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中娥 《阅读》2013,(7):66-67
我们都有一个家,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让我们大声说: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相似文献   

2.
《孔子家语》对于“学”思想有着相对系统的阐述。孔子认为学习有助于个人成才和社会教化;学习的内容包括六经为首的文献研读、礼乐为主的“六艺”实践、道义为先的战争策略、德治天下的“明王之道”;学习的方法涵盖好学勤思、过而能改、得而行之和择善而从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孔子家语》“学”思想与《论语》中的孔子“学”思想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3.
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是城市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学关注的重要内容。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关于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文献的发文时间特征、学科分布、研究合作网络、知识基础及文献研究进展与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得出结论如下:1)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相关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呈现显著的两段式研究发展过程,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地理学、城市管理学等学科;2)美国与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的科研机构联系较为紧密,浙江大学是相关出版物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Sherwin Rosen, Luc Anselin等人的文献提供了研究的重要知识基础;3)影响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格局的作用因素可分为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各类因素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理不同;4)研究方法上,特征价格模型是最经典的分析框架。随着空间计量、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多手段结合研究已经成为探索住宅空间分异和形成机理的必要方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研究工具与研究方向。通过对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现状的分析,未来的研究应更注重区域普适性机理的挖掘与概括,更加注重因素的组合效应,以及在应用多源时空大数据时,模型构建要兼顾解释性与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余华自20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先锋姿态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9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发表后,关于余华转型之说众说纷纭,认为这是其退回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表现。或许作品中“家”情怀的凸显亦是其向传统回归的一种表现,在暴力、死亡的背后,余华一直默默流露出“暖色”的温馨,“家”情怀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不仅使其语言带上了朴实自然的特征,而且表明了余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类精神归宿的探寻。  相似文献   

5.
构建特色城市关键在于"特",切入点在于"城市文化"。在当代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六盘水要突破城市特色危机,构建特色城市,客观上要求增强"凉都"城市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凸显"凉都"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深入,武术"文化空间"逐渐步入人们视野。面对繁杂而又模糊的文化环境,甄别出武术"文化空间"将有利于武术文化的本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传承和保护,为此对武术"文化空间"进行梳理分类显得尤为必要而又紧迫。研究可知,武术"文化空间"按其空间性可分为固定场所类和无固定场类两种,按其历时性可分为初始性类和再生性类两种。同时,此四项亦有不同分项,因此不能以一成不变的视角来对待变动不居的"文化空间",也不能禁锢武术"文化空间"原有的生成环境,而应放大到其存活环境,尤其是其再现环境。  相似文献   

7.
家风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基,同时是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作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依托,"家文化"在大学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是社会教育中发挥着主心骨的引领作用。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加强实践性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修身齐家的风向标和净化社会风气的航标灯。  相似文献   

8.
何璐  陈刚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115-117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市日趋扩大,而城市的扩大也导致了其内部空间变得混乱无序。如何保持城市有序而可持续发展成为受关注的重点,而混沌学理论的出现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新的契机。文章以广义的混沌学作为研究城市空间中"无序性"问题的学术基础,对解决城市空间中日益凸显的"无序"化问题的起源做出了重新分析,对于应对城市无序化的方式方法做出了解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城乡接合部学校家校共育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对“双减”认识不足,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家校合作模式单一、陈旧等。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应探索和尝试加强家校共育的策略,更新认知,提升家校合作意识,优化家校共育合作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实现了“互联网+”的社会发展模式。同时,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共育模式,有效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学生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本文将从“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教学模式创新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绥德方言"家"的用法比较丰富,与北京话不同的是可以用来表示类别、时间、方式、状态、语气与作话题标记等。从历时角度看,现代汉语方言"家"的用法大多数在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与绥德方言相关的用法有的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有的产生于宋元时期。"家"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同写法,主要有"价""贾""介""假""口叚""加"等。不同的写法,有的是因为用法与最初意义有较大距离,如"价""介";有的是同音字,如"贾""假""口叚""加"。有的是地域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武术"文化空间"随人们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竞技赛场因为体制性、政治性而呈现出主导的态势,其在为一元化竞技武术提供了展示舞台的同时,亦成为承载精英文化传统武术的重要场域。但"舞与武的分道扬镳","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和传统文化流失很难使尚武者从赛场获取技术认同和找到昔日熟悉的"技术身影",终使竞技性武术"文化空间"门可罗雀。因此要坚持"技术自信",积极应对外来文化,变"冲击"为"动力";增加武术竞技赛场"文化软实力";光复文化传统,大力推进武术竞赛"城市化"与"农村化"道路的共存,积极到基层"寻根"和"采风";加强国民武术文化意识,举办"全国武术大会"。  相似文献   

13.
“第三空间”的提出,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指明了一种可行的发展方向.从“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第三空间”模式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论述.  相似文献   

14.
空间隐喻就是由某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念域的映射。人类活动本质上是在时空中的活动,多维空间中的人类身体体验可以说是最为直接、最易于理解、最易于体会的,而以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意义作为始发域,映射其他的认知域,并获取抽象意义的独特认知方式,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认知方式,其能够深刻揭示出语言表达与认知思维之间的紧密关系。基于此,本文拟从空间隐喻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英汉空间隐喻之间的关系,探讨英汉方位词"上下"空间隐喻的对比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结构助词底的来源,讨论者很多,他们大多是从语法的角度进行论证,很少将语音作为出发点。笔者的看法是,结构助词底在替代之的过程中,其语音变化的原因是不容忽视的,但也难免会受到语法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徽州文化中独特的建筑元素,结合城市传统空间建筑设计的发展与需求变化,分别从课程教学体系的构思与安排、课程教学体系落实的重点、教学导入徽州文化的方法等维度,提出了徽州文化融入城市传统空间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路径。以期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徽州文化的内涵,掌握徽州建筑的风格与特征,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充分实现城市传统空间建筑设计的本土化,更好地将徽州传统文化与当代城市空间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发布,家校双方亟须转变观念,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保利南湖小学结合时代要求、学校特色,创造性地开展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的资源空间承载力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前提,对景区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文章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研究曲阜“三孔”景区的空间承载力,通过测算孔府、孔庙、孔林景区瞬时空间容量、日空间容量和年空间容量对景区的容纳能力进行定量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①孔府、孔庙、孔林景区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分别是18,000人/天、15,750人/天、9,000人/天,“三孔”景区年承载力为1,561万人;②目前,在“五一”、“十一”黄金周时段,“三孔”景区处于超载状态.在此基础上,从承载力角度对曲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保护优先,市场导向,品牌立市,放眼世界”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19.
两千多年来,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命题毁誉参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诡辩性的命题。考虑到"白马非马"这一命题是"二无一"公式的具体运用,那么论证"白马非马"的诡辩性也应该从此入手。本文认为,"二无一"这一公式有两点没有作严格的区分:一个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另一个是类和子类与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正是这两个区分的缺失,造成了长久以来人们对"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不断争议。  相似文献   

20.
物业服务事关千家万户,连着社会民心,关乎稳定大局,备受群众关注。通过对湖北省Y市47个城市社区构建“三方联动”治理机制的实践分析,对城市社区在“共同缔造”的总体布局和“三方联动”机制上进行再思考、再研究,用更深层次的“共同缔造”方法,解决城市社区权责交叉边界不清、相邻关系高度复杂、工作方法简单生硬等现实困境,从而在“三方联动”工作中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共同缔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