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1914年4、5月间,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我东北地方财政窘困、金融紊乱,制造奉天挤兑风潮事件,本刊已于1983年第二期公布了有关档案。其中,虽提及奉天借款一事,但日本帝国主义拟利用借款,谋取奉天农田、矿山、森林、江河水域资源的侵略活动,以及当时农商总长张謇拟借欧美实力代垦农田两者间的关系,档案中未能有所反映。现将张锡鸾为奉天借款与袁世凯政府之间往来密电四件,予以公布,以补前遗,并供研究。  相似文献   

2.
日俄战争后,日本开始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渗透。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强烈反对,也使得东北地区的爱国知识分子积极探索反日救国的良方。九一八事变前,以杜重远为代表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倡导实业救国,挽救国家危亡。杜重远创办肇新窑业公司与日本的陶瓷企业竞争,挤垮了日本的陶瓷企业;他还领导奉天商民声援拒日临江设领的斗争,迫使日本撤销了临江领事分馆。以阎宝航为首的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以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为基地,创立各种爱国团体,开展抵制日货斗争;同时,兴办平民教育事业,宣传教育救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先进知识分子被迫流亡到关内,其对日斗争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时期,他们的斗争不仅仅停留在反日爱国阶段,而是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之中。他们组织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联络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掀起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大连有一座鲜为人知的金州龙王庙万人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制造的十几个万人坑之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铁证。……  相似文献   

4.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沈阳北大营中国东北守军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蒋介石顽固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下达对日本侵略军“绝对不抵抗”的命令,致使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肆无忌惮,一夜之间便占领了整个奉天(今沈阳)城。制造了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的阴谋得逞以后,欣喜若狂。他们为了永久纪念这一事变,将奉天通往北平(今北京)的火车特意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4,(Z2):144-145
<正>翻开中国近代史,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仅在1931年、1932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在兴城就制造了4起惨案,灭绝人性的血腥屠杀,令人发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及东北当局执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政策",日军长驱直入辽沈,整个东北很快沦陷,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的殖民地。东北大地,山河变色,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不屈的东北民众奋起抗争。兴城沦陷后,  相似文献   

6.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死之后,奉天当局采取密不发丧的的做法,一面封锁消息,秘密料理其后事,一面以奉天省长公署的名义发表通电,佯称张作霖"身受微伤,精神尚好".  相似文献   

7.
蔡智堪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反对封建制度.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激起他民族仇恨,坚决反对日入侵中国,一生具有传奇色彩.在上个世纪的几十年里,他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拥护蔡锷将军入滇;秘密获取《田中奏折》,揭露公布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调查万宝山事件和张作霖皇姑屯被炸事件,为东北地方政府提供情报,损失家财,不怕牺牲,不愧为是一位爱国奇才.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九&;#183;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民族义愤。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及时发表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相似文献   

9.
《顺天时报》创刊于1901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北京出版的汉文报纸。它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喉舌和侵华工具。袁世凯于1912年盗窃辛亥革命果实之后,逆历史潮流而动,改共和制为君主制,其后台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顺天时报》是袁世觊每日必读的报纸。后来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帝制失败,袁世凯忧愤交加,很快死去,这与《顺天时报》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东北大鼓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大鼓是产于沈阳地区的地方曲种。因沈阳在历史上曾名奉天,故当时有“奉天大鼓”、“奉派大鼓”之称。张学良“东北易帜”后,该曲种又称“辽宁大鼓”。因这一曲种在东北广泛流传,所以多称东北大鼓。东北大鼓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基本唱腔,如四大口、四小口、慢  相似文献   

