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稀土永磁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是支撑整个绿色能源产业的核心功能材料。文章论述了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新经济中的作用及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分布特点,进而分析了宁波地区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现状,并提出了宁波地区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在现代新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较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并对江苏省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稀土永磁材料在风电产业等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维贤 《科技风》2015,(1):46+59
近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成本的大幅增加,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发展受到制约。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转子采用直流励磁绕组提供磁场,摆脱了永磁材料成本的影响,同时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兼具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高效率、高可靠性、低维护成本等特点,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本文以某型号电励磁直驱变流器为例,从电励磁直驱变流器的原理、变流器励磁原理、励磁控制和励磁回路故障四个方面对电励磁直驱变流器励磁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三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电机控制理论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得以迅速的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损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重视的令天,对其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发展,快速发展的永磁接触器可以实现传统接触器的所有功能,并且不需保持通电,就能维持合闸,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符合当今世界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信息》2003,(21):30-30
稀土永磁材料将成为我国市场前景广阔,应用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这是在日前召开的2003年国际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信息。来自海内外磁材领域的知名专家、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磁材科研机构和磁材用户聚集到深  相似文献   

7.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1983年由日本住友公司研制成的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它具有很高的磁能积和高的矫顽力.由于这种材料的出现,使电工、电机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使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制作永磁电机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是富稀土国家,稀土蕴藏量约占全世界80%,同时,我国又是缺少钴资源的国家,所以使用稀土元素代替钴作成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前景。沈阳工业大学唐任远教授等所开展的稀土永磁电机设计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永磁同步电机基于节能高效、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运行平稳可靠,将来可广泛应用于家电、航空、医疗器械、电梯以及汽车等领域。中国因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对以此为永磁材料的永磁同步电机更进一步的技术研究,意义重大深远。近年来,内置式磁路结构的设计、仿真及控制等技术日渐成熟,永磁同步电机因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社会需求日益增加,技术发展更加深入,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2,(16):16-17
(上接第15期) 4.新材料发展迅速. 世界新材料发展迅速,大直径半导体硅材料、磁性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生产技术的开发、完善,使得结构材料复合化及功能化、功能材料集成化及智能化得以不断实现,如具有优良比强度、比模量的铝锂合金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飞行器、低成本发射装置;稀土永磁材料大量用于计算机、永磁电机、核磁共振仪等高技术领域;镍氢电池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锂离子电池普遍用于通讯、计算机生产领域.既开拓了新的有色金属消费领域,又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建立在包头稀土研究院开通的“世界稀土专利检索系统”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对永磁材料的相关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归纳,总结近年来永磁行业在我国,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专利申请方面的特点及技术申请热点,为内蒙古自治区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子彪  张莉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75-183
面对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产业发展高端化、用钢需求多元化的挑战,明确钢铁材料及其技术发展态势,对实现新科技革命与钢铁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耦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主题演化角度出发,借助LDA模型全面挖掘钢铁材料技术主题及其发展趋势,最终提炼钢铁材料发展特征及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我国钢铁材料及技术多集中于基础性研究;材料性能将以高性能、复合化、低维化、智能化为重点,材料类型由结构性向功能性材料延伸的趋势;未来将从市场、技术、资源角度出发,进入钢铁材料智慧设计、智慧生产与智慧服务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雷蕾  刘政  赵素 《科技广场》2004,(7):81-84
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孔隙结构,分析了碳纳米管作为摩擦材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和近期碳纳米管摩擦材料发展情况,为工业用材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金属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和进步息息相关。非晶合金材料是一类原子结构长程无序,具有独特优异性能的新型金属材料。近年来,非晶合金材料的研发、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对金属材料的设计和研发、结构材料、绿色节能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信息材料等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文章在回顾非晶合金材料研究和研发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其学科的前沿科学问题、发展方向,以及我国在该领域发展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以期为加快新金属材料的发展,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比较长三角主要城市材料科学领域发展趋势,为上海市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针对2015—2017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发表的材料科学领域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发表年份、数量、机构以及合作单位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上海市发表的论文数量在长三角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以上海为第一作者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共2865篇,其中与外地合作论文占一半以上。上海市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综合实力突出,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成果研发和区域协同创新,推动材料科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发展现状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数据提取,通过对整体概览、技术分析、专利地图、专利关键词、专利价值等维度进行全面统筹概括,得到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度,并对技术发展进行趋势预测。通过分析为我国未来几年稀土抛光材料应用领域技术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对中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专利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状况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材料、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并称为21世纪的三大关键技术,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北京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新材料科研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以新材料规模化制造为发展方向,大量科研成果难以被有效转化.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进行了剖析,构建了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战略矩阵,并对北京新材料科研成果转化战略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宁  李葳 《科技与管理》2012,14(3):15-18
黑龙江新材料产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问题成为影响新材料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要素。基于黑龙江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黑龙江新材料产业战略联盟稳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有助于黑龙江新材料产业战略联盟实现稳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动力电池的研究变得尤其重要。基于动力电池产业链,通过专利视角分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中的关键材料出发,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发展正极材料是大幅度提升动力电池比能量的首选,其将朝着高电压、高容量的方向发展;发展硅基负极材料成为行业共识。接着结合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下游的关键技术,对动力电池匹配与优化、电池制造工艺及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菊霜 《科教文汇》2020,(5):129-130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发展,以此完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需要从教材知识角度出发,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将生活与数学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联系,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与进步。还要对学生开展评价教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20.
“制造强国梦、材料当先行”。关键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本文从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演进规律、技术创新、商业化应用、战略与政策等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产业升级不断对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而关键新材料的创新突破也会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为此,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新材料发展情况纷纷制定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战略和政策,争夺科技制高点。然而,关键新材料具有“高技术不确定性”和“高市场不确定性”,这决定了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面临“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两大难题。未来需要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和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对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影响、关键新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的实现路径、不同类别关键新材料商业化应用模式的创新以及战略与政策的精准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