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要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创造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教师“创新意识”强.教学没计有“创意”,教学过程有“新意”。  相似文献   

3.
吴志军 《天津教育》2014,(23):109-110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的这句话,很多教师都明白,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成为一个“善假于物”的人,将“物”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有两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一是可“假”之“物”有哪些,二是怎样的“假”才称得上“善”。从备课的角度,各种报刊、书籍,以及网络上与教学相关的资源都应纳入教师的视野;从上课的角度,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教学媒体)当为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决定教育工作优劣的是教师的素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可以说,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育的成败,直接关乎着国家的兴盛强弱。而教师这一职业,已经逐渐告别了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对学生和蔼,让学生觉得老师亲切,这样学生才会去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学生搞好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可以让你的教学活动顺利地进行,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把教师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始终以一副执教者的面孔,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进行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很少有教师耐下心来倾听学生,坐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目.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听”的重要性。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需要倾听;在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更需要倾听。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7.
郭平 《现代语文》2007,(4):103-103
常听人说,教师需要点教育理想。许多人都不以为意,想必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因为目前许多老师认为教书无非就是让学生上个好大学。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这,我真觉得是该洗洗脑了。所有学科教师无不如此,语文教师尤其应该有点教育理想。人们常说,立言先立人。立人是立言的基础。把语文教好,与教学生做人是一条路道上的任务。离开“立人”之道而专钻“言语”,恐怕就有失语文教育的根本。语言里有什么,我们该强化学生对言语极其强烈的敏锐力,能够较快捷地把握“言语内核”,这“言语内核”包涵的就应该有学生发展需要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吸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引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育理论。它强调教师施教的民主化、师生交往的平等化、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强调要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使教师成为“最具魅力吸引”的人,使学校成为最具吸引的场所,从而完成教育目标。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论,“吸引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青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要加强“吸引教育”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我认为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要求,因此每位教师要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为此,我就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谈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传统印象中,教师,是靠“嘴上功夫”吃饭,而语文教师,更被要求能说会道;评价一名教师.也常常是“会不会讲”“讲得好不好”。可见,“能讲”“会讲”之于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许广辉 《成才之路》2009,(18):96-97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相互配合,情绪愉快。心情舒畅,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和学生交流是很重要和必要的,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相互沟通、缩短师生问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助于自己备学生、备教法。  相似文献   

12.
况晨光 《中国德育》2005,(6):36-36,49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必须注重情感才能做好的工作。师生之间真正有了积极的情感联系和心灵感应,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会真正具有“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和新教育要深入人心,就不得不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和漏洞。学校教育如何克服现行的缺失和漏洞从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呢?笔者认为,要在三个"平"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新语文课标准中“三个维度”的内涵、精神实质、相互之间的交融关系,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落实作了的阐述;强调“三个维度”既不是割裂的,又不是外加的,而是语文教学本身综合性特点的体现;重塑语文教学的模式,克服薄弱环节,使“三个维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从而实现“两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与教师的沟通要讲究艺术,不能简单直接。有时候,校长改变一下沟通方式,通过表扬教师家属、与教师正事闲聊、默默帮助教师、私下交流问题、悄悄批评、躬亲示范等,效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后,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在教学中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否摆脱了唯知主义的框框,步入了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三个维度"是语文新课标中最为凸现的理念。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伴随着前两个维度的发展而发展的。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更突出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价值观这一概念很容易让人想起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是指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的总和。而这里所说的价值观是指学生身上体现出的热爱、关心、尊重、合作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与行为品质。价值观是否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这也是语文教学肩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上进心、耐心、细心,中意课程标准以及中意学生在语文课上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三个维度后的认识 贯彻新课标,进行新教改,启动新教材已经5年了,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是教学过程的展现都有了许多喜人的变化。在这5年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跟上语文教改的步伐,我不断的学习新课标,领会其精神实质。三个维度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指的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对此,理论上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究竟怎么做仍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了来自教学一线的四位语文老师,就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论语)选读》教学的“生活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