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初才子王勃,一篇《滕王阁序》,大出风头。“李广难封”,成为传世名言。也为后人留下不尽思索。  相似文献   

2.
谭健 《军事记者》2006,(10):30-31
2、思想交锋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漫长的国家,反对封建的思想意识及其流毒影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以来,杂文作为一种轻武器,在反封建斗争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杂文专栏,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讨伐封建主义的。其它刊物也是如此。鲁迅的《我之节烈观》、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陈独秀的《偶象破坏性》、刘半农的《随感录辟“灵学丛志”》、钱玄同的《随感录·灵学丛志读后》等,都是当时反对封建主义种种恶习的提神醒脑之作。杂文的这种反封建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当代…  相似文献   

3.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在便殿与众学士议论前朝用人得失。玄宗问李白:“我与天后(武则天)的用人有什么不同?”李白答道:“天后用人好像小孩子买瓜.不选有味的,只要那些肥大的:陛下用人,则好比沙里淘金,剖石采玉,取的都是精华啊!”玄宗听了乐得哈哈大笑:“爱卿真会说话。”  相似文献   

4.
岁月如河。我们每个人都是划舟击水的过客.而我们祖先是一批聪明且极富智慧的过客,他们为后人留下一笔取之不尽万世不竭的财富——中国汉字。汉字的构成,可谓丰富多彩,别有意味。有的象形,集天地之灵,应万物之象,颇具象征意义;有的指示,点石为金,寥寥一点一划,就让人一目了然;有的会意,传递的气象让人既明白畅晓又浮想联翩。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中国,首屈一指的杂文化评论栏目当 属中青报的《求实篇》。这个专栏不仅在新闻界,而且在文化界引起积极响应,许多文人作家成为这一栏目的特约撰稿人,使它在新闻改革的两个走向,即新闻报道散文式、评论杂文化中为后者树立了一面旗帜,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尖峰。下面我们从《求实篇》创办及创作上的特点来进行分  相似文献   

6.
电影《梅兰芳》,真实刻画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却木讷寡言,不谙世事,甚至不懂幽默。在其智慧的经济人邱如白看来,正是由于平日里的这种孤单,才使得梅兰芳事业高度专一、成就卓然不群。因此,当梅兰芳因和女艺人孟小冬产生婚外情而开始浮躁时.邱如白力主孟小冬远离梅兰芳,并严厉地说:“谁毁了他的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  相似文献   

7.
读过《三国》的朋友大概都记得许攸这个人物。他从小就有治国安邦大志,博学多才,足智多谋,且和袁绍、曹操是"发小",跟随袁绍起兵后,深得袁绍赏识。"坐席言议,谋略出众。"真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惜他因过于“贪财好利”,在曹、袁官渡决战中,背叛袁绍,  相似文献   

8.
郭峰 《军事记者》2007,(10):71-71
这两年,在解放军报新闻函授班老师的辅导和帮助下,我的写作水平明显进步,多篇稿件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刊用。这些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军报函授班的老师们。同时,我们连队指导员李松峰教我如何抓"活鱼"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筱青 《军事记者》2012,(11):63-63
记得在南方某地一名人故居里,看到一幅清初八大山人的画作。画面上总体是枯塘败荷.看上去几株枯萎的荷花、几片耷拉破碎的叶子,在几乎干涸的湖底苟延残喘.完全是一幅绝望无力的惨景。然而就是这样一幅画,却被称作是“杰作”,一些所谓的行家竭尽吹捧之能事。我对美术当然是外行之外行.不懂其中之审美的诀窍。但我起码知道一点基本的常识:美术美术,画作首先要“美”。如果一幅美术作品让人看上去没有美的感觉,而是凄凉、伤感、败兴,甚至丑恶的印象,这能叫美术吗?  相似文献   

10.
友直 《档案管理》2005,(5):94-95
偶见一报上登了一首“不足歌”。歌中讲,“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上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歌词通俗,含义易懂——人们没有满足的时候,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似文献   

