铝也在被如今的复合型混凝剂代替。本文以句容市的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分析,对聚合氯化铝铁和聚合硫酸铁的除磷作用进行实验对比,找出了最优的混凝条件。结果得出,只有两者PH值为中性时,聚合氯化铝铁析出量较高,混凝效果比较理想,但投入的药品量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制水分公司长桥水厂供水规模140万m3/d,水源引自青草沙水库,目前是一个大型的常规工艺处理的水厂。整个制水工艺包括混凝、沉淀、消毒、过滤。其中混凝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是出厂水浊度达标的关键。要确保混凝剂投加的安全、合理,那么加注设备的良好性能和自动化程度的优越就是混凝剂投加的保障了。  相似文献   

4.
在诸多的水处理方法中,混凝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处理物化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而使胶体脱稳产生絮凝,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影响混凝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温度、PH值、水力条件、絮凝剂投加量和性质等,调节好这些因素能达到很高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某市北环水厂一系列措施的机理分析和工程实例总结,中小型老水厂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提高水厂处理效果及水处理量.改造措施包括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的原水预氧化处理、涡旋混凝沉淀给水处理及多点投加混凝剂,气水反冲洗滤池应用等处理方法为中小型水厂水处理工艺的新建与改造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验是为了确定各种混合混凝剂对布吉河水进行混凝处理时的最佳投量,通过比较处理效果,药剂费用和布吉工程实际情况,选取适用于布吉河水质净化厂的混凝剂,同时为布吉工程工艺的选择、设备的选取、以后运行费用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取两种混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和聚氯化铝(PACl)对Cu2+污染应急处理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混凝剂投加量条件下比较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对去除Cu2+效果。对Cu2+污染应急处理工艺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九龙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给水厂生产废水回用进行了试验,试验固定生产废水回用比例为5%,试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原水水质,均对应存在一个回用的最佳含固率范围,当生产废水含固率在此范围内时,回用给水厂生产废水可以显著地改善混凝性能,提高沉淀效果,降低混凝剂投加量。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为改性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粉煤灰投加量、吸附时间、罗丹明B初始浓度和p H值对去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罗丹明B溶液50.0 m L,硫酸改性粉煤灰投加量为0.3000 g,吸附时间为100 min,p H值为2,此时去除率去除率为84.68%,去除容量为1.41 mg/g。  相似文献   

10.
聚合氯化铝铁palyaluminium-iron—chloride,简称为复合铝铁,为一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高效无机高分子净水剂,可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处理效果优于其它常规净水药剂。 1、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哈尔滨地区松花江源水在冬季11月至来年4月期间水温低于10℃,浊度低于30NTU,属低温低浊水。原水温度对于水厂净化处理的影响主要在于混凝沉淀过程以及混凝剂水解反应的速度,研究表明,混凝反应速度和沉降速  相似文献   

11.
铁盐和铝盐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不同种类混凝剂在相同的水质条件下各种因素的影响水平相差很大,各种因素在相同的黄河水条件下对铁盐和铝盐混凝剂的混凝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西省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性,研究通过混凝吸附作用对矿井水中硫酸根的去除效果。通过实验,发现在PH=7~9时,采用CaO+硅藻土+少量PAM的药剂投加方式,对矿井水中硫酸根的混凝吸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0)
改性水杨酸锌树脂生产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经验证,由Fenton试剂处理后,脱色及可生化性提高。通过实验发现,p H、硫酸亚铁及H2O2的投加量对处理效果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酒米浆水的混凝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卫华  钱俊青 《科技通报》2002,18(3):197-199,204
采用硫酸亚铁为混凝剂混凝澄清黄酒米浆水,通过条件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工艺条件,在PH值为8.0,混凝剂FeSO4,加量为1.4mg/L,搅拌速度为60r/min,搅拌时间为5min时,澄清后透光率可达90.0%,可作为工业用水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金华群 《内江科技》2010,30(1):93-93
侧向流斜板浮沉池在处理松花江源水时,只有采用了正确的运行方式才能使成本最低化,本文根据运行经验提出了在气浮运行时以固定回流量、调节混凝剂投加量来保证出水浊度,混凝剂投加量以观察矾花、测定浊度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聚丙烯酰胺在不同投量和不同投加时间影响下絮体的强度(抗破碎能力)及恢复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时间和投加量的不同对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的影响也不同,说明在不同条件下投加聚丙烯酰胺对絮体的抗破碎能力及重新生长能力的影响也不同:在混凝剂与聚丙烯酰胺同时投加时(絮凝0min),聚丙烯酰胺投加量的不同对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的影响并不明显的,在絮凝5 min后投加,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随着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投量达到1mg/L时,恢复因子达到86%,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一定时,絮凝时间越长,再投加聚丙烯酰胺,絮体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越大.  相似文献   

17.
就新型净水剂聚合氯化铝PAC-S的结构与特性,以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对比,检测报告与分析,并对其混凝机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赵立卓  王研 《科技风》2014,(6):26-26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和法处理的适用情况、中和方法及中和剂;混凝沉淀法中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化学氧化法中常用的氧化剂、氧化法的实际应用等废水化学处理的方法与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克儒 《内江科技》2010,31(7):87-87,102
本文介绍了四川理工学院自来水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净水工艺步骤和净水操作过程,通过对自来水聚合氯化铝混凝、二氧化氯消毒等方法处理,使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进水氨氮浓度为914.2mg/L,水温18℃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磷酸铵镁沉淀法(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method,MAP)处理高浓氨氮污水时p H值、反应时间及镁盐投加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 H值为9.5,反应时间9min,n(Mg2+):n(NH4+):n(PO43-)=1.2:1:1时,出水氨氮浓度为16.19 mg/L,去除率可达到9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