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媒体发展,突发事件报道经常性跃入人们眼帘。本文试以汶川、玉树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新闻媒体的报道为切入点,从抢夺话语权、树立权威性、提升竞争力等方面对媒体公信力打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任何细节的失实,都是新闻工作的失误,都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媒体的公信力是几代新闻人用勤奋和智慧铸就的,媒体的公信力问题事关媒体兴衰、国家声誉。如果假新闻频现,必将使受众把对媒体的失望,演变成对媒体公信力的强烈质疑,使其丧失在公众中的话语权。这个并不深奥的道理,每个新闻人都不陌生。但在新闻实践中,虚假新闻为何屡禁不止?假新闻经常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新闻人如何避免落人虚假新闻的陷阱?这些问题已成为新闻管理者、新闻把关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东博 《新闻窗》2010,(2):123-124
新闻传播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受到执政者和各阶层民众的高度关注,以致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讲,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很难有强大的新闻媒体和国际话语权。而媒体承担着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受众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风云变幻的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话语权作为电视媒体公信力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应对存在的话语权危机,提升电视媒体的自身公信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赖薇 《新闻世界》2014,(2):98-99
在一些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存在"媒体审判"大行其道、乱用传闻、滥贴标签、坚持"弱者即正义"的单一价值判断等不当做法,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在当前特殊社会时期,对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协调,应被视为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社会职责。建议传统媒体主导话语权,引导网络舆论;在司法案件报道中,新闻媒体更加专业理性客观;在争议性报道中改进报道方式;不断完善媒体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6.
提高媒体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伟 《军事记者》2010,(7):51-53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中所形成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他国新闻媒体的各类报道中所呈现的形象。国家形象的塑造过程,是一个被媒体如何描述、如何传输和怎样解读的过程。"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严重制约了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必须遵循媒体传播规律、融入世界话语体系、积极争夺话语权,切实提高我国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写作对象,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介绍了我国当前国家形象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公信力问题等等;最后分析了我国国家形象传播对策,从政府建设、政府发言人制度完善、加强媒体建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媒体的多元化、话语权的进一步解构成为新闻媒体的主要特征,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诸多领域,都在随着媒体形式的变化相应的调整工作思路,来应对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的挑战,而教育等社会领域作为"不再沉默的大多数"1,随着媒体素养的不断提升,对媒体责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闻媒体的教育责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新闻媒体对教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上升,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也越来越多。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多从自身价值观出发有意无意营造扭曲中国形象的舆论,造成负面影响,提升我国媒体国际话语权迫在眉睫。对此,本文提出加强国际话语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至关重要的元素,是媒体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和谐媒体建设过程中,提升公信力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公信力建设成为一个焦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指出: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这是党对政府公信力建设形势的准确把握与高度重视。作为新闻媒体,建设责任媒体、权威媒体和诚信媒体三位一体的和谐媒体,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建设和谐媒体,提升新闻传媒公信力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就新闻传媒公信力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马凯俊 《新闻世界》2011,(11):205-206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媒体在国际话语权中“失语”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尤其是自2003年“非典”以来,我国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中,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国家话语权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层面,对我国媒体近十年来对突发事件对外报道中所积累的经验,略做回顾、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滥用媒体话语权行为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滥用话语权不但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和长期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健康运行也有一定的危害.之所以出现滥用媒体话语权的行为,与我国媒体自身的变革和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不无关系.因而在我国媒体改革的过程中,要求媒体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严格杜绝媒体对话语权的滥用,形成一定的内外约束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但是中国仍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话语权体系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海外华文媒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平台,它在塑造中国新形象、消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齐建清 《声屏世界》2007,(12):31-31
提升公信力是构建新闻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唯一途径。虽然主流媒体普遍获得了比较高的公信力,但公信力既不是与生俱来也非一成不变。随着传媒业逐步走向市场,媒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失范问题日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面对新兴媒体的崛起,社会变革期受众需求的转变,主流媒体应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公信力,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具有满足信息需求、传播知识、引导舆沦、倡导新风等多霞社会功能。作为社会舆论工具,新闻媒体具有相当号召力和话语权,人们也更多地将来自媒体的声音作为具有权威的高层意见。这是长期以来媒体积累的深厚的社会资源、承担的社会责任、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来之不易的公信力和得天独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王玉梅 《新闻世界》2012,(11):148-149
在社会转型时期,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而突发事件的报道离不开新闻媒体。国外民众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因此,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和传播对建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形象与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态度之间的关系出发,谈谈媒体应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进而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海燕 《传媒》2022,(22):69-71
提高地方主流媒体在区域内的传播力、话语权,是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宣传能力的重要任务。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使互联网场域中网民对大众舆论传播的参与度更高,“话语权下沉”效应显现。本文分析了地方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构成:媒体公信力、新闻产品、核心受众,归结了地方主流媒体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为建设新型地方主流媒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晖 《新闻传播》2009,(9):96-96
全球化是当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闻娱乐化(Infotainment)”则成为近些年全球媒体融合发展的典型表现。然而我国一些媒体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赶下,盲目的走上了畸形发展的“新闻娱乐化”道路。这样的“新闻娱乐化”不仅不能满足受众的真正需求。而且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长此以往,我国独特的本土化的媒体市场将荡然无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丧失。  相似文献   

20.
刘冰石 《新闻实践》2011,(12):31-33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现今,传媒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媒体公信力受到挑战,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降低。大众传媒为什么会出现信任危机?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选择,大众传媒如何维持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