11.
“家”与“冢”,两个字近似,笔画完全一样。区别在于点的位置,一个点在宝盖上,一个在下,可字意却是天壤之别。古人造这两个字的本意不得而知,不过从字的结构上能看出点“会意”和两个字之间的联系来。先看这个“家”字:宝盖像是房脊,宝盖上那个“点”代表房上一轮太阳,房子挡风蔽日,驱寒保暖,为人、畜提供生命繁衍之地(古时人畜混居,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家里还住着牛)。古人造字,依类象形,于是有了“家”。再看看“冢”字:原本在宝盖上面的那个“点”,跑到了宝盖下面,太阳陨落,生命之光躲起来,人、畜离开了生命之源,入土为安,示生命终止。古人立字为凭,指示其意,于是有了“冢”。  相似文献   

12.
王锋 《今传媒》2005,(10S):104-105
名人亦如瓷器,火候各异,成色不同,有景德镇之三味真火烧制,有鸡毛店之黄泥炉旁捏成,而无论何种名人,皆需严加教育,一如瓷器之需打磨剖光也。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的工作报道,在我们的媒体中具有突出地位。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指导性,难点是相似性。新闻追求的是一个“新”字,媒体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季节性工作中报道出“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闻来,犹如要把一首传统的《四季歌》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马大姐外传》中的女主角“损”男主角“抠门”,举例说他因惜财而做出吝啬的“怪招”:寄信从来都不贴邮票,总是故意把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地址写反。邮局发信时看到邮资不足,就退回去。这样,收信人就收着了。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130篇序目,自古以来的史家、学者多予以关注,对其名称和性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迄无定论,故对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爬梳整理,以期作出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往往缺乏一种辩证分析事物的思维和能力。对于古代的“忠”,有人认为它就是“三纲五常”而把它批的一无是处、一塌糊涂;有人则认为它教人尊老爱国而把其捧的超凡脱俗、完美无瑕。其实古代“忠”产生于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之下,从当代的眼光看来“忠”的内容可谓是有利有弊、喜忧参半的。因此怎样辨证的去分析“忠”的利于弊,分清其精华与糟粕,从而批判的继承它就成了我们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毒本文就“忠”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主要弊端展开分析,并试图找到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钧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牧惠  浩然 《出版参考》2006,(9):40-40
清朝初年尚书魏象枢,著有《庸斋闲话》,其中有一则把水与油比喻君子小人的格言:  相似文献   

18.
想到这些,“三爷”马上软了下来,主动递上一支香烟,笑嘻嘻道:“方老板讲的全都在理,即使拣个死孩子,也得让人家看看公母嘛,不过你也得体谅体谅老弟的难处,老实讲,不是不给你看货,是货根本没在我手里,这也无妨,大熊猫的录像带在这,活龙活现就是‘它’的,不和真家伙一样明白,怎么样?”  相似文献   

19.
WJ”警车 ,埋伏在小树林里时间 :6月 1 4日凌晨 4时 3 0分。黎明前的新厝乡 ,一切都是那么宁静。除了阵阵海风 ,声声海浪 ,家家户户依然沉浸在甜美的睡乡中。就在这时 ,一辆挂有“W·J”牌子的指挥车 ,隐蔽地停在小树林里一棵大树下。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的警官 ,手里握着对讲机 ,不时地与各个行动小组紧密地联系着。他 ,就是这次缉私、追剿行动“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武警魏支队长。那还是昨晚 7时 3 0分 ,接到市公安局通知 :据可靠情报透露 ,新厝乡一起特大香烟走私活动 ,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约有近万箱高级香烟 ,已在海上“对接”后 …  相似文献   

20.
不等排长答话,有个战士首先开了腔,“过去帮忙,那是警民关系,应该做的。只是今天这可乐、这西瓜,这片盛情,我们可不该领啊,因为有公务在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