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鸳鸯蝴蝶派是20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旧中国的一个都市文学流派。它起源于清末民初,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近十年间,是它的“全盛”时期。“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的发展壮大,鸳鸯蝴蝶派逐渐走向衰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流派便完全从文坛上消失了。鸳蝴派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也较其他体裁作品为大。小说的内容极为驳杂,大致可分为言情、社会、武侠、神怪、侦探、军事、历史、黑幕、宫闱、娼门、滑稽、民间等类别。其中,言情小说居于首位。20年代以后,言情小说仍占据主要位置。本文试图探讨早期鸳蝴派(偶尔也兼及非鸳蝴派)言情小说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因为这一问题至今还少有人讨论。而要研究鸳蝴派的兴起,似乎又不能回避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篇典型的鸳鸯蝴蝶派小说,<红鸳语>完全符合作者们娱乐消遣的小说创作价值取向,但是在这种价值取向的背后却也隐约透露出这些鸳鸯蝴蝶派作家们某些初具现代性特征的人物价值观和小说创作观.本文试图从人物性格、集锦小说形式和尴尬的小说结局形式三个方面来论证这篇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最初的浪漫抒情派小说中现代主义的发轫期,到后来新感觉派小说的现代主义直接呈现,再到20世纪40年代新浪漫主义和七月派小说中现代主义的衍生。中国现代小说流派的发展始终都融汇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文学研究理论界一直对鸳鸯蝴蝶派重趣味、游戏的创作倾向持否定态度。文章阐述了趣味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认为,消闲是文学存在并发展的基础,也是大众合理的精神诉求。鸳鸯蝴蝶派之所以能在民众中广受欢迎,主要是由于其承传了文化积累,其“游戏态度”也有合理的时代理由。从审美接受角度分析,鸳鸯蝴蝶派对趣味的尊重其实源自对大众审美追求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文学流派中,鸳鸯蝴蝶派是历时最久也是颇受非议的一个流派.它在与新文学的对峙中,几度式微又几度中兴,其顽强生命力的根基在于它拥有新文学所不及的广大读者群.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大众接受优势的原因,以此作为发展新时期文学的前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学由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明清小说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以其独有的表现方式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开创了小说体这一文学体裁,生动描写了明清时期封建盛行的社会氛围,凭借其文章内容的包容性,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深入分析了明清小说叙事的文学特征,并详细解说了明清小说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期为同类课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新流派。它的“新”主要表现在: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追求技巧上的革新。新小说派比荒诞派戏剧出现略早些。它是法国文学史上三大流派之一。这个流派认为,要摆脱小说危机,必须寻求新的小说形式、语言,描绘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刻划出一个前人所未发现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评论家称它为“新小说派”  相似文献   

