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石成金] 曹老师:刚看到《__秋韵》这一命题,有的同学说春天景物多而美,有得写,写秋天没劲.大家写过之后有什么体会呢?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为孩子们写毕业腮上“老师的话”。 提起笔,看着那一个个名字。脑海中便浮现出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蛋,想起他们和我一起度过的一幕幕。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是老师对孩子们心的倾诉,把所有想对孩子们说的话,全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把所有的祝福与期待用笔尖表达。  相似文献   

3.
李秀红 《现代语文》2008,(8):125-126
作文教学在幼师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师学生的作文水平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后重新回到课堂,我们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一次次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启迪、心灵的交流、理念的升华,强烈地冲击着教育观念,掀起阵阵前所未有的“头脑风暴”。在学习中我们不断的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在住足俯瞰中大胆的直面自己;在静心醒思中加深了对语文教学的感悟。  相似文献   

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言论,《论语》对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和生存原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能把握《论语》中的做事的原则和分寸,人际关系将会和谐很多,人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阳光灿烂。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猜一猜的游戏,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课件展现春、冬、夏不同季节的景色,不将季节的画面直接出现,而是让代表季节特征的景物逐步累加,使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7.
距离产生美——《背影》教学感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影》的美在情真、情深。我觉得如果不用心去感受这篇散文倾吐的感情,如果不把教眼设在美的距离上,那是很难领略作者心中的底蕴,品尝到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父亲的挚爱,也就不会被父子之间的相互厚爱所打动,更不会有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感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材料有真切、恰如其分的感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语法教学中运用感悟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材料有真切、恰如其分的感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在语法教学中运用感悟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王老师的课堂,是情丝绵绵的课堂,是情意浓浓的课堂,是情怀敞开的课堂,是情致盎然的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入情入境,思维在情节中潺潺流动着,心灵在情网中悠悠舒展着,人性在情趣中静静倘徉着。这一切都有着王老师“追求感情、灵性和悟性交融的课堂”的一腔热情。情感的源头在哪里?  相似文献   

11.
12.
自主性阅读不仅重视阅读过程的理性认识,如方法的掌握、认识能力的提高等,更重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的把握,注重感性认识,即诵读感悟.文科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生命的对话,"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相似文献   

13.
王毓新 《江西教育》2006,(11):15-15
讲究声音是行文的最重要的功夫,高明的作者.正是出于对文学传达中语音组合独具的审美特性的认识,特别强调写作要讲究“声文之美”,要通过语音组合营造文章的气势,也就是“斟声求气”。,如桐城派散文家刘大槲就自我揭示道:“音节为神气之迹……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正凶如此,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特别强凋通过“多读”感悟语言材料,积累言语范式。  相似文献   

14.
且以《小巷深处》(七年级上册第六课)为例谈谈感悟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的学习,实质上就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作者的生活,感悟作者从现实中概括出的生活,并能从中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本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情操。着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练读、演读,并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各大省市的语文公开课、研究课总是偏重于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要与作者有共情,而往往忽视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工具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点滴情感,提笔作文却又文思枯竭,这样的情况实在值得教师深思。同时,备课不能只备一篇课文,而要关注整个单元,甚至整本书。一篇文章一个重点。语文课有语文味,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为之探索、努力。  相似文献   

18.
《鱼》是四年级科学课的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分别运用了导入、知识迁移、拓展的教学方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撷取了三个教学片段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途径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课文新课程标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章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气息。在教学中,用感悟这座桥梁,把学生外在的读和内在的丰富精神世界受到教育,形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连接在一起。因此,教学中强调和注重学生的感悟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