1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致使乌丹地区沦为殖民地。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在英美帝国主义援助下,宣布实行法币政策,加深了日本帝国主义与英美帝国主义的矛盾。日本帝国主义对于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政策,曾经多方加以干涉,并鼓吹所谓冀察币政特殊化以保护其在冀察的特殊利益。这组资料,从某些方面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法币政策的态度,以及在其授意下冀察当局对冀察币政特殊化所作的某些活动,对研究民国史、中日关系史均具有一定的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日本对我国东北邮政的侵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896—1921年日本对东北邮政的侵入 邮政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鸦片战争以后,同其他领域的主权一样,中国的邮政主权也落到了帝国主义国家之手。英国利用五口通商条约,首先在中国的贸易口岸设立了邮局,即所谓“客局”,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争相效尤,中国的邮政主权开始遭到破坏。1896年,在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的直接插手下,中国的邮政由海关兼办,从此,中国的邮政权完全操诸帝国主义之手。 东北三省的邮政,原来相当发达,不仅有官办的驿政,而且有商办的“民信局”。海关兼办邮政后,驿政自然便落到了海关税务司之手。日本由此开始了侵略中国邮政的历史。1896年,海关在牛庄设邮政总局,辖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邮务。不久,邮政总局改设奉天,增设副总局于牛庄、吉林府、哈尔滨、宽城子、安东、锦州府等6处。当时,在东北的外国势力主要是俄国。但日本野心勃勃,逐步向东北渗透,以图取代俄国。 日俄战争期间,牛庄被日军占领,南满邮政易手于日本。以此为发端,日本开始在东北自办邮政,设立“客局”。由于日俄战争的军事需要,1904年7月,日本在东北设立了邮电通信机关,称递信官署,其中央机关为邮便管理局。1905年5月,邮便管理局改为邮便电信  相似文献   

14.
阎振民  张红 《兰台世界》2005,(7):138-139
为挽救败局,日本侵略者在其行将灭亡之前,对东北实行了更为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作为东北最大的工业城市“奉天”当然也不能例外。然而,残酷的法西斯统治并没有吓倒英雄的沈阳人民,反满抗日的怒火时时在他们心中燃烧。“奉天第三国民高等学校”的徐延刚、关维境等数名学生,目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暴行,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谈古论今,纷纷表示要像中国古代民族英雄那样,抗击外寇,报效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以徐延刚、关维境为首的“奉天第三国民高等学校”16名学生,在1944年10月29日,秘密来到“奉天”城内小南门里文庙小学的一间教室,商…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是蓄谋已久的,1928年炸死张作霖就是一次尝试,为武装侵略做准备一刻也没停止过。频频“游历东北”,进行实地侦察和战术研究,加紧军事演习,为武装占领东北制造条件。精心策划的榊原农场事件、龙井村事件、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等,都是恣意挑衅的借口。1931年9月18日发动九·一八事变,一  相似文献   

16.
<正>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代行颁布退位诏书,并以谕旨宣告接受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对于清帝退位,奉天方面的赵尔巽等清廷官员最初是持抗议态度的。在奉天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运动中,赵尔巽采取的是坚决镇压的做法。然而,全国的政治形势已经不是奉天一地所能扭转,赵尔巽等人坚持立宪失败,乱世之下只得赞成共和。自2月17日起,赵尔巽先后通告东北各地: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就任  相似文献   

17.
李娟 《兰台世界》2005,(9):132-133
70多年前,日本帝国主义曾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日寇处心积虑地制造事端,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那段历史。1931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七)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偷偷地自爆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一小段南满铁路之后,诬陷中国东北军士兵蓄意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56年,曾亲自参与策划“事变”的关东军少佐、奉天特务机关长辅导官花谷正,在他的《回忆录》中。他说:“18日夜,一弯明月落进高粱供认了“事变”的真相。他说:“18日夜,一弯明月落进高粱地里…  相似文献   

1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的东北并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东北约有14年.历史学家一般把东北这个时期弥为“伪满时期”.日本控制东北期间,不断兴建扩建广播电台,强化政治和新闻节日,而对当时十分发达的广播广告节目却极不热心。这倒不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不唯利是图,不追求利润。在日本侵略者看来,与其靠广  相似文献   

19.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为饱受战乱的东北带来和平的环境,也为东北地区民族经济发展带来希望。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抓住这一时机,向张学良提出“应国内需要,宜首先制造载重汽车”的建议。张学良对此十分赞赏,在将奉天迫击炮厂改名为辽宁迫击炮厂的同时,又在辽宁迫击炮厂内增设民用品工业制造处,不久又将民用品工业制造处改为附设于辽宁迫击炮厂之下的民生工厂。  相似文献   

20.
<正>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及时提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方针,以领导东北人民的反日斗争。这一方针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既有东北地区长期反日斗争传统的影响因素,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政策,体现了中共东北地方组织——中共满洲省委对时局的正确判断、准确把握以及积极应对。同时,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推动东北地区广大民众波澜壮阔的反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中共满洲省委发表的代表性宣言、决议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坚持对日抗战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