8.
"荷花淀"派是当代文学中以孙犁为代表作家的,反映京、津、冀地区农村生活情趣的文学流派。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于1980年在河北举办的"荷花淀"派座谈会上。学界对"荷花淀"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否具有存在意义一直争论不休。本文受杨义先生《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一文启发,从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出发对"荷花淀"派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进行了理论考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当代文坛可说是思潮涌动,流派纷呈,其中在80年代掀起了一股"寻根"热潮.汪曾祺是寻根派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从民族文化入手,在其小说<受戒>中挖出民族之根,它的民族文化之根主要体现在以儒道佛为主流的"桃花源"武的生活理想和真善美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10.
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以上海为背景,反映大都市人物的病态生活。另外,施蛰存的作品中还融入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意识流等新兴创作手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施蛰存这种将现代派的手法与小说融合的做法,丰富和发展了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性,使得新感觉派小说成长为中国最完整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1.
4 明清至晚近道家养生 明清时期活跃于祖国南部的道家气功养生有两大流派:一是以陆西星为首的东派,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故称东派;一是以李西月为首以四川为活动中心,故称西派。两派虽有不同,但其内炼理论学说均承继了宋元以来的道教内丹功法。陆西星主要活动于明代后期,李西月则晚约300年,主要流传于清道咸年间,是清代道教气功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1977年台湾爆发"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派"大获全胜.但是,"乡土派"在论战中的胜利并未使这一文学流派得以发展,相反,论战之后"乡土文学"风流云散,乡土文学的作家直接或间接地相继转入符合各自利益立场的政治叙述--"统一独"论述众说纷纭.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映真坚持"乡土文学"论战所找回的台湾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策略性地避开政治权力的压制,逐步转入政治小说的创作,寻找国家统一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3.
论黄土文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当代作家群中,明显存在着一个创作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由柳青发端,路遥、陈忠实等继承发展,代际传承明显的流派——"黄土文学流派"。黄天厚土、秦风汉习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渊源;农村题材、现实主义是他们共守的两大传统;宏大叙事、史诗追求是他们共同的艺术风格。然而这一流派由于形成时间跨度长,作家队伍不够庞大,长期被评论界归于"西部文学"和"陕军"之列,但它们绝非同一概念。面对当今纷杂的文学思潮和陕西文坛沉寂、乏人的状况,总结他们创作之经验得失,弘扬他们的艺术追求、创作精神,对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其中一部分是以总集命名的,如花间词派、西昆派、江湖诗派。而《花间集》《西昆酬唱集》和《江湖集》,正好代表了文学流派与总集的三种关系。就总集编者是否有意开创流派而言,江湖诗派界于花间派和西昆派之间:花间派的盟主、谱系和风格,基本上是由总集编者和后世的研究者根据实际的状况概括出来的;西昆派的盟主、谱系和风格,基本上是由西昆作家自己确立的;而江湖诗派的情形则既不同于花间派,也不同于西昆派。  相似文献   

15.
李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5):180+182-180,182
<正>一、现代主义兴起之表现——印象主义乐派说起二十世纪的音乐流派,最能让人联想到的首先就是表现了现代主义兴起的印象主义乐派。此流派创作音乐的重点在于音韵,不取其义,而用其声,作为暗示某种情感的象征。这与印象主义绘画所表现的重点是一样的,用一种心灵上印象,让欣赏者们体验到一种氛围,而不是音乐本身。从这点来讲,这与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是相对立的,但同时却仍然具有浪漫乐派的主观性与标题性,仍然是一种优美的、精心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民间信仰视角对六朝志怪、唐人小说、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的创作内容、题材、方法以及中国古典小说的内在传承演进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论析.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渗透了强烈的民间信仰意识,民众信仰的对象往往成为创作的重要题材,民间信仰的特点直接影响古典小说创作过程中对非现实情节的采用.创作者对民间信仰的对象不是简单地照搬、模仿,而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进了自己的艺术天才,使其与民间信仰的原初形态有了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多元化创作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也是"黑色幽默"派小说的经典之作,它开创了"黑色幽默"文学流派先河。其创作既与作者的身世、阅历和学识有关,也与"荒诞"、"疯狂"的美国社会密切相关。存在主义是黑色幽默派小说的哲学基础,所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是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一把钥匙。小说以其最典型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赢得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本文旨在通过海勒所描绘的荒诞世界群丑图,分析主人公约赛连"自由选择"意识的觉醒,阐述《第二十二条军规》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对元杂剧流派中的案头派做了理论上的定位,并对其内容和艺术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流派的作品由于作者重视抒情和语言华美,相对轻视情节性因素,因此从整体上看不太适合舞台演出,而更宜于文人案头阅读。  相似文献   

19.
西安作家创作心态虽幽微复杂,但有迹可寻.从历时性角度看,20世纪70年代末乃至80年代西安小说创作呈现出务实求变的青春心态,而90年代以来则是颓废与复兴心态纠缠交织在一起.应从西安历史地缘文化、社会政治、世纪末情绪等多个向度入手,结合作品个案梳理西安小说作家纷乱的创作心态,探索冲出西安文学精神危机的路径,倡导借鉴京派和海派等文学流派,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安派"文学.  相似文献   

20.
贵州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地区,也是世界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多的一个片区。喀斯特自然生境是形成贵州文化特色的基础,从文化心态、身份认同到小说的书写模式上都影响了贵州20世纪小说的面貌,从这个起点入手应该更利于发掘贵州小说的文化个性,拓展贵州小说研究的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