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体育和舞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前人研究体育与舞蹈关系中存在着对于体育本质和概念的误读。在对体育概念和本质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出了体育和舞蹈的关系:首先,二者都以身体活动为基本特征,都存在"身体培养"的直接目标和过程;其次,体育注重身体培养的过程,舞蹈则更加注重身体培养所带来的审美效果。舞蹈的过程是属于体育的,但是其效果属于艺术,舞蹈是体育的艺术化表现形式,体育是舞蹈练习的必然过渡阶段。本文旨在以身体培养为线索,并以此来实现体育与舞蹈之间关系和脉络的清晰化、条理化,以期让二者能够更好的相互吸收和借鉴,实现彼此之间更好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活动"开始,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不断涌现。运用文献研究法、视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为研究对象。从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排舞原创作品的必要性、排舞原创作品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创新要点、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的排舞采风活动应具有长期性,须与我国民族地区建立沟通机制,以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的推广先例发挥带动作用;对不同民族舞蹈风格排舞原创作品认证要严格审核,确保创编出的排舞原创作品的全面性、普及性、科学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表达的是丰富的感情,不是机械的动作伸展。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形态,理解舞蹈动作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才能把情感和想象力融合到舞蹈动作中。高师舞蹈教育培养的是舞蹈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用"美"的形体塑造人,用"美"的内涵打动人,只有"形体美"和"灵性美"和谐统一,才是"舞之韵"的最高境界。本文分析了高师舞蹈教学中美感缺失的现状,具体阐述了高师舞蹈教学中美感培养的措施,最终实现形体"舞美"和灵性"悟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舞蹈"圆"这一美学追求的认识,从壮族民间舞蹈思想文化、舞姿、舞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摸索民间舞蹈与中华艺术审美文化核心哲学思想"圆"文化的联系,为壮族舞蹈文化的全面研究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舞蹈是以有节律的、美化的人体动作为手段来表达人的内在心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文章从舞蹈的分类、舞蹈基本功的内容、教学方法等对于舞蹈基本功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为舞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以中国古代乐舞为切入点,对"舞"这一元范畴进行分析。从舞蹈自身主体价值的转向和演变的纵横交替中,挖掘出"舞"在中国古代所负载的功用,政治的、审美的等多种社会意识,以及"舞"所蕴涵的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和"。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素质教育与舞蹈相融合,以探究素质舞蹈教育视域下学前舞蹈具体教学方法为目的,从素质舞蹈的内涵入手,对素质教育理念与舞蹈教育融合对学前舞蹈教学现状进行审视,发现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教学队伍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视域下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相关教育主体亟需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以及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探索出优化学前舞蹈教学体系与方法的创新策略,更好地促进素质舞蹈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注重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以实现群体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切教育活动。生本教育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课程考核均应体现"以学生为本",高等院校舞蹈课程的考核,需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适应高等院校舞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法,以生本教育理念为依托,进行高校舞蹈课程考核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带来的社会变革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论文借用"耦合"这一概念,从整体性视角中观照了群众舞蹈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运用"文化—结构"的分析策略,从内在精神、行动主体和价值目标三个维度,诠释了群众舞蹈赋能乡村振兴背后的耦合机理;另一方面从互动机制角度,进行了群众舞蹈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与互动机制的建...  相似文献   

10.
李涛  刘宏  董斌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01-202,206
运用临床实验法对肩周炎患者在进行"有氧舞蹈"锻炼一段时间后,将其三角肌和冈上肌运动点的基强度和时值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大多数患者患侧较健侧时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大,而练习一段时间"有氧舞蹈"后患侧时值明显缩短.结果表明经2~3个疗程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痛情均有明显好转.通过疗效的观察与分析,"有氧舞蹈"-这种简单易学的医疗练习,确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校舞蹈教学应成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艺术手段。舞蹈教学应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培育优雅的社交能力"和"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宗旨,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舞蹈艺术以即兴表演的方式来体现舞蹈创作的形式。本文在分析即兴舞蹈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就如何提高舞蹈专业生的即兴编排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赣南客家采茶舞蹈以其鲜明的舞蹈风格成为客家舞蹈中极具代表性的一支,其中"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是其"三大表演技巧",俗称"三绝"。本文描述"三绝"之一扇子花的起源,历经了长期演化,形成生动有形,技高有诀,仿物拟人,千姿百态的风格特征。用象征性艺术手法深入进行角色创造,艺术化发展"扇子花"表演技巧,拓展其艺术功能,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符号,发展丰富了"且歌,且舞,且戏"的赣南客家采茶舞基本表演形式,使植根于民众生活的地方民间舞蹈有了更深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14.
从教育学、美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重角度,对培养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增强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训练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对300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问卷调查,发现了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发挥的内外因素。同时以18名专业教练员反馈信息,总结了培养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的侧重点及训练方法。建议高校在培养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的过程中,在专项技术训练、体能训练基础之上,尽量扩大舞蹈基础、乐感、表情、录像观察、心理训练等内容。以培养运动员艺术素养为先导,以提高创编的艺术性为突破,扩大多媒体和视频资料的应用率,注意教练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彝族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其舞蹈文化浸染"火"的因子,彰显"火"的特质。彝族舞蹈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毛细血管渗透到肢体的各个角落,正是这一传统赋予了彝族舞蹈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对"火"的探寻与理解,就成为对彝族舞蹈文化深层研究和宏观把握的一个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6.
新的办学模式下的幼师舞蹈教育教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共同探讨和思考的新课题,五年制大专班的舞蹈教学内容,不应是对三年制中专班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延长,教学中应加强和充实舞蹈教学法、舞蹈欣赏、舞蹈创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要在授课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学生通过对舞蹈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从单纯的感性动作的感知和模仿,逐步提高到对舞蹈理念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以提高自身的舞蹈综合能力,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幼儿舞蹈师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胶州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颗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专业的舞蹈工作者从传统民间秧歌表演中发现了女性舞蹈动作的独特魅力,从中提炼编排,使之成为现在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中的以女性舞蹈为主的胶州秧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舞出胶州秧歌的动律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要强化其动作的训练,更应注重学生对胶州秧歌的内心体验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从近50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考古发掘、滇文化青铜器舞蹈图像、铜鼓以及其羽人纹等研究的公开出版和发表的学术著作来看,一些学者对古滇国青铜器舞蹈图像的研究已迈出艰难的脚步,他们为古滇国舞蹈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和理论知识。但无论是从全国范围还是云南区域的研究情况来看,古滇国舞蹈的研究的成果并不显著,还存在对青铜器舞蹈图像研究缺少系统梳理、对青铜器舞蹈图像缺少划分标准、借用中原古代乐舞的概念对古滇国舞蹈内容进行判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停课不停学"引发的舞蹈线上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新思考,其关键核心和根本目的在于如何解决舞蹈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实效的标准问题.而作为舞蹈学科来说,如何借助和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达到展现舞蹈艺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形式手段,从而认识理解舞蹈艺术及其舞蹈教学相关的本质问题,为舞蹈网络教学开辟新的环境,提供更多的...  相似文献   

20.
将最新高科技融入现代舞蹈演出之中已经成为现代舞蹈编导的大势所趋。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裸眼3D技术已经研发并日臻成熟。在很多现代舞台上,除了LED的应用,"裸眼3D"也被充分而巧妙地应用在了舞蹈美感的表现和彰显之中,给人们带来了更完美更全面的视觉享受。本文正是立足于裸眼3D技术的应用对现代舞蹈编导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旨在为最新科技更好地服务于舞蹈编导,使舞蹈编导方法更有美感,更加全面地展现舞蹈魅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