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新兴的媒介形式,其信息传播的情绪性与渗透性给当前新媒体面临的舆论引导环境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利用微博引导舆论的困境及局限,探析其发展策略,助力微博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2.
赵伟 《新闻世界》2013,(4):143-144
本文采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把微博视作充满话语争斗的舆论场。在简要回顾对微博的各种研究之后,把关注微博的中外舆论化约为两种:乐观与悲观。乐观派认为微博是舆论的春天,微博成就了人人书写的年代;悲观派则批评微博具有天然阶级性,在他们眼中,微博不过是传统精英把控现实话语权的阵地,所谓的公共意见也只不过是少数群体的想象。本文认为,正是这些充满争议的舆论交锋建构了微博的日常政治生活史。  相似文献   

3.
赵婷婷 《东南传播》2012,(12):45-47
本文以"中菲黄岩岛之争"微博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微博在民众国家认同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微博舆论增强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微博舆论也存在固有的问题,需要民众自身素养的提高和政府积极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型媒体形式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作为其中的代表,拥有极高的用户量,更是成为了许多网络舆论的"始发地"。本文根据新型微博网络舆论的传播及其特点,就目前微博网络舆论的传播问题及引导策略做出了分析。以期能为净化网络环境,控制不实舆论的传播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微博网络中隐含的脉络关联,依循其发展延伸结构,按照其刺激因素的多寡和复杂程度,推演微博舆论传播的底层结构——“蒲公英”状,在此基础上,根据微博事件的三种类型,探析了微博舆论的三种演化模式,即:漩涡蔓延型、星系扩散型和节外生枝型,并利用可视化的研究工具对其进行直观呈现.  相似文献   

6.
微博传播环境下舆论生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张婷 《新闻传播》2010,(6):148-148
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形式,微博为人们表达自我、发表意见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并成为强大的舆论载体。本文分析了微博中舆论的形成过程.试图由此探究微博成为“最具杀伤力”的舆论载体的原因.为更好地引导微博空间中的舆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宋晨宇 《今传媒》2011,(12):86-87
微博因平民化、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为了做好微博的舆论引导工作,社会管理部门需要时刻掌握微博的舆情动向,及时公布网民关注的信息,以意见领袖设置议程,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微博舆论传播中呈现出若干焦点事件同步传播的特征,具有舆论传播的即时性、群聚化、去中心化、自净化等传播特征,微博舆论传播超越了传统人际传播的界限,使舆论呈现累进式的升华,越来越成为舆论传播的重要范畴。但是,由于信息链条碎片化,加上信息发布的权限放大,把关权力的下放,信息的无限递增,给主管部门对某一事件的信息搜集和研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自媒体时代下,微博以其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话语权表达的重要场域,为公众提供新的话语空间,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培养新的媒介习惯。在突发事件等重大公共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微博日益成为事件发酵的重要平台和推动者,正是由于微博的广泛参与性、全民开放性、言论自由性,促进其迅速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中心。但信息的复杂化、受众的多样化、传播的广泛化,使得一些片面的网络舆论,影响了事件的整体发展,同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仅次于传统媒体的第二大网络舆情源头,微博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给政府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诸多挑战;如"把关人"作用受限造成严重的文化缺失现象,在突发事件中具有巨大舆论凝聚力,在现实社会中具有强大动员能力等。因此,建议:法律层面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操作层面完善政务微博系统,及时引导网络舆论;理念上加强微博伦理导向建设,促进理性公民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郭晶 《现代视听》2011,(12):40-42
微博传播有自身的特点:草根性、碎片化、即时性、裂变性,这些特性使它具备了新媒体的优势,便于人们言论的自由表达,并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微动力。为此,应对其优劣势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博平台的出现,网友将其变成社会的"舆论场",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对社会一度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这个众声喧哗的年代,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之后,往往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以一种偏激的、暴力的形式出现。本文通过研究"舆论绑架"存在的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阐述如何规避"舆论绑架"现象。  相似文献   

13.
杨双 《新闻传播》2022,(11):46-48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广播、报纸等传统形式,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编织在了一块巨大的“网”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微博是互联网技术的高新产物,以其开放性、社交性、灵活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途径。微博传播所形成的网络舆论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造成的社会影响力极大,需要做好舆论引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微博传播对我国网络舆论的影响开展探究。  相似文献   

14.
在公共领域媒介中(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公众所能获取的意见量不足,甚至处于“缺氧”的状态,如此这般怎能使公众不在长期单一意见体系的熏陶下出现麻醉状态呢?新媒介的出现就像是“兴奋剂”,打破了传统媒介意见垄断的局面.微博的勃兴,可以看做是公共意识积极觉醒的写照.其实质从正性方向看是一种公众普遍的公共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提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兴起的微博中质量参差不齐.在大多数公众的认识水平、能力、素养尚未达到相应层面的情况下,此时的微博中也存在大量的情绪性表意和追随性表意.在产生公众舆论后,意见的质量不高,缺乏理性或许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由微博触发的网络环境下的舆论事件试图分析其是否存在公共舆论的基因,以及网络舆论本身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对其形成正确的引导思路.  相似文献   

15.
微博传播对网络舆论的影响——以“宜黄强拆事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苑 《新闻世界》2011,(6):106-107
作为新兴传播工具,微博成就一个个热点话题,它的出现对网络舆论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试从网络舆论形成及其不同发展阶段来探讨微博传播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互联网媒体平台,主要用于发布信息,互动交流,而且参与人群广泛。微博过亿的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聚焦某项公益活动。本文以最近热播电影"亲爱的"谈起,讲述微博在"微博打拐"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微博传播公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席悦 《新闻世界》2014,(6):136-137
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态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用户的交互性得到尊重,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可以参与到针砭时事的公共环境中。其中微博的兴起,更是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使得使用者参与的意识越发强烈。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微博当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在出现之初与出现一段时间后,大众对其的关注度及评价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变化大众的观点也会出现变化呢?本文从公共领域理论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媒体的一种代表性形态,方兴未艾的微博对于过去由传统媒体把关的舆论生成机制形成了极大挑战。本文从传播学和叙事学角度对微博作了一些审视,分析微博叙事的草根性、即时性和互文性,并就新的舆论环境下如何加强舆论引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博以全天候、无间歇、滚动化和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建构社会现实,成为当下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强的信息传播平台,为舆论的酝酿、形成与释放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作为发展势头强劲的社交媒体,微博正在改变着舆情发生、发展和反映的方式,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近几年影响较大的微博谣言事件探讨我国网络舆论监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相关部门应从立法、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服务商的行业自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舆论监督互动和网民素质的提高等几方面入手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