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二人转"体现了东北地区的地域和文化特征而,二人转印象馆的舞台设计以二人转为主线,以东北民俗为背景,其形式是复原性和多样性。本文就是以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舞台设计为例,来对东北二人转的舞台设计这个话题来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2.
文化名片是城市的文化形象符号,是城市灵魂最好的象征物,它标志并象征着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时代特征,并以高认知度、强感召力,通过自身的传播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城市形象,成为城市运营的文化载体。从六盘水城市文化名片的创建、创新、升级、维护等方面入手提出塑造凉都鲜明的文化主体形象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摘要: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问题,为强化少数民族区域旅游扶贫,找到活化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契合点,结合实地的东北区域民族村落的具体田野调研以及中外各级文献资料的查找,最终决定运用人类学中文化变迁理论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发展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旅游应该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区域传播文化的“载体”,特别对于中国境内的“小”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极具指导性与实践性作用即通过旅游业传播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同时发现它也是中国扶贫工作的良好运营形式。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提出新的涵化模式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体育旅游的新构想;同时提出保护我国少数民族未来文化发展应提倡主体居民继续发扬“莫日根”精神与当地文化活化目标。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针对旅游IP的研究多侧重于旅游IP的功能主义研究,阐述IP概念、功能和作用,而在建构主义视角方面研究不足.以构建旅游IP商业化运营路径为目的,梳理旅游IP概念及类型,构建旅游IP商业化运营路径模型,将旅游IP商业化运营分为品牌塑造阶段和规模扩张两个阶段,具体分为聚焦理念、设计产品、用户运营和规模扩张四步路径,最后就第二阶段的规模扩张如何选择路径进行思考判断.为挖掘文旅资源的文化基因,提升其传播效果和转化能力提供参考,以加强旅游产品内容建设,提升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方芳 《池州学院学报》2023,(4):106-108+138
全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生态、格局、手段等发生深刻变化,安徽红色文化传播面临传播主体分散、传播内容繁杂、传播形式固化、传播渠道单一的困境,制约安徽红色文化传播力、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构建多元化红色文化传播主体、深耕多层次红色文化传播内容、打造多维式红色文化传播形态、搭建全覆盖红色文化传播矩阵是全媒体时代提升安徽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透析奥林匹克文化的地缘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文化是跨民族、跨地区、跨制度的全球文化。从地缘的角度分析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提出“文化源———文化极———文化区”的传播模式,并从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地域分布特点来分析奥林匹克文化的地缘空间现象和传播动态,预测奥林匹克文化地缘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传播不仅是展示文化的基本途径,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就是在分析"有根"、"有路"、"有方向"的中国武术基础上,借鉴其他文化传播的经验、构建现实视角,利用现有政策资源进行"借力"传播,并开拓新平台进行"自力"传播。  相似文献   

8.
针对二人转的丑角艺术与说口这一人们关注的话题,分析和论证二者密切的关系,丑角的自娱自乐、自我嘲讽以及对情爱意识的夸大体现的一种狂欢化的精神,进一步说明这两者突出体现了二人转丑中见美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是新时期我国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前提。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在分析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策略:培养和推广高校网球运动文化,引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构建网球赛事及组织传播网络,加深大众对网球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多元的网球健身活动为主导,传播大众网球文化新理念。以期为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播仪式观下的太极拳非遗传播是其文化符号挖掘、生产、传播和反馈的实践过程,也是展现太极拳文化活力、促发其受众参与活动及共享太极拳文化意义的传播过程,对其研究旨在探索太极拳非遗传播和仪式建构的规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话语分析等方法,运用传播的仪式观理论,在太极拳非遗传播的新语境下,分析太极拳非遗传播的文化符号、交流互动和行为方式等仪式化表征。同时,对太极拳非遗传播中的仪式话语、空间话语、参与话语进行了话语分析,明晰了太极拳非遗传播中文化认同、文化共享、文化体验等话语指向。最后,提出太极拳非遗传播的实践进路:挖掘与展示仪式化的文化符号、构建多元与包容的文化传播场域、提升传播受众在互动中的在场体验。  相似文献   

11.
中医文化秉承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与精髓,凝聚着华夏民族血脉相传的养生理念与哲学智慧,是我国古代医学的瑰宝,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的中医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收效甚微。中医文化课堂教育难以深入到大学生生活中,无法成为大学生行为与思想的主导理念。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为我国中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覆盖面广且快捷有效的传播路径,也成为了中医文化面向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传播的有效宣传平台。本文将尝试借助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医文化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特点及要素,探析中医文化传播现状,提出促进中医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文化空间传播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是体育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逻辑分析法、例证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的空间传播类型为主要理论依据,深入探讨了体育文化的空间传播类型,旨在丰富、充实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表明:体育文化膨胀型传播中包括传染型传播、等级型传播和刺激型三类;体育文化的迁移型转播包括占据型、蔓延型传播、墨渍型传播和变异型传播四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其中锡伯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将从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入手,并深度分析目前锡伯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进而体会锡伯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传播学视角,围绕我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提出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国家形象定位具有一致性,我国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能有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塑造我国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根据传播学"5W"模式提出:在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构建过程中,加强传播主体建设是基础,精心打造传播内容是核心,发展产业化、现代化传播体系是高效路径,关注和研究受众是效果保障,及时跟进和深入分析反馈结果是关键.旨在为我们在新时期更好地进行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和树立国家形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概念隐喻理论对文化的隐形传播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文化隐形传播可通过其内隐性、互动性与生活性特征巩固人们的文化情感基础,并实现文化的合理映射。因此,分析概念隐喻理论下文化隐形传播的路径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文化隐形传播机制、传播途径与传播平台三个方面着手研究,最终得出可利用校园教育主阵地、把握文化隐形传播规律、发挥网络效应构建传播平台等传播路径,促进文化认同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以刘胡兰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及重要历史事件在高校的传播呈现一定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与传播主体不够灵活、传播受体自身乏力、传播环境遭遇挑战、传播媒介更新迟缓等因素有关.因此,利用融媒体传播理念与技术创新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路径,对推进新时代红色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强势入侵导致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边缘化。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视野下,在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中把握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义,这是传统武术跨文化传播必须思考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的跨文化传播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在跨文化传播频繁的今天,传统武术“威胁”与“机遇”并存,若使传统武术在跨文化传播中有自己的“势力”,就要准确把握它的文化诉求,即:保持特色,秉承独具一格的身份认证;兼收并蓄,丰富亟待充实的传统武术文化体系;积极创新,发展生机勃勃的现代武术文化;文化输出,展示传统武术文化的智慧魅力——传统武术的对内传播是武术对外传播的根基,传统武术要进行文化输出,构建全球性的共通语境。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不仅是传播世界文化的工具,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却较差。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平等的跨文化交际,也影响中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文化承载着体育行为的内在价值,是现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剧烈冲突的今天,高效、便捷、通畅的体育文化传播模式显得十分必要.与传统模式相比,微时代背景下的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创新模式强大的互补特点.文中分析了微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创新模式的缘由,对微时代体育文化传播创新模式的现状进行剖析,立足于微时代网络传播特点找寻体育文化传播创新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重视人性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整合体育文化的传播途径,兼顾专业与大众的文化特性,健全体育文化传播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